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我國高職院校生命教育的發展現狀出發,提出了當前社會背景下,高職院校的生命教育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以積極心理學作為引導,從三個方面提出了加強高職院校生命教育的發展策略。希望通過這些策略,讓我國高職院校的生命教育發展取得更大成效,為高職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生命價值觀提供幫助。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高職院校 生命教育

基金項目:2020年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類項目課題“后疫情時代高職學生生命教育的現實境遇及其優化研究”(項目編號:2020YKYB-087)。


引 言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年都會為國家輸送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為我國經濟發展與建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力量。近年來,隨著經濟、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也在不斷地影響著高職院校的學生。迄今為止,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已有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培養出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高職院校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社會認可度不高,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低,學業壓力、就業壓力和年齡低,社會閱歷不夠豐富等,容易導致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學生走向極端。近年來,信息傳播的發展異常迅速,經常看到有學生因為某種壓力做出極端行為的新聞,對自己、家人及社會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高職院校生命教育的發展現狀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邁入信息時代的背景下,我國當代的高職學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由于學生本身年齡小、文化水平不高、涉世不深等一系列因素,高職學生在人生價值的選擇上很容易迷失方向。再加上我國的生命教育發展并不完善,導致學生對生命意義認識不足,自我保護意識不夠,甚至漠視生命,產生極端行為。校園悲劇的一再發生,使我國教育從業者不得不加大生命教育力度。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參與者,高職學生不僅需要學習專業技術知識,更要重視自身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如何推動高職院校的生命教育發展,成為了當今高職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重要課題。當前我國尚不完善的生命教育在課程實踐的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例如,生命教育教學體制不夠系統、教學模式單一、課程內容單調不夠豐富等,導致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高職院校生命教育發展現存的問題

1.學校生命教育教學體制不完善

近年來,我國的生命教育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相對于國外來講,我國的生命教育研究起步晚、發展滯后。尤其對于高職院校而言,生命教育發展基本處于探索階段,沒有配套的課程體系作支撐,也沒有相應的教育大綱標準。從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教育課程來看,生命教育課程的授課任務幾乎全部由班主任老師來承擔,沒有專門負責生命教育的授課老師;授課形式大多是以班會的方式進行,或者直接穿插到班會中,沒有獨立的授課時間。就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沒有單獨設立生命教育這一項課程,更別說納入學校的教學評價中。因此,高職院校生命教育課程的實施根本無法得到保障。

2.學生對生命教育觀認識不到位

由于缺乏完善的生命教育課程體系作為支撐,高職學生普遍對生命意義和價值的認知不足。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高職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但由于受到自身不夠成熟以及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當理想與現實產生矛盾時,一些高職學生沒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去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容易對社會、對生命價值產生歪曲的認識,從而導致校園悲劇的發生。究其原因,高職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中的叛逆期,年齡偏小,自我意識雖逐漸增強,但由于心理不夠成熟,對生命價值的認知不夠全面,從而漠視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才會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3.教學內容及方式相對單一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教育大國,在學生就業的過程中,學歷歧視似乎成為了一條“潛規則”。高職學歷自然排在這條“鄙視鏈”的后半段,“學歷認可度低”、“文化水平低”等一時間成了高職學生的代名詞。再加上高職學生普遍處于青春期,對未來沒有清晰的認識,缺乏自信,從而加劇了學生的負面情緒,對家長和老師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對課堂不夠重視,對授課內容更是反感。況且許多學校并沒有單獨開設生命教育課程,沒有專門負責生命教育的老師,通常只是定期開展生命教育講座,或者通過班會的形式進行,這種填鴨式的知識普及只是走走過場,并沒有根據學生的自身發展進行相應的生命教育教學。學生也不會積極參與,教學成果并不理想。

積極心理學背景下加強高職院校生命教育的發展策略

1.以積極心理學為背景,完善生命教育體制建設

近年來,我國生命教育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實踐層面仍不夠具體,沒有一個科學、系統的生命教育教學體系。這就需要我國教育部門加大力度,全面規劃,早日設計出一套科學、系統且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生命教育教學體系,便于各高職院校參照開展教學活動。其次,各高職院校應以積極心理學為引導,設立專門的生命教育課程,為高職學生提供一套科學、系統的生命教育知識體系,增強學生對生命意義的認知及感悟,做到重視生命、珍視生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難。在積極心理學的指導下,高職學生能主動參與學校及社會組織的各種實踐活動,用積極的心態體驗生命、感知生命,努力尋找生命的價值意義,從而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發現生命中的美好,發現自身的價值,感悟生命的真諦。

2.加強學生對積極生命教育觀的認知

由于缺乏對生命意義的認知,學生沒有樹立起積極的生命教育觀。近年來,校園暴力、校園悲劇屢屢發生。生命具有唯一性,生命只有一次。因此,以積極心理學為引導,幫助高職學生樹立積極的生命教育觀至關重要。在開展生命教育的時候,教師應把積極的理念傳達給學生,密切觀察學生的平時表現,用積極的言語和力量鼓勵學生,挖掘學生的潛能。在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下,讓學生接受系統的生命觀教育,引導學生感悟生命,體驗生命的意義。從而用積極的心態正視生命,樹立起積極的生命價值觀。有了積極向上的生命價值觀,高職學生不僅可以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更有利于發現自身的潛力及潛能,提高自信,積極發揮自己的人生價值。不負自己個人的同時,也為社會貢獻力量。

3.以積極心理學為背景,優化教學環境

(1)加強生命教育師資力量建設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教師,高職院校生命教育的發展也需要一支專業的師資隊伍。教師在教育中起主導作用,要想建設一支高質量的生命教育師資隊伍,首先應提高教師的生命教育意識,在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下,讓教師樹立起積極生命教育觀的教育理念,系統學習并完善自身對生命教育的認識,增強自己的專業素養。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和優勢,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素質。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最為直接、密切,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無論課上還是課下,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都要向學生傳達積極向上的生命價值觀。為了保障高職學生生命教育課程的有效實施,師資隊伍同樣需要及時充電,確保教師本身能與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接軌,從而使高職院校的生命教育師資力量更加強大,更加有效地引導學生建立樂觀積極向上的生命價值觀。

(2)優化教學模式

目前生命教育課程還沒有得到廣泛重視。盡管有些高職院校開設了生命教育的相關課程,但大多以講座的方式展開,或以班會的形式由班主任傳達相關內容,并以填鴨式教育為主,沒有設立專門的生命教育課堂。生命教育的根本是人,高職院校開展生命教育課程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需切實關注學生,以學生自身的狀況為出發點,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和技能。高職院校的生命教育教學應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在以積極心理學為引導的前提下,開展新的教育模式。生命教育是一門以自身體驗、自身感悟為主的課程,高職院校教師在課堂傳授生命教育知識的同時,應結合大量實例,引導學生去感受生命的意義。生命教育這門課程主要還是以課下實踐為主,高職院校應安排一些課下體驗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切實感受生命的價值。通過課上與課下體驗的結合,讓學生更加清楚透徹地了解生命的意義,感悟生命的真諦,從而更加珍惜生命,保護自己及他人,從而促進自身生命價值的實現。

(3)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具有引導人、培養人、激勵人的作用。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學生的個人能力也有引導、塑造和培養的功能。一是應該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充分發揮文化塑造人格、促進成長的重要作用;二是積極建設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學文化,突出校園文化的育人品性、學術品貌和文化品位,可以通過開展高水平的創業競賽等交流活動,將創業、創造及創新的精神融入大學生活的過程中,創設大學生向往的校園文化氛圍。三是積極開展互聯網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氛圍;四是加強典型模范的樹立和宣傳,發掘師生、校友中的創業典型,發揮他們的示范引領作用。

結 語

高職院校生命教育工作的完善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領域的發展離不開千千萬萬個高職學生的付出,生命教育的發展關系著高職學生能否樹立積極正確的生命觀。積極心理學的加入,為高職院校生命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及思維方式。在積極心理學的指導下,有關部門努力完善生命教育體制,加強高職學生對生命的認知,通過積極的引導方式和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及教學環境,讓高職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及優勢,增強自信心,提高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樹立積極向上的生命價值觀,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價值得到最大的發揮。

參考文獻:

[1]邵雅利.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生命教育模式研究[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5,5(1):105-112.

[2]陳嵐.高職院校開展積極生命教育的策略探析——以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無錫機電分院為例[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8(4):10-13.

[3]馬敏,李紅.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長春大學學報,2015,25(12):67-70.

[4]袁艷紅.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生命教育研究[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9,36(5):153-156.

[5]張艷艷.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生命教育探析[J].鴨綠江(下半月),2019(8):141.

[6]馮建.積極心理學視野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與新思考[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9):164—165.

(何瑾: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武麗麗: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