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班集體的靈魂,更是學校開展各項工作的得力助手。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率先示范,做學生的表率;指導并培養班干部開展工作,發揮班干部的助手作用;抓住各種有利契機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定期召開家長會,爭取家長對班級工作的支持與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創建出風清氣正、和諧奮進的班級學習氛圍,才能更好地促進班級教育教學工作扎實高效地向前順利推進。

一、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做學生的表率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說明了身教重于言傳的道理。如果一名班主任言行不一致、表里不如一,就會給學生造成嚴重的認知障礙和心理障礙,使他們對班主任的安排和要求產生抵觸情緒。由此,班主任要在日常工作和學習生活中,時時處處規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率先示范,以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科學研究表明,處在成長發育時期的小學生,模仿意識比較強,家長和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例如,很多孩子走路的姿勢、生活習慣和父母都有相同之處,這并不是父母刻意教育孩子養成的,而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父母形成的。教師是學生前行的鏡子,尤其班主任是學生在學校里接觸最多的老師,對于學生的影響絕不僅在課堂上,也在學生的日常行為中,如言行、衣著打扮、文明禮貌等。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教師就要把“謝謝”“對不起”“早晨好”“再見”這“十字”文明禮貌用語嫻熟運用。時間長了,不用要求,學生也就會使用了。要求學生不亂扔雜物,保持干凈整潔,教師就要身體力行,見到地面上的雜物應當隨手撿起來。要求學生不留長發,不穿奇裝異服,教師的裝飾就要簡約,不濃妝艷抹,衣著簡潔明快、樸素自然。要求學生書寫工整美觀,教師就要練就一手好字。等等。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工作時,必須時時處處率先垂范,以榜樣的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前行。

二、選拔和培養班干部,使班干部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要把一個班集體建設成為一個團結向上、奮發有為的集體,僅僅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一個堅強有力的班委會,就是一批團結在班主任周圍的得力班干部。怎樣選拔和培養班干部呢?筆者認為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班主任要鼓勵每個學生爭當班干部,向學生說明當班干部對自身發展的有利影響。選拔班干部時,班主任不能專斷獨行,要采用“民主集中制”和“毛遂自薦”的方式開誠布公進行,確實要把那些學習刻苦、有正義感、愿意為大家服務、在同學中間有一定威信的學生選拔到班干部的崗位上來。

2.明晰班干部職責,鼓勵激發班干部在工作中勇于擔當、以身作則、敢為人先。小學生畢竟生活閱歷、知識水平、管理方法有限,管理經驗處在探究階段,擔任班干部后可能會權責不明,滿盤子亂抓。班主任要適時明晰班干部的管理權責,引導教育班委會成員之間精誠團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要擰成一股繩。在管理學生時,班干部要公平、公正,無論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還是令人頭疼的學困生,均要一視同仁;在分配工作時,方法要靈活,不能生搬硬套。例如,安排做衛生時,就要安排體力強的同學搬桌子、清理垃圾,體力弱的同學掃地、擦桌子;遇到棘手的問題要了解清楚緣由,與老師溝通制訂好方案后再作定論。作為班干部,不能只說不做,在分配的工作時要率先勇挑重擔,當好領頭羊,讓其他同學從心底里佩服。

3.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對前期工作進行總結,對做的好的方面要給以充分的肯定,指出缺點時把表揚放在前面。要放手使用班干部,要在學生中間給班干部樹立威信。古人云:“寸有所長,尺有所短。”要允許班干部犯錯,并引導班干部及時分析問題的癥結,勇于改正錯誤。還要引導班干部注意總結管理經驗,新穎的管理方法要在班干部會議上分享。只有這樣,才能以點帶面,讓班干部互相借鑒提高,才能培育出管理能力強的班干部團體,帶出充滿活力的優秀班集體。

三、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明確學習目的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現代社會,由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不健康的思想侵蝕著正在成長的少年兒童。少年兒童對真、善、美和假、惡、丑識別能力差,這就促使班主任要擔負起培育學生形成健康思想這一歷史使命。我認為,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1.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班級里有個別學生受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出現厭學、“混日子過關,推日子下山”的心理以及在同學中間拼爸、拼媽等不良現象,學習態度極不端正,影響著班級的整體學習氛圍。班主任就要以此為契機,利用班隊活動對他們進行學習目的和學習意義的教育,講述科學家的故事等,讓學生明白“知識改變命運,讀書創造未來”的道理。

2.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貫穿學校整個思想教育的靈魂。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有計劃地把愛國主義思想教育貫穿在各學科教學和班務活動中去。比如,升國旗時,帶領學生學習《國旗法》,從而使學生在升國旗時能做到嚴肅、認真,增強國家意識。清明節前,組織學生到附近的革命烈士陵園憑吊,或者在班級內進行愛國主義演講比賽,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讓紅色基因植入學生的心田。當學生認識了圓周率以后,教師順勢介紹圓周率是我國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沖之最早計算出來的,他的精確計算領先歐洲一千多年。學生從中明白我們的祖先是聰明智慧的,曾經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通過多種方式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使他們從小樹立立志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的志向。

3.在班級中開展孝道教育和文明禮貌教育,讓學生明白尊老愛幼、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代家庭獨生子女多,由于個別家長對孩子溺愛、縱容、教育方法不恰當,導致這部分學生我行我素、唯我獨尊。這些學生認為長輩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父母節衣縮食,自己大手大腳,稍有不順,便辱罵長輩;在學校里學習不努力,社會公德差,對老師的批評教育抱有不滿情緒,缺乏感恩之心。針對上述情況,首先,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少先隊活動時間,給學生講述古今名人的孝道故事。例如,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百里負米”的故事,陳毅元帥為老母親洗尿布的故事等。其次,課后布置活動作業“為父母做一件事”,在活動中體會父母養育我們的艱辛,讓孝道思想觸及學生的靈魂。再次,在班級里推廣文明禮貌用語活動,讓使用文明禮貌用語成為一種習慣。通過開展文明禮貌教育活動,讓學生懂得使用文明禮貌用語是人際關系和諧的潤滑劑,是做人的一種基本修養。這些思想教育活動為創建和諧、奮進的班集體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礎。

四、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爭取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與配合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惡習一旦養成,學校不知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來對他進行‘再教育’,這對孩子、家庭和學校都是巨大的損失。”因此,班主任除了要在學校生活中做孩子的良師益友,還要及時和家長聯系、溝通,交流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現,要利用放學時間甚至犧牲雙休日時間有重點地對一些學生進行家訪,獨生子女家庭或者單親家庭是重點對象。家訪時,班主任既要介紹孩子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的突出表現,又要委婉地指出孩子學習中存在的不足,讓家長感受到老師的真誠。在了解了學生的家庭和生活情況后,班主任要給予合理的建議,家校共同為孩子今后的學習創造更好的環境。

班主任還要按計劃定期召開家長會,反饋學生在校成長的情況。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比較迫切,很多家長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對孩子提出過高的、不切合實際的甚至孩子經過刻苦努力也達不到的要求,不僅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有時可能會適得其反。孩子對家長的教育產生了逆反心理,成績直線下降。因此,教師要精心準備家長會上的培訓材料,對家長如何教育孩子進行針對性培訓。

總之,小學班主任工作瑣碎繁雜,但只要我們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科學的管理方法,以老黃牛精神勤勉工作,以一顆童心和學生打成一片,以“四有”好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總結管理經驗,勇于創新,就一定能使班級管理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

作者單位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堿灘鎮中心學校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