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教學高效性例談
作者:門繼華
發布時間:2021-12-06 10:40:3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專業學習社群(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是20世紀美國教育學界為推動“學校革新”政策出現的負面影響提出的教師專業化成長理念,重點強調了學校必須將教師組織和團體的專業性融合到教師專業成長中,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決策和區域專業化成長。專業學習社群主要具備五個特點:分享與支持性領導支撐、共同的成長價值與愿景、團隊學習和合作、行動與經驗導向、持續性評價與改進。專業學習社群是當前教師專業成長和教學改革的重要趨勢,也是繼“卓越教師”后破除傳統“封閉獨立”學習模式的重要舉措。在專業學習社群視域下提升鄉村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可以彌補鄉村小學音樂教師力量薄弱、基礎設施滯后、教學質量相對不高等問題,是補齊教育短板、提升教學質量、滿足學生需求的重要途徑。因此,將專業學習社群與鄉村小學音樂教學協同起來,是當前鄉村小學音樂教育“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最重要手段。
一、鄉村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
鄉村地區受經濟發展、地理位置和歷史因素的限制,小學音樂教學相對滯后。音樂作為一門人文藝術類學科逐漸受到重視,眾多小學已經有了專業的音樂教師。但是音樂教育綜合實力依然處于薄弱狀態,直接影響著音樂教學整體的質量。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缺乏專業師資與教學設備
音樂作為一門特殊性和專業性學科,它對教師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同時音樂教學還需要一些簡單的樂器作以輔助,如此才能更好地支撐整個音樂課堂。但鄉村地區由于教學設備等問題,往往難以生動有效地開展音樂教學,加之音樂專業師資力量不足,有些地區甚至出現一個教師同時負責多門課程的情況,資金和交通等方面的限制成為了困擾音樂教學的一大難題。
(二)對音樂教學的認知存在偏差
鄉村地區的教育發展由于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一直處于較為滯后的狀態,外界環境的影響甚至普遍存在這樣的錯誤認知“鄉村中小學能做好基礎的文化學科教育就行了”,這種觀點完全違背了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因為我國教育事業是以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為根本目的的,要兼顧文化知識和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從社會階層視角出發,總有人認為“鄉村地區的孩子往外走的關鍵在于學好文化知識,錯誤地將音樂藝術類學科視為無關緊要的內容”。這些錯誤認知嚴重限制了鄉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
(三)音樂教學形式不夠豐富
在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短缺的情況下,鄉村地區中小學音樂教學普遍存在無法圍繞音樂學科的特點展開特色化教學,甚至還有“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個老師講到底”的封閉教學模式存在,單一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難以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也無法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這也就制約了鄉村地區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發展。
二、專業學習社群下促進鄉村小學音樂教學的意義
專業學習社群下可以從教師專業成長、教學資源和教育理念革新等多個層面促進鄉村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滿足鄉村學生的音樂知識學習需求。在專業學習社群下開展音樂教學對教育和學生的學習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專業學習社群是提升音樂教師專業知識的直接路徑
專業化是小學音樂教師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專業學習社群具有明顯的專業性、學習性和群體性,是提升鄉村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知識最直接的路徑,音樂教學專業化是新時期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對人才的需求與人才培養的多元化,我們教育人培養人才必須要融合市場需求,重點培養多元化、復合型和創新型人才。教師是人才培養的踐行者,是新時期教書育人的踐行者,我們只有具備先進的教學思維與專業化的教學技能,才能從根本上促進人才的培養。堅持專業化成長路徑,強化綜合能力的提升是新時期人才培養對教師的新要求。
(二)專業學習社群是豐富音樂教學形式的重要載體
從前面的論述中可以發現,專業學習社群是具備明顯針對性的。鄉村小學音樂教學形式單一是客觀存在的現象。專業學習社群是彌補教學形式短缺的載體,專業學習社群下教師除了專業知識學習,社群中教師對話交流、經驗交流和教學設計等都是專業學習社群下相互對話的重要內容。鄉村小學音樂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也可以將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困惑通過社群的力量予以解決,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進而豐富音樂教學形式。
(三)專業學習社群是實現區域教學資源共享的重要途徑
教育資源共享是智慧中國下教育智慧化發展的重要產物。教育專業學習社群不僅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路徑,更是教育智慧化發展下實現區域教學資源共享的重要途徑。專業學習社群下優秀的教育資源共享已成為必然趨勢,專業學習社群是教師對話交流最直接的平臺。建立音樂教師專業化平臺或者融合到專業學習群組中去,是一線教師直接交流對話的重要途徑,也是鄉村小學音樂教師對話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獲得的一手資源。
三、專業學習社群下促進鄉村小學音樂教學的策略
專業學習社群可以彌補小學鄉村音樂教學中客觀存在的短板,進而提升教學質量、豐富教學形式。專業社群下促進鄉村小學音樂教學要立足鄉村音樂教學實際,將學生音樂學習需求嵌入社群學習資源中,不能強行引入專業學習社群資源和理念,否則會出現“水土不服”等現象。
(一)引入音樂教學“專業”理念,創新小學音樂教學模式
要想推動鄉村小學音樂教學專業化成長,教師需要將音樂教學的專業屬性和自身的專業知識引入課堂,把音樂體驗教學、感知教學和欣賞教學等多種方式運用到課堂,如此才能增強鄉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創新性。首先,教師必須堅持專業化學習“走出去”的理念。積極參與到教育論壇、學術交流和區域學習中,及時更新教學理念,進而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其次,提高現有的各類樂器的使用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將音樂器材運用到日常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提升自身感受樂曲變化的敏感度和曲調的變化過程。最后,尊重并保護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究和相互交流的空間,如根據學習技能和音樂基礎的不同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課堂上有感音樂的競賽任務。
(二)引入專業群教學資源“共享”理念,拓展音樂教學途徑
在智慧教育的支撐下,重點打造鄉村“共享”教學專業平臺。破除目前單純引入資源教學的模式,將區域專業教學資源引入課堂。一是通過慕課運用的方式將資源共享引入音樂教學中。教師后臺篩選資源、導入小學音樂教學資源等,慕課教學資源不僅可以運用到課堂教學,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課后輔導。同時統籌日常小學音樂教學和小學音樂日常訓練模式,展示教學工具和小學音樂練習工具等。二是通過多媒體視頻的方式引入音樂教學。借助互聯網將不同小學的音樂教學現場引入教學中,讓學生體驗不同教師的音樂教學風格。同時我們也可以整合不同學校的音樂教學資源,讓學生感受不同樂器、不同教師的音樂教學氛圍。三是借助教學資源優化教學設計。將不同專業教師的優秀成果整合到鄉村小學音樂教學成果中,進而不斷提升鄉村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三)立足區域音樂教學“本土”文化,弘揚音樂藝術文明
將區域專業學習社群與鄉土音樂教學元素融合起來,豐富鄉村音樂教學課堂。就校本補充教材而言,鄉土音樂元素在現實教學中的應用率高達20%。鄉村地區學生對家鄉音樂都有著獨特的情感,如果能從學生熟知的民俗音樂、傳統秧歌或手絹舞等內容出發,將其有機地融入到音樂課堂教學中,打造地域特色音樂課程,讓學生在樸實自然、富有濃郁生活氣息的本土音樂中感受音樂的自由、高亢、奔放和細膩,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自主性。立足區域專業學習群和鄉土文化實際,我們要利用鄉土文化豐富鄉村小學音樂教學,彌補鄉村小學音樂課堂資源不足的同時弘揚本土音樂的藝術文明。
總體來講,專業學習社群不僅是音樂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還是豐富鄉村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載體。專業學習社群下提升鄉村小學音樂教學質量,要科學合理利用專業學習社群的專業性和資源性,要立足教育教學理念更新推動課堂創新,在現有的本土教學資源上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
作者單位 江蘇省興化市周莊中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