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一個橫在我前面的地標,永恒地遮蔽著我的光芒。而我又何嘗不是他青春的一道傷疤,給了他應接不暇的狼狽和慌亂。

初一時參加班長競選演說,我再怎么聲情并茂,也不敵洪林的豪言壯語。這個行事高調的男孩在講臺上的發言擲地有聲:“如果我當了班長,我會在期末考試中帶領全班每個人的成績都沖進全年級前一百名……”一席話,沸騰了男生的熱血,贏得了女生喝彩。

洪林比我高,比我帥,聲音比我有磁性,酒窩比我深,唯有一點我能勝他,那就是我比他胖。毫無懸念,他以壓倒性的票數優勢勝了我。

我一點都不怨他,而是選擇了回歸書本、靜心屏氣,默默地將成績一點點踏實地向上托舉。除了英語學得有些吃力外,洪林的其他科目成績都很不錯,也素來寬厚待人,當班長,是翩翩少年的必然歸宿。

某次英語考試,我得了高分,驚喜勁兒還冒著呼呼熱氣,就被洪林澆了瓢涼水。他本有些薄弱的英語成績此次異軍突起,以近滿分的好成績取得全班第一。人們只看得見第一名頭頂上的光環,卻感受不到第二名在暗夜里的心酸,本該屬于我的掌聲給了他,本該屬于我的鮮花戴在了他的頭上。我心底感慨萬千,也惆悵無比。

這場考試是朵筋斗云,不僅將他托舉上風口浪尖,也讓整個年級記住了五班有位王子叫洪林。

當班里的女生都開始向洪林請教習題時,有些男生的怒火終于被點燃。其中,尤以我哥們兒徐燁最為痛徹心扉。在他看來,洪林的所有優點都是在裝腔作勢。

“那次英語考試一定不是他的真實成績。他憑什么搶去本該屬于你的榮譽?”徐燁憤憤地表達著不滿。的確,在一個月里實現五十分的提升,這樣的奇跡挑戰著人的認知,讓我們不得不懷疑。

從此,除了和班主任斗智斗勇,和函數死磕,關心蕭敬騰的新專輯外,我和徐燁的初中生活又多了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揭開洪林的畫皮。隱藏在心里的那份嫉妒被披上了神圣的外衣。

我倆的招數是在學校里找時機拆洪林的臺,讓他出丑,給他難堪。

“洪林,你才捐十塊錢,果真是打發叫花子呢!”募捐儀式上,徐燁大聲朝洪林嚷嚷著,直到他掏出一百塊重捐一次才罷休。面對洪林讓我盡快完成黑板報的要求,身為宣傳委員的我以對粉筆灰過敏為由磨起了洋工。洪林無奈聳肩,微微一笑,捏著粉筆親自“掛帥”上陣……

每次我和徐燁與他過招,他總能在化險為夷的同時,還不忘保持紳士風度與優雅,反倒把我倆襯托成了斤斤計較的小丑。

忽然有一天,徐燁“倒戈”了,放下對準洪林的槍頭,跟他越走越近,吃飯在一起,打球在一起。我既傷心又難過,連最愛的揚州炒飯都味同嚼蠟,卻又在某一刻頓悟:洪林的襟懷、氣度決定了他能容納任何人,而能跟卓越的人交朋友,則是包括徐燁在內的很多人都無法抵抗的誘惑。

只是,我沒有甘當綠葉的情懷,夕陽下的三人行,唯有我全程黑臉,把頭轉向一邊。

重磅消息,洪林的短跑是弱項!某天,徐燁向我分享了這個秘密。原來,徐燁接近洪林的真實目的,是想透過他鍍金的外表看到他的本質,在零距離接觸中找茬。洪林出生在含氧量低的川西高原,從小到大幾乎沒怎么劇烈運動過。終于,我們在一輪滿月中揪住了殘缺。

在隨之而來的運動會上,報了400米競賽的我在開賽前謊稱拉肚子,將參賽名額空缺出來,作為班長,洪林再不情愿,也得上陣替補。

發令槍響,一排選手箭一樣射出去,果然,洪林很快尷尬地掉在了隊伍最末尾。

突然,洪林在彎道處腳一扭,整個人趴在了地上。眾人的目光都聚焦著前幾位即將過線的健兒,這個在暗處的假摔動作卻沒能逃得過我和徐燁的火眼。等待多日,千載難逢的機會終于來臨,徐燁用今生最大的嗓音吼了起來:“哇塞,洪林假摔!洪林假摔!”

洪林的臉紅了又紫,紫了又紅,在眾人凌厲的目光中默默退出跑道。我和徐燁盡情欣賞著女生們的竊竊私語,在她們大跌眼鏡的表情里,我們竊喜著。

“總算是幫你報仇了。”徐燁如釋重負,但興奮的語氣也有些疲憊。

洪林向班主任遞上一紙辭呈。從此,班上少了一位運籌帷幄、意氣風發的王子,多了一位奮戰在書山題海里的沉默少年。繼洪林之后,很快就有其他人氣高的新秀成為班長。我們終于打了漂亮的一仗,把他從白馬上拽下來,扒掉了他的披風和王冠。可是,他落寞的背影,讓我心底惆悵又惘然。大抵,這樣的行為,真的有些幼稚吧。

洪林把精力全部收歸書本后,成績提升得很快,考上了重點中學,后來還考上了醫學院。

大四那年春天,得知我路過醫學院,洪林執意要請我吃飯。他幸福地說,這是他最理想的狀態和生活。“那次考試我是真的作弊了,搶走了本該屬于你的榮譽,請接受我一句遲到的對不起。那些年我其實很不快樂,為了保持光輝形象,不知暗地里遭了多少罪。幸好是你和徐燁幫助我認清了自己、擺脫了虛榮,才能更心無旁騖地去學習。我就是我,又何必要偽裝成偶像劇里的王子呢?”說這話時,洪林一臉釋然,眼里泛著前所未有的純凈光芒。

分別時,我向洪林的背影揮手,仿佛是向曾經的年少輕狂用力告別。

其實,我也欠他一句對不起。十四歲時,他像一個橫在我前面的地標,永恒地遮蔽著我的光芒。而我又何嘗不是他青春的一道傷疤,給了他應接不暇的狼狽和慌亂?所幸,恰同學少年,這場糾紛無關對錯。它在我們心底下了一場雪,讓他在找回自己的過程中,除去了加冕于頂的疼痛,也讓我活成了一棵寬容而樸素的白楊。

 

責任編輯: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