交際語境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向,教學要為學生的寫作創設相應情境,具體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結合他們的學習現狀予以對癥教學,進而提升寫作現場感,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一、提升學生的參與感

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營造現場真實感,讓學生的創作“言之有物”,不斷提升他們的表達能力。

1.普及基礎知識

想讓學生擁有較高的寫作水平,前提是學生擁有較高的語文素養,因此學生要從基礎學起,穩扎穩打地學習,進而為寫作打好基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文章、詩歌,以此增強他們的理解能力,同時還能讓其體會到文章所蘊含的道理。當學生識字越來越多時,教師再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如在“用多大的聲音”活動中,教師讓學生體驗聲音大小的不同,使他們對聲音大小有一個全面認識,并且掌握基本的禮貌用語。通過場景模擬,學生在寫作中更加注重觀察生活,寫作能力也得到進一步鞏固。

2.安排寫作活動

寫作是實踐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對生活經驗的輸出方式,寫作能夠鍛煉學生的文字功底?,F場感寫作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教師要讓學生通過閱讀促進思考,進而使得其積累到豐富的寫作素材。比如,讓學生寫關于“感恩”主題的文章,教師就可以結合《三字經》進行教學,當學生認識到寫作主題的實際意義后,寫作會更加貼近現實,描述的情境也會更具生活化。

3.通過互動,激發學生學習

互動教學是現階段教學的一個趨勢,讓學生進行現場寫作,互動中激發學生靈感,能夠有效打開學生的思維,從而讓其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除了學習寫作之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參與寫作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進行系統化學習。如在教學《盼》中,學生了解到文章的主旨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你們都有什么愿望,現在愿望實現了嗎?”學生會回答自己的愿望是什么……在此環節中,教師充分聆聽學生的愿望,從而為學生參與適合自己的比賽提供建議。學生在參與適合自己發展的比賽后,會更加肯定自己,會對自己的學習方向有一個新的認知。當然,教師也可以適當放權,讓學生在交流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在認識不足中不斷改正,拓寬視野。

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寫作

所謂現場感寫作教學的意義,旨在讓學生的作品更具情境化、現實化、生活化。小學生的作品往往與自己的興趣有關,教師要借助學生的興趣,引入生活實例,讓學生進行現場版的寫作訓練。真實感需要一定的教學情境,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寫作情境,能把學生引入特定的氛圍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靈感,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

1.教學中注重生成情境

學生要有真實的感受,才能在寫作中描繪出更具畫面感的場景。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注重生成情境,根據閱讀激發寫作,互相融合教學,提升教學效果。如在學習《紅樓春趣》一文時,教師就可以開展融合情境教學,引導學生根據情境進行寫作,讓學生閱讀文章,然后給他們布置任務“根據文章閱讀,想象林黛玉及眾位小姐們放風箏時是怎樣的場景?”隨后,教師繼續追問:“紅樓春趣到底趣在哪里?”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通過第一個問題,教師讓學生聯想當時的場景,學生在構思問題中,想象能力得到發揮,在寫作時學生就能將這種想象有效輸出,進而使得自身的描寫能力和抒情能力得以夯實。在回答第二個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進一步增強,他們不再是表面淺顯地認識問題,而是通過整個文章進行推理,通過推理學生的寫作邏輯感就提上來了。在想象描繪場景中,學生能根據所學進行現場感寫作,成品內容會更加詳實,綜合寫作實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2.教學中注重模擬情境

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教學情境的模擬,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進而讓他們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首先,教師可以進行教學引導,讓學生更快地進入教學情境。比如,在“舊城改造”的教學中,教師問學生“你們對身邊的舊城有什么感受呢?”讓學生講述自己與家鄉的故事,從而回憶兒時有趣的場景。在回憶過程中,學生的描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表達能力也隨之增強。其次,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情境任務,如在寫作中給學生教授關于“讀者中心”的內容,教師問學生“你們對讀者中心有什么認識?”然后,結合舊城改造進行深入提問:“你們認為舊城改造,好還是不好?”不同的學生對于該問題會有不同的觀點,有的學生支持,有的學生反對,此時教師根據文章的矛盾點設置問題,讓學生分為不同的兩個小組進行辯論。在辯論過程中,學生的寫作技巧得到提升,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拓展。在回答問題時,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變得迅速了。我們引導學生進行現場感寫作,目的是為了促其在寫作中展現出極強的表現能力?,F場感寫作的落腳點始終是學生所關注的內容,教師要在學生開始寫作后,針對學生寫作的方向進行批改,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予以改正。最后,教師要時刻關注教學目標,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在首要位置,跟蹤學生的學習狀態,萃取精要的寫作教學點,讓寫作的目的從空洞走向明確,進而不斷改善寫作教學的現狀。

三、實踐教學中,激發學生靈感

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現場感寫作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在寫作中的場景描述能力。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在實踐教學中多方面地思考問題,為學生營造出濃烈的現場感氛圍,促使學生的寫作狀態更好。

1.通過綜合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寫作現場感

現場感寫作的教學中,我們必須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通過真實的場景,讓學生的作品被更多人認可。寫作教學的出發點要貼合學生,了解學生的真實感受。對于學生的真實感受,我們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是學生當下生活中真實存在的,第二是學生寫作經驗中真實存在的,第三是學生現階段寫作所需要的部分。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互動,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來活躍學生的思維。比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小手幫幫幫”活動 ,教師給學生設置任務“對于各自家庭的飲食情況,制作自家食譜”,學生在制作食譜的過程中,腦海中會浮現出家中的相關食材和平時在家吃飯的情形,從而通過“場景再現”提升學生的現場感知能力。

2.愉快交流,尊重學生個性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感受,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為他們創造適宜的學習環境。比如,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通過交流活動讓學生進行互助,實踐寫作中學生要經歷作者到讀者的轉變,以此實現“雙重身份”的初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讀者的感受,掌握“如何更好地描繪場景”的寫作手法,進而使得自己的作文更加完善。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寫作習慣,因此教師要掌握多種寫作技巧,根據學生的寫作現狀予以針對性教學。與此同時,在評價教學中,教師還要進行對應的點評和建議,注重交流的方式和評價用語,為學生提出真誠的建議,從而使其寫作能力得以提升。

3.親身參與,增強學生體驗

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準備相應的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中加強體驗,同時我們也可以將知識和生活予以結合,讓學生了解寫作內容,從而進行前期的準備工作。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將“節日和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受,促使學生能夠結合實際生活進行創作。教師通過“節日和飲食”為話題讓學生進行簡述,如在家里會舉辦什么活動,在學校里又會做什么,以此增強學生對節日和飲食文化的認識。還有,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口號和兒歌,讓學生的學習面變得廣泛,進而使他們對寫作內容充滿興趣。

綜上所述,通過情境教學,學生在寫作中掌握了更多真實的寫作素材,自身寫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在進行寫作現場感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注重觀察的意識,敦促他們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從而提升其表達能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寶雞市鳳縣河口鎮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