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鄉鎮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與探索
作者:康維永
發布時間:2021-12-02 15:02:3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學校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尤其對鄉鎮小學來說。要領導和管理好一所學校,除了要精通教學業務,熟悉教育規律,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和政策水平、樂于奉獻的敬業精神和以身作則的人格魅力外,還必須長于學校管理。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必須堅持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跟國家新時期教育發展的方向,管理出質量與效益。
一、以德為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日常管理中
在教師和學生的眼里,校長就是整個學校的領航人。因此,校長要做好表率,為學校的發展規劃出一個大的發展方向至關重要。在學校管理中,校長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品德,從而真正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學校日常管理的過程中。
例如,校長可以和教師一起制定考核制度,其中不僅要有對教學質量的考核,也要重視對教師“育人”的考核。在設計考核制度的過程中,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基礎,以人本教育為原則,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為依據,以學校實際情況為依托,做到“制度在前,考核在后”,力爭使考核公平、公正。當然校長也要主動參與考核,從而形成學校所有教師及校領導互相監督、互相評價的管理體系。
二、以專為徑,加快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以實踐、反思為主要方式,以專業知識的積累和專業技術的成熟為主要內容,以教師專業自覺的激發和喚醒為最高目標,貫穿職業生涯的終身發展。一方面由于鄉鎮的地理位置劣勢及比較閉塞的社會環境,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技術普及相對遲緩;另一方面鄉鎮小學教育的競爭不夠激烈,導致教師學習的緊迫感不夠。面對這樣的困境,校長要積極采取激勵措施,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從優化培訓機制與途徑入手,幫助鄉鎮小學教師盡快適應新時代課程改革的要求。比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模式。每學期,根據學校教師培訓的統籌規劃,讓教師分層次、分批次去不同的教育質量高的學校和地區進行學習、參觀,把別人先進的教育管理理念及超前的課程理念帶回來,不斷激發教師的自主學習意識,讓教師在學習反思中有自我成長的緊迫感、使命感。另一方面把專家學者請進來,統一對教師進行培訓。本學期,我們學校邀請張四保等著名教育專家,針對怎樣上好新時代的課程、怎樣正確認識新時代的學生、怎樣真正地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等方面進行培訓指導;邀請著名兒童文學家楊鵬進校園,讓教師和學生與自己耳熟能詳的作家近距離接觸,激發閱讀、寫作興趣;聘請著名書法家唐于山每周對全體教師進行鋼筆字培訓,提高教師的書寫水平。
鄉鎮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需要規劃和策略,要以制度的形式來規范和激勵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一是健全鄉鎮小學在職進修制度,把教師的進修、學歷提高與職稱評聘掛鉤;二是加強教師培訓,特別是全面開通、不斷擴展線上遠程教育培訓工程,促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三是完善教師考評制度,擴大教師績效考核差距,激發教師的競爭意識,努力建設一支積極上進、善于研究、敢于創新、樂于奉獻的骨干教師隊伍。
三、以新為常,構建創新管理模式
雖然鄉鎮小學和大中城市的學校有著一定的差距,但是“以人為本,注重現代化管理”是對所有學校管理者提出的根本要求。所以,在管理的過程中,校長也要注重管理形式與管理過程的創新。
首先,校長要讓教師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讓教師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原則——一切為學生服務。其次,在管理過程中,優化學校的物質文化,在經濟允許的基礎上,爭取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改變學校教學環境,改變鄉鎮學校“老破小”的形象,吸引更多優秀青年教師加入。校長要盡力提高學校教學設施的現代化水平,從而為教師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為學生提供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教師在工作過程中更加順暢,工作的幸福感也會油然而生。這樣既能夠減少農村學校教師流向城市的數量,又能夠提高校長的管理質量。最后,校長還需要樹立校園文化品牌意識,通過文化的創新,形成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校園文化,使教師沉浸在工作氛圍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通過校園文化的創新,逐步讓學校形成一定的辦學特色,使學校的發展能夠與時俱進。
學校管理工作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整個學校的發展。作為一名鄉鎮小學的校長,更要認識到自身的重要性,認清自己和學校的現狀,不斷更新管理思路與管理方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好讓人民滿意、讓教師幸福的教育管理工作。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市大柳塔第二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