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是指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以達到與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種能力。小學階段英語口語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是否能夠學習好英語這門學科。

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時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所以教師在啟蒙階段要給他們打下良好的基礎,因為語言類學科的學習知識鋪墊極為重要。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并針對學生的特點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筆者認為,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進行分組,給每一個小組布置一些不同的學習和探究任務,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是小學英語教學中比較關鍵和有效的一種方法。因為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學習者需要多溝通、多交流才能理解和把握詞匯、短語、句子的含義。小組合作學習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但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合理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教師所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分析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培養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英語教學目標也從單純地提高學習成績逐漸轉化為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及日常交際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不能只依靠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更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利用英語主動參與課堂交流與合作。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世界觀和價值觀沒有完全形成,對于未知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思想和心智不成熟,但他們的想象力卻非常豐富。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傳遞信息的紐帶。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敢于說、愿意說、樂于說,在這“三說”中主動提升口語表達能力。但是,英語是大多數學生并沒有接觸過的科目,剛學習時會讓學生覺得比較難,而且比較枯燥乏味,他們對英語沒有太多的興趣,學習效率比較低。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并不會在課堂教學中主動運用英語進行溝通,更不用說在日常生活和交流中應用了。歸根結底,主要是大多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導致大多數學生從成績上看是非常優秀的,但口語表達能力比較差。

由于生活環境和文化觀念的差異,英語與漢語在語言邏輯和表達方式上存在很多不同之處。比如,早上打招呼的時候,我們漢語的表達方式是“早上好”,但英語卻是“good morning”,如果直接翻譯過來就是“好早上”。所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改變漢語表達的語言邏輯習慣。

二、小組合作學習對于提升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影響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大多數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學不好英語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膽子小,缺乏自信心,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無法自己解決,也不好意思去問老師,而且也不愿意在課堂上主動表達,導致英語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學生之間的交流往往會更加隨意、自然、流暢,哪怕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并不是很好,但在小組內他們也愿意相互交流,也希望別人能指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加以改正。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組內用英語進行交流和表達,以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比如在講授新課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句型和詞匯,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模仿對話,切換角色進行對練。這樣,學生對對話內容都能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并且能夠鍛煉和提升自身口語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晨讀的時候大膽運用英語和別人交流,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口語表達能力。

三、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教學觀念存在偏差

首先,大多數教師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習慣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覺得傳統教學方法對于提高學生成績更有效果。但是,他們卻忽略了一點:學習成績只是一時的,對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沒有太大的幫助。小學階段的知識比較簡單,課堂時間也比較充裕,教師更有時間去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學習能力。其次,大部分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并沒有太明確的概念,很多時候,他們只是簡單地布置一些合作學習任務讓小組獨立去完成,并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得小組合作學習缺乏明確的方向,無法提升學生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最終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分組不夠科學合理

小組合作學習操作起來看似非常簡單,但是如果分組不科學也無法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有一定的差異,如果教師只是簡單地根據座位順序來分組就有可能導致小組之間學習能力不均衡。如果一個小組內的成員英語學習能力都比較弱,那么這個小組不但無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得到進步,反而會喪失英語學習興趣,可能會使英語學習成績越來越差。

四、提升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具體措施

1.改變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

“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首先要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深入的研究,真正了解和掌握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優勢的方法,力爭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更大的提升。教師要主動搜集相關的資料并自主學習,以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精髓和操作方法。其次,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思維,不應只盯著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應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和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在口語交流過程中,教師要多關注口語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對他們在交流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加以糾正,并且鼓勵他們說出自己在口語表達中出現的問題。在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還可以與小組其他學生一起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2.合理分配小組成員

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是小組之間學習能力一定要均衡。教師不能根據座位順序簡單地進行分組,而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和口語表達能力分組。我們班的英語學習小組一般有四個人,筆者一般會根據英語學習能力將全班學生分為A、B、C、D四個級別,分組時每個小組內穿插四個級別的學生。在小組內,英語口語能力較好的學生可以在交流的時候幫助口語能力較差的學生,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過程也能鞏固自己所學知識。對口語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通過交流不僅解決了自己遇到的問題,而且從其他同學身上也學習到了很多的知識。這樣一來,小組內的每個人都能得到進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給每個學生分配不同的任務,讓每個學生都能夠享受學習的樂趣,讓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更高。在班費充足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利用班費購買一些學習用具對英語學習進步大的學生進行獎勵,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每隔一段時間,教師還可以組織一個班級內的“表彰大會”,對最近一段時間口語能力進步突出的學生和口語交流氛圍良好的小組進行鼓勵,凝聚學生的團隊意識,使學生更樂于參與小組合作學習。

3.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可以設計豐富多樣的英語趣味活動,激發學生口語表達的熱情和興趣。可以組織英語課前五分鐘演講活動,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選擇演講主題。主題選定后,小組成員分工搜集資料,撰寫演講稿,最后推選組內口語表達能力最強的一名組員上臺展示。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最能提升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就是課本劇了,課本劇容易讓學生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因此,教師可以組織一個課本劇比賽,讓學生分工表演。在表演課本劇的同時,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英語學習興趣也越來越濃厚。

總之,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教師長年累月地引導和培養,讓學生敢于開口說英語,愿意主動交流和表達。此外,教師也應積極轉變自身教學理念,提升自身教學能力,不斷學習和嘗試新的教學方法,以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