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解放與孩子的減負
作者:李鎮西
發布時間:2022-02-24 11:29:2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國家印發“雙減”意見,由此開啟了“雙減”工作,且力度空前,可以預見“雙減”的成功。
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生的“減負”,意味著教師必然的“增負”。對此可能有的老師不太接受。但我還是要說,沒有教師的“增負”,就沒有學生的“減負”,這是個常識。因為我們要花時間去研究如何給學生“減負”。只是我們應該思考研究——教師應該有哪些必要甚至必須的“負擔”?比如研究學生,研究教學、教材、教法、學法、作業、考試……這些是教師的本職工作!還有找學生談心、逐個家訪以及閱讀、寫作……這都是教師應有的“負擔”。特別是教師應該加強海量的閱讀,沒有教師閱讀的“增負”,就不會有學生真正的“減負”!
但是,學生減負,其代價不應是教師不合理負擔的增加!注意,我說的是“不合理的負擔”。所以當我們在談給教師減負的時候,針對的只是教師不合理的負擔。只有解放教師,才能解放孩子!只有減輕已有的不合理負擔,才能夠真正把減負落到實處。
為此,我有三條建議:
第一,減少種種非教學工作。這是一個呼吁了很久的問題了,我今天在這里再次呼吁,一定要減少種種非教學工作的干擾,讓老師們能夠集中精力做好本職工作。不許其他非教學工作干擾學校、干擾教師,這是中央有關文件上規定了的。黨中央、國務院對減負作了非常明確的要求,關于維護穩定、掃黑除惡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把這些落到實處,老師會減輕許多負擔。但為什么做不到?所以我提出,一定要嚴格執行已有的規定和政策,建立首長責任制,即廳長、局長、校長是第一責任人,違者給予相應的處分。如果減掉這些非教學任務,教師將獲得大量本職工作的時間。
第二,減少各級各類評估、檢查、驗收、表格、APP……如果說第一類非教學工作更多的是社會各其他部門給學校的攤派的話,那么各級各類評估、驗收、檢查則是我們教育內部自上而下的干擾。本來,我們中央文件上規定得很清楚,必須減少這些形式主義的東西,但是都沒有被落實。所以,我還是建議建立首長責任制,違者給予相應的處分!如果大幅度減少這些評比檢查,老師就會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本職工作上。
第三,課后延時服務應與社會資源合作。課后服務主要是安排學生完成作業、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勞動實踐、娛樂游戲、拓展訓練以及開展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觀看適宜兒童的影片等。這些事兒不應該僅僅由學校承擔,讓老師完成,而與社會資源合作,如與就近的高校合作,通過大學生志愿者的參與解決教師缺乏的問題,也可組織學生到就近的圖書館、少年宮、美術館等公共文化空間開展學習和實踐活動。我去過丹麥,丹麥的中小學學生下午放學后都去社會上參加各種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的活動,踢球、跳舞、畫畫……我們也可以借鑒。比如社區為孩子多提供一些這樣的服務,所需師資可以向社會招聘。總之,課后服務非常好,但不僅僅應該是學校的事兒。
減負不是目的,培養人才才是目的。所以,給教師減負,是為了給孩子減負,最終目的是為中華民族減負,讓教育放飛孩子的心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健康而富有創造力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設者奉獻給未來的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