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媒體行業的發展,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成為近年來增長速度較快的熱點專業,目前陜西省就有近二十所高校開設。作為西部高校,如何借助北上廣深等新媒體頭部企業資源,培養貼合行業發展需求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西安歐亞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嘗試采用“三維一體”(線上社群課程+線下課堂教學+真實項目實踐)教學模式,利用頭部媒體資源搭建真實實踐平臺,跨區域社群學習、學做并行的教學模式為應用型網絡與新媒體人才培養提供了一定的借鑒之用。

[關鍵詞]網絡與新媒體 教學模式 三維一體

基金項目:2019年度西安歐亞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課題“融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9ZD004)。

西部高校網絡與新媒體人才培養中

教學模式與能力培養之間存在的問題

傳媒業態的變革對新媒體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基于社會需求,2012年10月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2012年)》中,原新媒體與信息網絡專業(050307S)和媒體創意專業(050306W)合并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050306T)。經過9年的專業發展,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已經在全國高校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目前全國已有240余所高校開設了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自2014年起,陜西三所高校開始進行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招生,截至2020年,陜西開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高校有近20所。

鑒于社會用人需求量與產業發展的現實情況,各高校在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中對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不斷進行優化和探索。但由于專業發展時間較短,尚未形成統一和成熟的培養模式,面對產業變化的前瞻性不足;學界對于人才的培養與業界的需要之間適配度缺乏,行業所需要的多元能力在高校培養體系中很難達成,導致學生就業后不能快速上手,還需要較長的產業培訓磨合期。因此,在人才培養中如何聯動行業資源,將職業能力培養前置于教學環節,然后學界業界協同育人,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應用能力成為高校對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探索之一。

為提升學生的行業實戰能力與應用能力,不少高校在課程上做了一定設置。如通過人才培養方案課程的設置,構建課程設置的五大模塊和九大課程體系,同時通過課內實踐、單獨設置的實訓課程、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及第二課堂等方式進行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

應用型培養模式要落實于具體的教學實踐之中。當前的新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主要采用的是校企合作或工作室、工作坊等,引進真實的或虛擬的項目,使學生在流程化操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實際應用能力。比如基于項目驅動的實驗教學模式、工作室教學模式、工作坊教學模式、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產學互動模式等。

調查發現,基于互聯網的區域化發展,網絡與新媒體頭部資源及人才需求,以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為主,中西部地區資源明顯不足;薪資水平也呈現明顯差異化,西部城市競爭力明顯不足。受區域限制,西部高校在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合作企業的規模與數量、實踐項目質量等方面也會受到很多限制。外派學生到北上廣深的短期實習很難滿足人才持續培養的要求,且行業實踐與校內專業教育有機結合時,需要考慮二者的協同。因此,有效牽引全國頭部新媒體資源進行西部高校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建設成為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路徑之一。

“三維一體”教學模式的嘗試

基于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發展特點及人才培養的困境,西安歐亞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自2016年開始逐步探索如何引進新媒體頭部資源,并借勢進行高質量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最終摸索出“三維一體”融合教學模式。“三維一體”教學模式借助在線教育技術,依托頭部產業資源和學校系統人才培養的聯動,在網絡與新媒體專業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發揮了切實有效的作用。

1.產業資源、實踐平臺與學習社群的結合

自2016年以來,西安歐亞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先后與今日頭條(頭條號、抖音)、百度(百家號)、騰訊(企鵝號)等頭部新媒體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進行專業共建、課程共建或專業人才的協同培養。一方面,依托產業資源引入優質平臺創作者作為課程講師,通過微信、QQ、飛書等社群進行教學和指導;另一方面,企業提供真實的實踐運營平臺,如頭條號、抖音、百家號、企鵝號等,使學生通過平臺賬號的全流程運營,從內容運營、用戶運營、商業運營推廣等不同角度將所學知識進行系統的實踐和檢驗。

以與今日頭條的合作為例,2016年,西安歐亞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與今日頭條旗下頭條學院聯合進行新媒體運營學分班學生培養。由企業搭建框架,雙方共同就人才培養達成課程建設共識。頭條學院聯動行業優質一線頭條號運營者,通過網絡社群進行課程講授與輔導;同時在社群中定期發布階段性任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根據自己的特長或喜好選擇一定的垂直領域,如科技領域、情感領域、美食領域、文化領域等,之后開通個人的頭條賬號,然后根據課程進度分別完成問答、圖文、音視頻等相關環節相應的實踐。在真實運營過程中,學生從認知頭條號,到較為簡單的文字、圖片編輯,再到較為高階的原創內容生產,進階式完成學習和實踐。內容也根據業界發展不斷增加新的模塊,如問答、直播等。學習和運營過程中,依托平臺數據優勢,定期反饋學生頭條號運營的全部數據,如閱讀量、播放量、收藏量、轉發量、評論量、訂閱粉絲數等,便于通過綜合數據分析找到運營問題所在,然后進行分層指導,以更好地驅動學生進行實踐反思與改進。通過網絡社群學習及在線資源,很好地解決了西部頭部新媒體資源匱乏的問題。

2.學校教學環節配套設計

新媒體頭部企業的社群學習與真實項目實踐實現了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并軌,解決了行業高質量師資問題和項目質量問題,助力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但企業受精力與教育經驗的限制,在基礎知識構建、學生組織管理及激勵等方面是存在一定短板的。因此,在“三維一體”教學模式中,需要學校體系化的專業教學配合。

在線上社群學習與項目實踐過程中,線下專業教師同步進行網絡與新媒體基礎理論授課,構建新媒體平臺認知與運營基礎知識;同時基于學生實踐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指導和反饋。教師組織學生分享、復盤及階段性的總結和引導,并盡可能地提供各種協助和支持,使學生的創意能夠落地成為現實,比如學生選題討論會及運營分享會等。教師在運營過程中可以針對領域相同或相近的學生,鼓勵他們相互協作開展選題策劃,在頭腦風暴中發現垂直領域流量問題,然后通過不同角度進行切入和協作式創作。教師還可以通過獎品獎勵、學分激勵、爭取企業實踐證書及實習機會等方式激勵學生。與此同時,教師應盡量協調本地資源和外地資源,并配以相應或相近領域行業指導教師的專業垂直指導。

教師是學生與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教師在向學生發布企業要求時,還應注意定期整理學生反饋,并與企業方溝通,解決一些較為集中的問題或協助企業優化后續實踐運用系統。通過學校、企業不同的職責分工,利用網絡社群優勢,借助企業提供的實踐平臺,逐步形成自己的“三維一體”教學模式。

解決的問題與達成的效果

1.解決的問題

(1)地域限制:聚集了全國新媒體優勢企業和頭部創作者資源,通過社群(在線)的教學方式,將一線創作運營經驗分享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保持與行業發展最新動態和需求的一致性,學生實踐不再受到區域限制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影響。

(2)平臺限制:通過與平臺企業的合作獲得一些優享權益,如快速注冊,注冊中的具體問題均可獲得平臺相關運營人員直接和及時的指導反饋;且運營初始即可獲得較多賬號權限,如賬號收益等,提升了學生初始學習體驗。

(3)數據限制:以往單純學校指導的運營實踐很難全面、及時掌握學生的后臺運營數據,對賬號運營情況的數據分析和支撐往往不足。現在由平臺方直接提供每個學生賬號的發文量、用戶量、閱讀量等實時數據,學校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對學生的運營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和分層針對性的指導。一方面不再受數據獲取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增強了數據分析之下運營和輔導的有效性。

(4)時間限制:由于企業教學部分主要通過在線社群學習,因而不完全受傳統課堂的時間限制;既可以隨堂聽課,也可以后期根據自己的學習時間進行調整;同時可以通過反復收聽和收看進行學習鞏固。實踐活動在階段時間范圍內完成且不與學校正常教學沖突即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學生實現了部分學習時間的自主安排,靈活度較高。

2.達成的效果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輔助,在真實的新媒體平臺賬號運營及實時運營數據反饋中,學生自主探究總結復盤,學生的內容生產能力及渠道推廣能力都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在選題、策劃、文案寫作、圖片編輯、音視頻制作等方面的能力也會得到綜合提升,而且這種效果會伴隨學生的專業成長體現在不同方面。

經過兩個月的實踐,涌現出了部分優秀潛力賬號,收獲了穩定的訂閱用戶,如定位科技領域的頭條號“扒科技”通過兩個月的運營,發布文章113篇,推薦量629萬+,閱讀量131萬+,評論量4000+。再如頭條號“西安這點事”已逐步成為區域垂直領域頭創作者:最高閱讀量單篇文章35萬,最高單篇微頭條閱讀量3000萬,最高視頻播放量1000萬,多次獲得頭條本地排行榜全國第一名,2019年兩次獲得城市自媒體周榜第一名。2020年部分學生在抖音短視頻創作上也展露頭角。

在新媒體運營實踐之中,成績優秀的學生還會獲得今日頭條或騰訊企業認證的實踐證書。這既是對學生新媒體綜合實踐應用能力的一種肯定,也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創業增加了行業實踐經驗,提高了學生的競爭力。在近些年畢業生求職中發現,經過“三維一體”融合教學模式培養的學生明顯更受用人企業的歡迎和好評。

結 語

新媒體日新月異,各種應用平臺與理念層出不窮,而新媒體核心資源仍然都掌握在頭部企業。這些頭部企業聚集了大量的優秀創作運營者及數據、技術應用資源,能夠提供高質量的實踐平臺,這既可以解決學校專業人才培養平臺短缺的問題,又可以解決師資問題。作為實踐性突出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要結合社會力量教學,主動借勢頭部媒體資源,學校與企業之建立互動機制,發揮各自所長,新媒體企業的生產過程和生產要素轉化為高校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高校的資源也可以轉化為新媒體企業的生產力;高校培養借勢優勢媒體,保持與行業發展和需求的同步。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新手段。合理利用在線教育、社群教育等新型教學模式,有助于課程教學內容的豐富和延伸;可以解決受地域因素、經濟因素等帶來的新媒體資源不均問題,同時學生學習可以更大程度上在時間選擇、精力分配等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權,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

建立學校與企業互動機制,通過借勢頭部資源、信息技術優勢和學校學習模式支持,發揮行業資源優勢,提高學生實踐平臺及項目質量,合理化、系統化學校應用人才培養體系,借助“三維一體”教學模式,達成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應用型高質量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宏邦.新文科背景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J].青年記者,2020(34):63-66.

[2]李金輝,張志榮.應用型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教學模式探索和改革研究[J].新聞傳播,2019(5):60-61.

作者單位:西安歐亞學院 陜西西安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