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2年1月18日),政協陜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開幕。省政協委員、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區域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王越群今年將目光放在了“雙減”上——他建議深化“雙減”政策落實,助推全省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

王越群說,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印發以來,陜西一方面大力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另一方面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凸顯學校在“雙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聚焦全面減學生作業時長和總量,在提高作業管理水平、課后服務水平和課堂教學水平等方面,開局良好、進展順利、成效明顯。

“但是,由于諸多原因所致,在‘雙減’實際落實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影響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亟待改進的問題。”王越群認為,首先是認識還不完全統一,即有的方面還沒有充分認識到“雙減”是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重大民生工程和事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的教育發展戰略問題及撬動新時代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一個“小切口”,沒有認識到“雙減”對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意義,存在著把“雙減”當做“一陣風”的工作任務被動完成現象。其次,王越群認為政策還不完全配套。他說,按照國家要求,“雙減”落實必須做到“多方協同”,“但在落實過程中相關配套改革和系統的政策跟進不完全到位,尤其是各市、縣(區)人社、編制、財政、發改、規劃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落實卻參差不齊,仍存在著‘教育問題教育人去解決’的現象,導致教育部門、學校和廣大教師工作時間超長、工作壓力過大、倦怠感增強,專業水平與能力提升難以保證,教育教學水平難以提高?!钡谌?,行動還不完全到位。王越群說,受根深蒂固功利化、短視化教育觀念影響,部分縣(市、區)存在著“一減了之”簡單化、極端化做法;部分義務教育學校特別是有些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存在變相增加學生作業負擔、難度不減反增、變相考試排名等現象;多數縣(市、區)在落實“雙減”中的“家校共育”制度與機制還很不到位,優良教育生態尚未完全建立。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深化“雙減”落實,王越群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王越群建議,省上要采取多種切實可行的措施,讓與“雙減”有關的所有方面都要充分認識“雙減”雖然是小切口,但卻是大改革,事關國家和我省教育現代化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人才戰略,既是確保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彰顯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礎教育的重大舉措,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不能把落實“雙減”只盯在對學生升學及考試升學排名是否有影響,為全省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是進一步加快配套改革。王越群建議,省、市、縣(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都要按照中央“雙減”文件要求,把這項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和“持久戰”來對待,除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扎實推進作業減量增效、課后服務機制優化、課堂教學質量強化、教師課后服務待遇落實、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家校共育等教育部門應做的工作外,政府要加快推進經費投入保障、辦學條件改善、教師待遇提升、教師編制增加、職稱評審改革、教育評價改革、教育督導跟進、家庭教育指導等方面配套改革,為全省義務教育該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

三是進一步強化質量提升。王越群認為,教育部門特別是學校一定要按照“雙減”政策要求,一方面堅決全面減壓學生作業時長與總量,另一方面全面正確處理好“減”與“增”的關系,重點做好內功提升?!疤貏e是在學校層面,要進一步把師德師風建設第一標準落實到位,要按照義務教學學校管理標準、義務教育學校質量評價指南、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校長專業標準等落實到位,加快實施教育信息化2.0在教育教學中的深度應用于融合,強化優化綜合實踐課及課堂教學‘應教盡教’,全面增強課程建設能力,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為我省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彼f。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