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學生保持本真文風
作者:任 啟
發(fā)布時間:2021-12-03 10:21:4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文風就是文章的風格,包括文章體現(xiàn)的思想和文采。2010年5月12日,習近平在中央黨校春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明確指出,文風問題,是黨的作風建設的一個重大問題,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黨的各級領導干部都應該率先垂范、勉力而為,克服“長、空、假”的不良文風,弘揚“短、實、新”的優(yōu)良文風。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表現(xiàn)、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激發(fā)學生展開想像和幻想,鼓勵寫想像中的事物。由此可見,文風即作風。一個學生、一個學校的文風,與學生所處班級、乃至學校的風氣密不可分,它是班風、校風、學風的集中體現(xiàn)。近年來,西安高新第一小學“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作文早起步”課題研究,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文風上的大膽創(chuàng)新,進行了很多有益的嘗試與實踐。
一、關注生活,重視實踐,珍惜學生獨特的生活感受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小學作文教學的重點是解決學生寫什么的問題,即材料問題。學校課題組教師圍繞小學階段的88個習作訓練點,字斟句酌,共同研討,根據(jù)學生年齡特征和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不同學段學生習作的具體要求,精心設計了88個習作題目,這88個題目涉及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描述班級生活的,如《班級囧事》《我們班的活寶(話匣子、開心果)》;有反映校園活動的,如《開學第一天》《圖書售賣我做主》;有表現(xiàn)友誼與感恩的,如《一起走過的日子》;有抒發(fā)獨特感受的,如《11歲,我多了一份_____》《尊敬普通人》《感謝有你》《最美_____》等題目。
這樣設計題目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多關注、留意身邊或生活中的普通勞動者,讓學生把視野聚焦在普通人身上,集中表現(xiàn)他們樸素的美。我班一位同學在寫《_____的我》這篇文章時,抓住自己貪吃的特點,選取了自己在學校最后一節(jié)課上的心理活動,重點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點。他在文中寫道:“當時正在上心理課,雖然我的人在那兒坐著,可是我的心早已飛向了食物的天堂。一會兒廚師叔叔會送什么飯呢?是羊肉泡饃?炒米飯?還是酸菜魚?反正我最想吃炒米飯和酸菜魚……”可以說這樣的表達,真實地再現(xiàn)了學生當時的心理活動,突出并落實了本次習作的要求和重點。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教師在寫作源頭上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明晰的思路,幫助學生明確選材方向:作文選材要從身邊開始,從生活開始,說真話,寫真事,書真情。這樣,學生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增加了生活經(jīng)驗,提高了理解能力,他們寫出來的作文怎能不真,怎能不好呢?
二、解放學生,創(chuàng)新模式,構建作文訓練體系
人無自由不成其為人,教育無自由不成其為教育。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解放人,就是把人“自然的生長力”從形形色色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明確提出了培養(yǎng)兒童創(chuàng)造力的“六大解放”教育主張,即: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之能想;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之能干;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兒童的嘴,使之能說;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之能接觸大自然和大社會;解放兒童的時間,使之學習自己渴望學習的東西。
而這一切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實現(xiàn)人的全面徹底的解放。特別是在倡導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今天,教師只有樹立創(chuàng)造意識,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人類智慧的源泉才會不斷流淌。
一年級學生剛剛步入校園,新的同學、新的班級、新的環(huán)境……這一切的一切,無不吸引著他們的眼球,但受年齡限制,他們的識字量非常有限,表達方式欠妥……面對美好的一天,他們無法用語言呈現(xiàn)這份美好,只能悶在心里。學校“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作文早起步”課題組成員通過調(diào)查研究后提出:“教師要抓住學生關鍵的年齡期,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及時、便捷的優(yōu)勢,讓學生將我們習以為常的手寫作文變?yōu)闄C打。”而這一創(chuàng)造性的改變,不僅能夠使學生的識字、閱讀、習作同步推進,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剛入校學生手寫作文的不足,讓學生將日常所見、所聞、所感,將自己面對新事物、新問題的思考及認識等第一手資料及時、如實地記錄下來。而這樣看似單一的訓練,在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習慣養(yǎng)成、表達能力提高、健全人格的形成等方面,發(fā)揮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筆者的孩子2020年剛上小學一年級,在經(jīng)歷了前半學期的打字訓練后,我無意中在他的一次日常打?qū)懢毩曋锌吹搅诉@樣一段話:“昨天最后一節(jié)課的時候,我的肚子突然疼了起來,李老師讓我去醫(yī)務室看看。來到醫(yī)務室,老師檢查過后,笑著對我說要多喝熱水。于是,我回到教室接了一杯熱水,大口大口地喝了起來。沒過多久,我的肚子竟然真的不疼了。看來,熱水的作用可真不小呀!”看著眼前這段略顯稚嫩但卻真實的表達,筆者既感到吃驚,又感到高興。吃驚的是孩子竟然能選取日常生活中看似不經(jīng)意的這些小事來寫,高興的是他把這些小事描述清楚的同時,竟然傳遞出了他自己的思考和收獲。而這一切都得益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作文早起步”這一新的教學方式,讓他有了表達所見所聞的手段和方法,同時也讓我們了解了孩子眼中的世界,進而能更好地與他們交流和相處。
筆者結合自己多年高段語文教學經(jīng)驗,對學校“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作文早起步”這一課題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和認識。筆者認為,低段學生在練習打?qū)懙幕A上可以進行作文起步練習,中段學生在表達清楚的基礎上可以嘗試創(chuàng)作小說,力爭在高段形成思路清晰、表達流暢、重點突出的寫作能力。一、二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迅速,這個時期是訓練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和表達能力的最佳時期,機打這一新的作文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在習作中早受益,還能夠降低中高年段學生寫作文的難度,對低年級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這種訓練模式不僅開闊了一到六年級學生的寫作思路,還促進了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有利于良好文風的形成。
三、真情表達,用心感受,作文指導真實具體
古今中外很多作家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這與他們對人、對事、對周圍生活的認識、感知和理解是分不開的。曹雪芹如果對封建腐敗大家庭生活沒有切身的感受、理解和體驗,就不會寫出被譽為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高爾基只讀過小學,他在自己的經(jīng)歷中深切體會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寫出了大量的美文佳作,成為一名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由此可見,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讓學生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用自己手中的筆如實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這不僅是寫作的基本思路,還是追求真實文風的有效途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還要使學生養(yǎng)成對自己說過的話、寫過的文字負責的積極態(tài)度。
“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作文早起步”課題組的同仁們在這方面一直進行著大量的嘗試。記得有一次,學校準備讓學生寫《尊敬普通人》這篇作文,恰逢學校舉行“三跳”運動會,當天天氣非常寒冷,學校東邊的工地上幾個工人正在高高的腳手架上忙碌著……課題組的宋老師抓住這一難得的契機,在比賽間隙讓學生認真觀察腳手架上的幾個工人,了解他們在腳手架上是怎樣勞作的?他們干活時的表情是怎樣的?看到眼前這一幕,你的內(nèi)心有什么觸動……回到教室后,他立刻讓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筆記錄下來。課題組的王老師指導學生寫該篇作文時,讓學生觀察家長志愿者每天早上是如何維持學校門口交通秩序的。通過連續(xù)幾天的觀察,學生將自己從這些志愿者身上所發(fā)現(xiàn)的可貴品質(zhì)用筆記錄了下來。其他教師也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普通人,小商、小販、門衛(wèi)、清潔工……從他們的言行舉止中感受他們的不平凡之處,通過深入的細節(jié)描寫,最終將自己的真情實感體現(xiàn)在作文中。
作為教師,我們身上肩負著為祖國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艱巨使命,所培養(yǎng)的接班人是否合格,雖然在很大程度取決于學生為人處世的風格,但良好的文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筆者真切地希望我們每個學生在寫作文起始階段,都能擁有良好的文風,乃至人品。
作者單位 西安高新第一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