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作者:劉籽晨
發布時間:2022-02-22 09:52:2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現如今,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學生管理是重中之重。為實現對學生更為全面的管理,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與思政教育工作,高校應當重視挖掘利用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拓寬思政教育路徑,豐富學生管理手段,從而達到剛柔并濟的管理效果,提升學生管理的工作效率與思政教育水平。本文主要對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的思政教育功能進行分析與研究,通過介紹學生管理預警機制的概念及內涵,認知預警機制中思政教育的功能與作用,從而更好地將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預警機制進行有機融合,釋放出最佳的管理效果與教育價值,推動高校學生更好、更全面地發展。
[關鍵詞]高校 學生管理 預警機制 思政教育 功能
由于大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與思想,因此高校在管理學生時具有較強的可變性與不可控性。近年來,各類校園突發事件頻發。要健全與完善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不能單一地對大學生實施硬性管理規定,這種剛性管理模式很容易引起大學生的反感情緒與逆反行為,并不利于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而重視挖掘利用學生管理機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將思政教育的內容和理念與學生管理預警機制巧妙融合起來,運用柔性、和諧的思政教育內容對剛性的學生管理預警機制進行軟化,這樣就能恰到好處地對學生實施剛柔并濟的管理,從思想與行為上做好大學生的引導工作,預防減少校園突發事件的發生,從而維護校園的穩定與和諧。
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的概念與內涵
所謂預警機制,指的是為了防止出現危機而建立的相關預警、防范體系,通過采取危機管理機構的組建、危機管理方案的制定,危機預警的識別、評估、處理與事后恢復等措施,從而實現防患于未然的目標。而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主要是為了防止由于管理失誤導致學生出現危機情況而建立的應對機制或措施。
在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有很多,需要不斷健全與完善學生管理預警機制。通過日常的思政教育工作可以了解與掌握學生的日常表現、心理狀態,并能夠及時發現、分析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問題。高校學生管理預警工作的主要內容有學習預警、心理危機預警以及就業預警這幾個方面,適當發揮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夠更好地糾正與解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和問題,對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實施更加科學、正確、有效的指導,幫助高校和學生取得更好的發展,促進高校更加和諧穩定發展。
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中思政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學生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首要內容。強化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中思政教育功能的發揮,能夠加強高校思政教育的合力,促進高校管理機制更加完善與健全,并實現對高校學生個性化、人性化的高效管理。下面對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中思政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展開分析:
1.有利于彌補高校硬性管理機制中的不足
在學生管理方面,很多高校通常用死板、硬性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這種固定化、模式化、冷冰冰的管理方式,雖然具有很強的規范性與穩定性,但是缺乏一定的靈活性與柔韌度,并不利于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而在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其重要職能之一,它既能表達對大學生個體必要的尊重,還可以將學生管理工作溫和的一面展示出來,能夠從心理上與思維上對學生實施超前教育,將最新的思政理念和思維傳播給學生,逐漸緩解或消除學生心理上的疑惑和問題,有利于減少校園突發事件或學生危機事件的發生。
2.有利于提升服務意識,增強管理效果
高校建立學生管理預警機制的目標是為了管理與育人。適當運用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升高校教師的服務意識,使教師可以更好地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成長與實際出發開展工作,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實際思想與心理動態,在必要時給學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關懷,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成長與成才的現實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從而加強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與科學性。
3.有利于增強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高校優秀人才的重要素養內容,也是國家和社會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在高校以往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師一味地運用單一、模式化的思政教育方式,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對于思政教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與能動性不足,導致思政教育效果不佳。而重視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能夠將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中教育與預防價值的功能發揮出來,還可以通過思政教育功能來實現對大學生的激勵與管理,使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得到大大提升,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更好地詮釋學生管理預警機制的作用。
發揮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方略
為了將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好地發揮出來,我們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策略與方法投入實施,不斷優化創新學生管理預警機制的管理路徑以及思政教育的方法,堅持以學生為核心,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多方面、多角度來完善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更好地挖掘管理預警機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工作能夠雙管齊下,將學生管理預警機制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發揮到最佳,增強高校的學生管理效率和思政教育水平。具體來說,發揮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中思政教育功能的方法策略有以下幾點:
1.注重對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與思政教育關系的認知與把握
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預警機制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教育和管理學生,提升管理學生的效率和水平。從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的內容和特點來看,其能夠將學生學習、生活、心理以及就業方面的狀況進行更全面的呈現。而思政教育主要從思想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無論是預警機制還是思政教育,二者都在引導大學生向好的、積極正面的方向發展。高校在建立學生管理預警機制時,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和前提,而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中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思政教育功能和作用,二者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相互補充與促進的關系。此外,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主要針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指導、約束與規范,而思政教育主要從思想、素質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與指引,只要二者巧妙融合,就既能發揮出思政教育的功能,又能夠促進學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對于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展非常有利。因此,重視對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與思政教育之間關系的認知與把握,對于提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效率和思政教育效果都非常有益。
2.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人性化與制度化的更好融合
高校管理的對象是學生。在制定與健全學生管理預警機制時,為了更好地發揮出預警機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與作用,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一切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以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為出發點與落腳點,將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中的制度化與思政教育功能中的人性化進行更好地融合,實現剛柔并濟的管理目標,使學生管理工作變得更加靈活多樣,便于學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個性,發揮出學生主體的作用與價值,讓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學校各項管理與思政教育工作,并更易于接受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引導學生更好地體會思政教育的內涵與價值。在學生管理的日常工作中,不僅要加強學生管理預警制度建設,而且也要強化思政育人的體系建設,并在二者之間進行融合與滲透,更好地發揮出二者的合力,減少高校突發事件的出現頻次,保障高校更加和諧穩定發展。
3.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提升管理實效
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要強化其服務功能,重視高校教師以及學生管理人員服務意識與服務能力的提升。具體來說,高校教師和學生管理人員應深入到學生當中,真正了解學生成長與發展的實際需求,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心理、學習與就業等方面的問題,提供專門化、專業化的服務。同時,要在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中發揮出思政教育功能,必須強化對學生的服務,通過了解學生的發展需求來優化思政教育的路徑與內容,推動學生管理工作的更好開展,并從思政教育理念與素養上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進行教育與規范,促進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作用的更好發揮。此外,為了提升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高校還應當重視多維管理機制和預警體系的建立與完善。通過對學生的信息進行收集與整理,健全高校、院領導、輔導員、班級、班干部以及家長的多維管理機制,從多方面、多角度對學生的行為、思想與心理進行全面動態關注,及時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實現學生管理預警工作的目標。
4.強化網絡預警體系建設,發揮思政教育的隱性作用與價值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內容中,很多有價值的部分都必須通過一定的載體來呈現,而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載體與路徑。隨著信息技術科學的不斷進步,我們可以更加便利地建設并強化學生網絡預警體系,通過網絡問卷調查、心理測評、心理咨詢、心理知識普及等形式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評,及時分析處理這些數據,將思政教育內容融入到各類測評活動中,也可以組織開展一些專題教育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的隱性教育作用更好地展現出來,對學生的思想狀態實施精準引導與教育,增強高校學生網絡預警機制的效力。
結 語
高校在管理學生時,不僅要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規范管理,也要關注重視學生的心理變化與學習狀態。以學生為本,強化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中思政教育功能的發揮,既要實施剛性管理,又要注意柔性滲透,從制度、思想、行為等方面來對學生實施個性化指引與管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與生活態度,逐步學習正確辨別是非和分析處理問題,幫助學生更好、更全面地發展,促進高校學生管理水平與思政教育效果的雙向提升。
參考文獻:
[1]馮中華.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現代職業教育,2018(35):311.
[2]徐美玲.淺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決策探索,2018(1):67.
[3]柏璐.新形勢下構建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13):249-250.
[4]常舒揚,都穎.民辦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3(5):128-129.
[5]魏可,張麗群.探討高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讀書文摘,2016(8):286-287.
(劉籽晨: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水利工程分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