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發,以往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學生王浩最近卻很發愁:因為疫情管控,頭發都長“荒”了,也沒法去剪。

通信工程學院的值班老師通過走訪,了解到學生普遍存在理發難問題,就立刻與學院領導溝通采購了28套電動理發器,并由老師錄制視頻介紹理發器的用法。在嚴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學院還號召同學們互相理發,并開展名為“最強Tony爭霸賽”的迎元旦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12月26日晚,王浩所在的宿舍領到了理發器。幾個小伙子互相修剪了頭發,并拍照發到了社交媒體上:“點贊舍友的技術,點贊學校幫我們解決了‘頭’等大事。”

師生有需求,學校有回應。疫情防控期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用細致周到的服務,讓學生和教職工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冬至的餃子熱騰騰

冬至這天,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留在宿舍的同學都收到了熱騰騰的餃子。這些餃子是由學院防疫先鋒志愿者從校食堂采購好、無接觸送達的。

為做好南北校區4萬余名師生的供餐保障工作,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后勤飲食服務中心從12月18日起,協調700余名餐飲保障人員在校內住宿。

桌子一拼就是一張床。桌子不夠用,就一邊放張桌子、一邊放把椅子,搭上一塊木板當床。“住的地方雖然簡陋,但很溫暖。我們必須保證自身安全,保證在崗,學生們還指望我們給做飯呢!”學校后勤工作人員黃成龍說。

在嚴格落實防疫消殺、晨午晚檢、定期核酸檢測的基礎上,學校后勤部門及時儲備了充足的米、面、油和干貨調味品,保證食堂在一段時間內平穩運行,還積極與政府部門協調,確保蔬菜、肉類及時配送。

為了防止用餐人員擁擠,保證用餐環境嚴格執行防疫消殺標準,學校調整時間錯峰就餐,并設置了幾處不間斷供餐窗口。

每天都能吃上熱乎飯,學生和家長都安心了。“媽,你看,這是茄子豆角和筍片肉絲……”大三學生張一涵打開微信視頻,給家人展示今天在食堂點的三菜一湯。

輔導員搬進了學生公寓

疫情來襲,校園安全成了全體師生關注的首要問題,也牽動著無數千里之外家長的心。

為了疏導學生情緒、保證各項工作正常運行,輔導員們把“家”搬到了學生公寓,很多教職員工把床支到了辦公室。

“作為一名黨員、輔導員,這個時候需要我們站出來,與學生同吃同住,隨時發現學生的需求,想辦法幫他們解決。”輔導員杜永志說。

住進學生公寓,輔導員們每天走訪宿舍,向學生耐心講解學校疫情防控政策,密切關注學生健康狀況,了解學生臨考前復習情況,回答學生的問題,與同學們敞開心扉談心,緩解學生由于疫情和期末考試帶來的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關懷。

“輔導員,我需要買點藥。”“您能不能找人幫我修一下電腦?”“我們宿舍最近暖氣不熱了!”……從24小時在線到24小時守護,同學們早已習慣了輔導員的陪伴,習慣了有問題第一時間給輔導員打電話。因為學生需要,許多只比學生大幾歲的年輕輔導員們似乎“一夜長大”。“我的學生在哪兒,我就在哪兒。這時候讓我待在家,我也實在待不住。”一位年輕的輔導員說。

“很榮幸和大家在線上相聚”

“親愛的同學大家好,很榮幸和大家在線上相聚。”這是機電工程學院于皓瑜老師在“B站”高頻易錯題系列視頻中的開場白。在“B站”上傳的習題課,是于皓瑜老師義務制作的“課外內容”,疫情防控的特殊復習階段為學生額外補充了多課時的線上答疑輔導。

近期,學校轉為全面線上教學。學校本科生院協同信息網絡技術中心、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以及各教學單位迅速對教學班次進行全面摸排,利用“學在西電”、騰訊會議等平臺,為學生線上上課提供支持保障。

“還有兩門沒結課,老師最近會在線上課堂講一些重點。”大二學生劉倩倩從宿舍的電腦上,邊聽講邊記著筆記。

在宿舍外,一群工作人員在緊張有序地開展校園環境消殺;學校各個大門、各個通道,隨處可見校保衛處人員的影子;校醫院醫生們冒著嚴寒給學生們做核酸檢測,志愿者們爭相報名維持現場秩序……

“在嚴格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保證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是我們校方最大的責任和義務。”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一名負責人說。

期末考試將近,許多學生需要打印學習資料、準考證等,但校內很多打印店已停止營業,各學院主動協調,在教學樓、宿舍一樓大廳設置臨時打印點;為給北校區封閉區內師生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學校相關單位在教學區東、西區域各設立一處臨時物資供應點,從8時到23時30分,提供物美價廉的學習生活用品……

“我女兒在西電讀大二,之前還擔心娃放假回不來,留在學校吃不上飯。跟娃通了幾次電話,她說在學校挺安全的,還想趁這段時間復習復習,考個證。”家住西安市閻良區的張女士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