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商州區第二小學圍繞“雙減”政策,在總體思路上,瞄準一個定位,將校內“減負提質”作為“雙減”工作的治本之策,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堅持兩個并重,“減負”和“提質”兩手抓,做到持之以恒;強化四個提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水平、提高作業管理水平、提高課后服務水平、提高家校共育水平;落實四個嚴格——嚴格課堂教學管理、嚴格作業設計管理、嚴格課后服務管理、嚴格家校育人管理,有效解決家長急難愁盼問題,努力緩解教育焦慮,多措并舉提升校內教育教學質量,豐富課后服務供給,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積極穩妥推進“雙減”工作落地見效。

健全制度規范管理 細化工作確保實效

“雙減”政策出臺后,學校立即安排部署、精準施策。首先給全體教師召開專題培訓會,深入解讀“雙減”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指導思想,要求教師轉變觀念,改變教育教學方式,落實“雙減”工作任務。積極宣傳“雙減”政策,在學校公眾號轉發《商州區科技和教育體育局關于落實“雙減”工作告家長書》,提高了家長和學生的知曉率,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其次,學校及時制訂《商州區第二小學落實“雙減”工作實施方案》《商州區第二小學規范學生作業管理制度》《商州區第二小學學生作業批閱制度》等,每位教師根據所帶的學科和年級,簽訂《落實“雙減”工作承諾書》,這些制度的落實,使學校的雙減工作常態化、制度化推進,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長效管理機制,為順利開展工作保駕護航。

為有效落實“一二年級不留家庭書面作業,可以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的要求,學校制訂了《商州區第二小學學生作業公示制度》,積極推進教研組“半小時作業”實踐研究,研討作業設計,做到精選習題、分層設計、形式多樣,并精心預算中等學生作業完成的時間;班主任及時調控作業總量,填寫班級每日作業;最后由年級組長把關統一上報教導處,教導處領導審核蓋章后,將每天的作業于下午四點前在校門口的公示欄進行公示,接受全體師生、家長和社會的監督。

學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學,為了保證教學工作和課后服務工作實施的質量,學校調整了一些常規工作,比如全校的教研活動不再集中在周四放學后這一時間段開展,而是分教研組進行研討;周五的教師例會也有了明確規定,要求班子成員精心備會,力求開短會,事務性工作布置以文本形式在群中精準發放;改革了年級組管理辦法,增設了年級部管理人員,通過細化年級部工作,推進學校工作的精細化管理。

努力打造高效課堂 實現課堂提質增效

落實“雙減”政策,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把提高課堂效率作為實施的重心,通過提升教研培訓力度、優化教學課堂體系,借助校內外專家名師對課堂教學進行精心指導,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學校除了領導班子常態化推門聽課外,還定期開展“五課”活動,老師們課前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學生主體地位突出,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名師示范課。充分發揮省市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及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開展名師示范課活動,提升廣大教師及結對幫扶學校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師徒結對課。為了加快青年教師和新進教師的快速成長,開展師徒結對交流研討課活動,青年教師經過師父的悉心指導,專業素養和精神風貌得到有效提升。

教學能手大賽課。制訂比賽程序和規則,參賽老師隨機抽課、限時備課、認真上課、反思說課、現場答辯,課堂教學優秀的教師脫穎而出,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質量。

外出學習匯報課。每年初,依據學校實際情況制訂校本研修計劃,精選培訓內容,選派教師外出參加學習培訓,培訓教師回校后進行匯報課交流,形成一人學習、全體受益的良好局面。

嚴格落實作業管理 減輕學生作業負擔

教研組老師利用教研時間,遵循“三心、三多、三少”原則,將作業設計與教學目標精準對接,提煉打磨,形成教研組統一作業。在作業布置上,教師要用心“備題”,細心“選題”,精心“設計”。少布置重復性、機械性的作業,多布置一些“量少質高”“以一當十”的作業;少布置紙筆作業,多布置一些“口頭作業”和“實踐作業”;少布置統一要求的作業,多布置一些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作業菜單”,讓學生擁有選擇作業的權利和機會。

本學期,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學生在家隔離了14天,學校及時在微信公眾號上建議居家的孩子們完成“非常作業”。除了鞏固學科基礎知識外,建議孩子們每天閱讀、加強鍛煉、居家勞動、培養特長,為開學順利進入學習狀態做好準備。

為了讓學生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營造同伴間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氛圍,學校舉行了作業展評活動。活動結束后,各教研組開展了“雙減下的作業批改”交流研討活動,組內成員互相學習,從“雙減”背景下作業布置、作業批閱進行深入研討,讓作業真正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

做實做優課后服務 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學校提出打造“1+X”高品質“學后樂園”,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多元的課后服務需求。“1”是指看護性質的基礎性課后服務,學生在教師管理下自主完成作業、預習、復習、閱讀等。“X”是指根據學生特點和需求開發的體育、藝術、科技等特長類幸福社團活動。學校圍繞“五育”設置“崇德、慧智、健體、尚美、悅勞”系列特色社團類課程達40個,尤其重視在課后服務中增加戶外體育運動,增強學生體質,降低近視率和肥胖率,拓展勞動的時間和方式,增加藝術活動和拓展游戲,以體驗式、探究式、項目化、情境化的學習方式助力學生全面發展。目前,學校“5+2”課后服務實現了全覆蓋,學生總數3521,參與學生3509名,99.6%的學生參加了課后服務,努力打造了“教師用心、孩子開心、家長放心”的“三心”課后服務工程。

提升家長教育理念 促進家庭育人功能

“雙減”不僅要減學生的負擔,更要減家長的焦慮,學校著力幫助家長主動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責任,共同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一)開展“家長課堂”課程,提升家庭教育理念

學校通過學校公眾號、班級微信群、家訪等渠道宣傳科學的育人觀,幫助家長真正了解“雙減”政策出臺的意義,詳細解讀“雙減”期間學校的做法,并提出需要家長配合支持的內容。并組織家長參加《如何做新時代的父母》的線上家庭教育直播課程。讓家長改變了傳統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了家庭教育理念。

(二)倡導“每周一天家庭日”,提高親子陪伴質量

為提高家長陪伴孩子的有效性,學校提出了“每周一天家庭日”的倡導,積極向家長傳遞“成長需要陪伴、身教重于言傳”的教育理念,轉變家長教育觀念,讓學生從培訓班繁重的學業負擔中走出來,從花錢買責任的思想,到用時間、精力、智慧、價值觀履行責任,給孩子創造最溫暖的快樂時光,踐行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教育使命。為此,學校研發“家庭日”親子陪伴活動資源包,從家庭層面開展自主實踐和有效陪伴。如中秋節“月兒圓圓,創意無限”活動,通過親子共同操作、品嘗月餅,增進親子感情,繼承中華傳統文化。重陽節“愛滿重陽,孝潤童心”活動,學生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發揚和傳承孝親敬老的美德。

立足新時代,注重內涵發展。學校將以“雙減”工作為契機,專注教育教學品質提升,不斷豐富校內外供給,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為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而不斷努力。

作者單位: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