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為載體的課程思政教學分析
作者:封小霞
發布時間:2022-02-24 10:44:1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在互聯網+教育應用場景不斷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線上教育發展水平持續提升,與線下教育逐步融合,形成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由于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因素的影響,線上教育實現了突破性發展。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線上教育的優勢和劣勢都較為明顯,如何更好地應用新教學模式,并以此為載體構建完善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成為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 課程思政 教學改革
課題: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課題《高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金課”式課程體系建設與評價標準》(課題編號:SZTYB19-147);2020年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校級課題(課題編號:XY2012);2020年度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項目,陜交院發[2020]104號,課程:《鐵路貨運組織》。
課程思政建設是高等教育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面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應用范圍不斷擴展的情形,高校必須要強化對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視程度,構建更加完善的課程思政建設體系。本文在簡要概述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和課程思政實施要求和意義的基礎上,分析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為載體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優勢,并結合實際提出對應的實施策略,以期為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提供參考。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概念和應用優勢
1.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概念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產生是基于互聯網和信息化技術,將傳統線下教學與數字化教學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核心素養,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新型教學模式。通過兩種教學場景的創設,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將教師的作用由知識灌輸轉變為教學啟發,從而更好地實現學生知識體系的自我建構,深化教學體系改革。
2.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優勢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是深化高等教育理念、改善教學基礎條件、優化教學模式、變革教學主體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實際應用中具有多方面的優勢。首先,線上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將學生所需要學習的知識結構化、模塊化、微型化,對知識體系進行優化重組,方便不同層次學生學習。其次,基于線上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時間和空間限制,為學生的碎片化學習和多元化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從而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再次,學生能夠利用線上學習平臺提前做好預習,并在課后查找自身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還可以在線上學習前沿知識,更好地提升自身認知能力。最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與翻轉課堂和小組討論等具體的教學方法有效結合,豐富線下教學方式,并且能構建多維評價模式,形成學習反饋的閉環,以進一步改進現有教學機制。
課程思政教學實施的要求和意義
1.課程思政的概念
課程思政是以“三全育人”為基本指引,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同向同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教育目標,逐步形成協同效應,培養學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質的新型教育理念。課程思政的實施,并不是簡單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他課程教學,而是覆蓋課程教學全部流程,深度改變教育結構,最終實現知識傳授、價值塑造與能力培養相互統一的立體化課程體系。課程思政的實施,是新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提升的必然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完善的重要途徑。
2.課程思政教學實施的要求
與其他專業教學一樣,課程思政教學的實施也要遵循教學活動基本規律,這樣才能夠有效推動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首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堅持以課程為載體,以思政為核心,也就是在課程教學內容組織中,必須圍繞專業教學中所蘊含的思政教育內容,實現專業教學與思政教學的有機統一。其次,要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即應確保課程價值塑造功能的實現,真正實現學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最后,要堅持將思政教學內容外化,引導學生將思政教育的成效體現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即學生不僅要在自身學習生活中堅守良好的思想道德,還要對周邊人群產生積極影響。
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為載體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優勢
1.突破傳統思政教育的限制
在各類課程教學活動開展中,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并以此為載體實施課程思政建設,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提升課程思政實施成效的必然要求。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思政教育主要以思政課堂教學為主,教師以灌輸式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學生被動地接受相關知識;而其他專業的課程思政教學,也僅僅是將部分思政內容穿插于專業教學中,所能夠達到的效果極為有限。而利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可以將專業教學內容與思政內容進行模塊化學習,方便學生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自主學習,可針對自身在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行重復性學習,以更好地提升思政教育實效。
2.能夠創新課程思政教學模式
實施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確保其在各種場景下都能夠遵循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思政教育的成效較差,僅能夠引導學生了解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在行為層面的引導距教育目標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通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實施,能夠突破教學活動以語言傳輸為主的形式,利用視頻、動畫和交互式操作等模式開展多元化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將思政教育內容進行細化,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可更好地實現教育目的。
3.能夠充實課程思政教學內容
線下課堂教學模式能夠實現師生之間的面對面交流,讓教師更好地把握課堂教學進程,隨時根據課堂教學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但因教學時間有限,教學內容組織也會受限,教師僅能根據教材內容進行簡單的延伸,無法靈活地組織和設計教學內容。線上教學模式則能較好地突破這方面的限制,教師借助互聯網收集、整理相應的思政素材,再利用微課等形式制作教學模塊,在課堂教學時間受限的情形下,可以將這些教學內容以課前預習或課后作業等形式推送給學生,豐富教學組織形式,提高思政教學效果。
4.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實施不再以教師為教學主體,而是由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體現良好的教學效果。線上教學模式是以互聯網為基本載體的,當代大學生使用互聯網的頻率不斷提升,網絡已經成為學生學習休閑的基本工具。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結合,不僅為學生查找學習資料提供便利,還有利于學生進行線上交流,如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小組討論、向教師請教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等。教師可給學生進行更詳細的解答,實現有針對性的指導,有效提升課程思政建設效果。
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為載體的課程思政教學實施策略
1.明確實施課程思政的目的
課程思政在我國高等教育層面已開展多年,為高校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為新時期社會主義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在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依然對課程思政實施目的存在認識上的錯誤,尤其是在各專業課教學中,這種情形更為明顯。對于高校專業課程教師而言,要充分認識到實施課程思政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的重要性,對學生個體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明確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程知識教學之間的關系,通過課程思政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其在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知識、技能水平的基礎上,合理認識個人價值實現與社會價值實現的關系,從而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2.深度挖掘課程思政內涵
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為載體組織和推進課程思政,可為豐富教學內容、深度挖掘教學內涵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在組織課程思政教學內容時,應當通過線上渠道全方位搜尋相關資料,尤其是黨中央在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方面的新提法、新要求,要能夠將這些新教學資料與專業課程相對應的部分有機銜接在一起,不斷提升學生對課程思政建設的認識。同時,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還可以用網絡教學平臺交流和線下討論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發表自身意見和看法,再通過教師的深度點評使學生更好地將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內化,實現專業教學與思政教學同步發展。
3.提升教師課程思政的應用能力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實施,為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同時也對教師的實際應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受制于專業學習的限制,不同教師對課程思政理解的深度有所差異,在資源查找和教學組織方面的能力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應當強化自身在這方面的能力,以確保所組織的教學內容能夠達到更高水平。在日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不僅要強化對思政教育理論的認識,還應當加強編輯能力,盡量能夠熟練應用各種線上教學平臺,利用各類計算機軟件制作更具有形象性、針對性的多媒體課件和教學視頻,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4.強化線下思政活動設計
線上教學模式具有多方面優勢,但教育活動開展具有互動性的本質特征,因此,要確保課程思政的實效能真正體現出來,學校還應當強化對線下思政活動的重視程度,強化這方面的活動設計。在教學活動組織中,可充分利用學生社會實踐和實習等,引導學生提升對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以自身行動踐行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在線下教學活動和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團體競賽、小組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以某一主題開展思政活動,使其對相關知識點了解得更加深入,并能夠將思政理念外化至個體行為,全面提升課程思政建設水平。
5.完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
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為載體,完善課程思政體系,還需要從考核評價體系角度入手,構建立體化、多元化、過程性的評價體系。一方面,要改變傳統考核中以專業知識考核為主的模式,將思政內容有機融入考核體系中;另一方面,還要改變單純的線下考核模式,將單元測試、作業完成情況和課堂交流等納入考核體系中,以考核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態度,提升課程思政的效果。
結 語
新時代發展背景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課程思政建設的成效依賴于充足的外部條件和教師教學理念的革新。因此,對相關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須要深化對教學改革的認識,以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為基本載體,構建完整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劉霞,張敏.線上線下混合與課堂翻轉相融合的教學模式探究——以戰略管理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51):198-200.
[2]王雪猛,張靜.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信息素養教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33):158-159+161.
[3]呂丹丹.混合教學模式下應用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路徑與實踐[J].海外英語,2020(19):129-130.
[4]呂欣.試論高校思政課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10):92-95.
[5]黃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建設路徑研究與實踐[J].科技資訊,2020,18(27):17-18+21.
(封小霞: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軌道交通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