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領新發展
作者:李國武等
發布時間:2022-03-07 11:18:0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標定了歷史方位,明確了思想指引,強化了戰略自信,提供了行動指南。自全會召開以來,陜西教育系統迅速掀起了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從中汲取了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智慧和力量,越發以昂揚的姿態,奮力答好陜西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考卷,堅決承諾履職盡責地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完成好新時代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
百年奮斗路 百年復興夢
——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李國武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簡稱《決議》),是我們黨百年歷程中通過的第三個歷史決議。《決議》全面總結、系統闡述了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團結帶領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寶貴經驗,是一篇光輝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是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
一、要深刻感悟、始終銘記黨的百年奮斗的偉大成就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
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偉大成就
在革命斗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對經過艱苦探索、付出巨大犧牲積累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
這個時期,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也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
2.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偉大成就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這個時期,黨領導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變,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有很大發展,人民解放軍得到壯大和提高,徹底結束了舊中國的屈辱外交。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3.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偉大成就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在這個時期,黨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政治保證、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這個時期,黨領導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我國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指引中國繁榮發展的正確道路,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
4.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的偉大成就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這個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了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黨心軍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二、要充分認識、深入體會黨的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
1.黨的百年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中國人民徹底擺脫了被欺負、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現實。
2.黨的百年奮斗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中國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
3.黨的百年奮斗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充分檢驗,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充分貫徹,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充分彰顯。
4.黨的百年奮斗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的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5.黨的百年奮斗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保持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共產黨無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黨。
這五條意義的概括,既立足中華大地,又放眼人類未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關系,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馬克思主義、世界社會主義、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貫通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三、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黨的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
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奮斗,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這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于斗爭,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
十條歷史經驗是系統完整、相互貫通的有機整體,揭示了黨和人民事業不斷成功的根本保證,揭示了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黨始終掌握歷史主動的根本原因,揭示了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根本途徑。十條歷史經驗是歷史發展的結果、歷史實踐的產物、歷史奮斗的結晶,是歷史規律的昭示,是我們黨引領中國未來的科學指引。
四、要咬定青山、堅持不懈地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過去一百年,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的趕考之路。全黨要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把握歷史發展大勢,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
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必須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用黨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激勵人,培養造就大批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
我們要響應黨中央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作者系西安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博士、研究員)
汲取智慧 武裝頭腦
推動教科研工作高質量發展
吳積軍
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就是要深入學習領會“兩個確立”的重要意義,不斷增強“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進一步堅持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信仰,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和決心。用“四個意識”導航,“四個自信”強基,“兩個維護”鑄魂,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緊緊把握大局大勢,堅持教科研工作的戰略性、前瞻性,以宏觀格局、前瞻視野和超前思維,在“雙減”引發的教育大調整、大改革的充分認識中,在切實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教育戰略的部署中,在強力推進教育深層次的變革中,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系統地推進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把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建成教育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的策源地、教師隊伍成長的孵化器、教學模式創新的試驗田、教育全域要素變革的原動力。
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就是要強化使命擔當,不斷促進教科研工作緊跟時代潮流,服務國家戰略,爭取工作主動。緊緊圍繞“雙減”“五項管理”“課堂革命 陜西行動”“三個課堂”等中心工作,堅持堅定人民立場,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進一步聚焦國家教育發展的新格局,研究真問題,真研究問題。抓住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充分發揮自己獨有的教育科研素養,積極回應社會關切,針對教育的熱點、難點、痛點問題,以創新性思維提出管用、能用和可用的行動方案和對策建議。深入學校,深入課堂,聚焦作業管理、課后服務、考試管理、課堂質量等熱點、焦點問題,著力發展德智體美勞的薄弱環節,開展主題化、跨學科、綜合性、實踐性等領域的課堂研究,提高教育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的自覺性、科學性。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要有清醒的認識,做出積極、迅速的回應,主動調整工作目標、任務、措施、方式,用教科研項目、課題、成果推進“雙減”工作落地生根。著眼重大需求,實現點上突破、面上改進、整體推進,不斷拓展教育科研的廣度和深度。面對重大變革,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呼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融合、服務、支撐、引領教育改革發展。
(作者系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黨總支書記)
以教育評價為牽引 統籌推進教育改革
解慧明
作為新時代的黨的領導干部,我們要全面深刻地理解和認識全會的意義,充分認識到堅持黨的領導是歷史的必然選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為民服務的工作出發點,始終圍繞建設高質量教育的目標,埋頭苦干、勇毅前行,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
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始終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教育根本問題,對標建設教育強市實施方案,聚焦西安教育兩大創新品牌:西安“名校+”、西安好課堂,不斷創新教科研工作機制,深入踐行教科研“131”新體系、“1+2+N”新格局、“上聯下沉”的新方式,教研員堅持“重心下沉、陣地前移”一線服務、現場指導、示范引領。充分發揮教科研的“研究力、驅動力和支撐力”,驅動“三個課堂”落地生根,打造“西安好課堂”,開展“雙減”政策下的作業改革研究、教學質量提升研究,深度服務西安教育內涵、高質量發展。
西安市教科院以“五聚焦”科學驅動“雙減”落實落地。一是聚焦學生“五育”并舉,研制并印發《西安市義務教育學生發展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以評價牽引“雙減”走向更實更深。二是聚焦課堂教學提質,研制《基于新課標“西安好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開展了“雙減”背景下“西安好課堂”計24期280余節好課堂展示活動,促進課堂增效提質。三是聚焦作業設計質量,研制《西安市義務段分學科作業設計指南》。四是聚焦做優課后服務。五是聚焦校外減負提質,開展西安“名師公益優課”周末線上教學。
(作者系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力量
張克強
理想,蘊含著強大的力量;信念,指引著強國的步伐。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全黨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堅持不懈地推進民族復興,著重強調四件大事,即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定不移地全面從嚴治黨、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
作為陜西省教育廳唯一直屬中學、首批省級示范高中,近年來陜西省西安中學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守正創新開拓進取,在推進高質量特色化辦學、投身“名校+”工程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和努力。2015年承辦的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幾年來為國家輸送了166名人才。從2003年開始承擔西藏散插班學生培養任務起,已經有162名西藏籍學生從西安中學畢業,其中104名學生考入雙一流大學。學校先后托管了經開一中、經開三中、涇河一中。持續支教西藏阿里高級中學,全面幫扶榆林子洲中學。積極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始終把“為學生終身發展”和“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今后,學校將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全力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更加自覺地用黨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把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作為育人的重要資源,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從黨的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中汲取力量,學深悟透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培養造就一代代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中學
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劉英明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時代重任,必須深刻理解“兩個確立”的意義,把“兩個確立”真正轉化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作為學校領導干部,我們要在學習全會的精神中不斷提升和凝聚辦學治校的智慧和力量,心懷“國之大者”,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著眼當下重中之重,把“雙減”作為“一號工程”,確保黨中央決策落地見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思想深邃、內涵豐富,飽含深情、激蕩人心,我們必當不負身處的偉大時代,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把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轉化為推動國家基礎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高新第一小學
守教育初心 做立德樹人“大先生”
李曉萍
《決議》是一本厚重的“四史”教材,是一本豐富的思政讀本,需要不斷學習,也需要轉化為行動。我們學校在全體黨員和教師中開展了“三學三做”活動,“三學”即支委領學、報告促學、個人自學,通過學習強國、觀看視頻、聆聽專家報告,做到了學原文、悟原理、激斗志,煥發起教師踐行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的奮斗精神。“三做”即在學習認識、工作實踐、學生培養三個層面開展系列活動,在教學上開展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立德樹人、思政鑄魂課堂教學研究,在全體教師中開展“雙培養”(把骨干教師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教學骨干)工作,在學生中開展“五愛”教育(愛黨、愛國、愛學校、愛師長、愛同學)活動。寶雞市“閱美”劇社的話劇《紅巖魂》走進校園,一個個鮮活的角色,讓英雄人物走到了孩子的眼前,走進了腦海里、心靈里。家長講堂邀請到的主講人是駐寶雞某部解放軍同志,他對全校學生作了一場主題為《我愛我的祖國》的教育報告,讓學生了解了軍旗、軍裝、軍史及國外戰爭中兒童的情況等,孩子們從中深刻感受到了祖國的偉大,用歌聲和舞蹈表達了愛國之情。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紅色基因從小植入學生心田,做好立德樹人、鑄魂育人這篇大文章。
百年風華正茂,奮斗正當其時。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做到學在先、走在先,學思悟用結合,把全會精神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不斷提升自身政治修養,堅定不移地從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牢記人民教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推動“五項”管理、“雙減”政策有效落地,培養和鍛造一支懂教育、有情懷、有擔當、老百姓信得過的教師隊伍,把好學校辦到家門口。
作者單位:陜西省寶雞高新鳳師實驗小學
牢記初心使命 培育時代新人
侯軍昌
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要永遠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終把黨的教育方針作為學校各項工作的總指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習全會精神的過程,是生動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的過程,也是深刻的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我們要把學習活動滲透在思政課中、滲透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在各項活動中,為孩子們從小打好思想底色。
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要認真落實“雙減”和“五項管理”要求。兩項工作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構建教育良好生態的治本之策。基層學校要在壓減學生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質量上下大功夫,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要花大力氣。在課后服務做好作業輔導的同時,結合校情給學生提供科技類、體藝類、人文素養類、實踐類等豐富多彩的“菜單式”社團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要開展好“課堂革命”,落實核心素養。開足、開齊、上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不斷豐富“第二課堂”的內容和形式,開展好“第三課堂”,達到全方位育人、全面育人的目標。
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還要促進優質均衡發展,辦高質量的教育。我們要按照優質均衡發展的評估體系,逐項對照標準,定出時間表和路線圖,持之以恒地持續發力,補齊硬件、師資、管理、內涵發展的短板,持續深化“三名+”建設工作,推進工作整體提升,努力辦人民滿意的高質量教育。
作者單位: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城關第五小學
接續使命 不負明天
高巧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四個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支撐其他“三個自信”的基礎。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信仰、信念的底氣和支撐。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讓我深刻領會了今天的中華民族需要文化自信。我們必須凝聚全社會的力量,為新時代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的新局面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力量。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承載著傳承文化、教授文化、發揚文化的光榮使命。這一點毋庸置疑,而我們也正堅定地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前行。
“培根鑄魂,啟智增慧。”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的勉勵。延安市新區第二小學在“潤心教育”的統領下,把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落實到教育教學的每個環節,踐行“一個承諾、一顆初心、一生信仰”的黨建文化,以“黨風引領校風,校風引領師風,師風引領學風”,以黨員領學、教師全員參與、合作黨課、共研共學等形式,不斷加強黨團隊一體化建設,落實好少年兒童的政治啟蒙。在“把教科書融入生活 讓生活成為教科書”的大生活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將課堂作為學習的主渠道、理論研究的主陣地,黨員教師必須要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上走在前列,在與時俱進中追求更好發展。
作者單位:陜西省延安市新區第二小學
以勇于擔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辦好教育
程宇鴻
全會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突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全會強調的“兩個確立”,深刻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全會還提出了未來奮斗的總體目標。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越發產生了一種勇于擔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將認真學習好、領會好、宣傳好、落實好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帶領我校教職工落實好“雙減”政策和“控輟保學”長效機制,抓好教學質量和校園安全“雙提升”工作,加強師德師風和校風校紀建設,把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作為第一要務。結合當前全市上下開展的“進、知、解”活動,深入教育教學一線,深入學生家庭,當好“教師的后勤保障者、學生在校生活的服務者、家校聯系的溝通者”,辦好家門口老百姓滿意的教育,為漢臺區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陜西省漢中市東塔小學
守正創新再飛躍,擔當作為又出發
羅發兵
把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作為最佳教材,是我校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加強教育教學的“必修課”,從中汲取干事創業、推動學校追趕超越和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奮力譜寫學校追趕超越的新篇章。
首先,要鑄根塑魂,系統地做好師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工作是學校穩健發展的前提。全會召開以后,學校迅速組織帶領全體師生通過系統學、“三會一課”集中學、團校團課專題學、支部書記帶頭學、學生干部引領學、主題班會全員學、系列活動實踐學的方式,以研讀原文、交流分享、專題講座等形式,持續掀起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也逐步形成江北高中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范式,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注入新的力量。
其次,要以干克難,全面推動教育教學質量跨越式發展。當前,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依然有短板,生源基礎依然非常薄弱,教學名片依然匱乏,距離人民群眾的期待依然有較大距離。現在又面臨強校更強、新校興起的嚴峻形勢,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以干克難,創新機制體制,不斷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不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最后,要搶抓機遇,迎接挑戰,奮力譜寫學校追趕超越新篇章。《“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的實施,是學校面臨的重大機遇,將為學校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同時,我們也將面臨新高考。在全會精神的指引下,我們要把握教育改革發展大勢,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搶抓機遇,迎接挑戰,加快推進學校硬件建設、軟件提升;切實推動“雙減”政策落地見效、提質增效;不斷提升教師整體素質,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作者單位: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江北高級中學
靜水流深教好書 行穩致遠育新人
冀 萍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意義重大且影響深遠的一次盛會,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給了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無窮的發展動力。我將努力學深弄通悟透做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再強政治。以學校黨建工作為引領,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深化學習強支部,立崗踐諾樹標桿,“雙向培養”促提升,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堅持用“四個意識”導航,用“四個自信”強基,用“兩個維護”鑄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
二是再深情懷。保持家國情懷,心里裝著國家和民族,在黨和人民的偉大實踐中關注時代和社會,汲取養分,豐富思想;強化教育情懷,錘煉教學技藝,深化“課堂革命 陜西行動”,為“拔節孕穗期”的學生埋下真善美的種子。
三是再正人格。強化“人格工程”建設,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自覺做學為人師的表率,言行一致、課上課下一致、網上網下一致,切實發揮好“專員”“學帶”“專委”職能,團結和帶領教師把思政課教得越來越好。
作者單位: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第二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