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育英”怎么紅? “周恩來班”來傳承
作者:吳 杰
發布時間:2021-12-02 08:52:3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以前我手懶,上課老走神,書寫還潦草。后來費了老大勁兒攢了130個‘大鸞章’,相當于3個‘翔宇章’和1個‘恩來章’,但我不著急換,我想在主席臺上被隆重授予2個‘恩來章’,就像春秋時的楚莊王‘三年不鳴,一鳴驚人’。這些章見證了我的成長,現在的我更講禮儀、書寫更整齊、更自主自律了?!蔽靼灿⑿W六(6)班學生李澤雨說。他口中的“大鸞章”“翔宇章”“恩來章”是學校依據周恩來一生用過的名字設立的,用來激勵評價學生。截至目前,學校已創建5屆19個“周恩來班”,涌現出3000多名“學習周恩來精神標兵”。培養“周恩來勵志館”小講解員150多名,接待省內外師生、來賓2萬余人。
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創建“周恩來班”
“我們是紅軍小學,先天條件很好,但不能躺在‘老本’上面‘過生活’,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傳承好紅色基因。”西安育英小學校長李繼恒說,學校原名陜西省保育小學,誕生于抗日烽火年代的“馬背搖籃”——延安保育小學,緊鄰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簡稱“八辦”),處于西安市政府規劃的紅色旅游街區內。如何用好這得天獨厚的條件?考慮到周總理不僅是延安保小的締造者之一,還曾23次留住學校所在的七賢莊地區,加之全國“周恩來班”到處“開花”,于是在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分會的指導下,2011年西安育英小學與“八辦”聯合創建了陜西省首個“周恩來班”。
進行革命傳統教育離不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傳幫帶”,西安育英小學在這方面絕不含糊。該校有一支“含金量”高的校外輔導員隊伍,包括毛主席機要秘書高智老先生,在周總理身邊工作過的孫國平、王淑珍夫婦,“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館長王曉莉、宣教部主任譚麗等人。他們定期到校作報告,回顧戰爭歲月,講述在主席和總理身邊工作的故事,幫助師生從歷史中汲取民族精神,銘記偉人功績,緬懷革命先烈,樹立遠大理想。
“紅色基因不是古董,她的生命力在于挖掘出新的時代內涵,彰顯出新的時代價值。”10年來,西安育英小學自編校本教材《翔宇中華》,請周總理身邊的工作人員講故事,通過實地調研、觀看影視作品、故事會、手抄報等形式開展“知周學周”活動。打破“知先行后”認識論,根據總理“面凈儀整,健康儒雅”的品行,對學生開展“學戴紅領巾”“學唱國歌”“整理書包”“穿衣比賽”“眼睛保健操學習”等“做中學,行中悟”的養成教育活動。打通學科壁壘,融合語文、英語、藝術等學科素養,開展“學習周總理,爭當小小外交家”英語口語大賽、隊列訓練、漢字英雄大賽、合唱演講比賽等“為中華之崛起”的專項素養培養活動?!鞍宿k”每年4月、10月對學校免費開放,學校以軍事訓練、學習紡線、戰地救護、看愛國電影、開座談會等形式開展“周恩來班”實踐教育基地體驗活動……“我們要造就一批批胸懷家國、刻苦學習、信念堅定、頑強拼搏的育英學子?!睂W校第一屆“周恩來班”班主任王平說。
在“周恩來班”創建過程中,圍繞周總理“胸懷家國、理想遠大”等八項精神品質,西安育英小學逐漸形成了自我形象、集體意識、社會價值和家國情懷等四級德育發展體系,這個體系構建了由小到大、由淺及深、由簡到繁、由內到外螺旋上升的有機整體。
構建“周恩來班”評價體系,綜合育人
“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的腦海里就會想起周恩來爺爺。他干事心里想的都是‘為中華之崛起’,從沒想過自己。我也不能光想著自己,要為國旗升起、國歌奏響而訓練!”西安育英小學“學習周恩來精神標兵”段維涵在游泳方面有天賦,但曾一度消沉放棄訓練,在學習周總理勇赴萬隆參加亞非會議的事跡后感慨萬分,堅定返回泳池,投入艱苦而有意義的訓練中,在國家級和省級游泳比賽中多次奪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等驕人戰績。
傳承愛國主義精神,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內在驅動力。西安育英小學緊抓評價制度改革這一引領學校發展的“牛鼻子”,構建了學校“周恩來班”評價體系。2018年4月,學校推出《“周恩來班”評價方案(修訂稿)》,確定了“周恩來班”3個創建內容:“育人質量”“活動參與”和“個體表現”,并分別賦以4∶3∶3的比例。育人質量,指各班各科學業成績,包括運動會成績和學生藝術類、科技類競賽成績;活動參與,指每學期各班參與學校安排的“周恩來班”活動情況及獲獎情況;個體表現,指各班學生每學期“爭章”情況的總分值。
“4—3—3”評價辦法再加上“學習周恩來精神標兵”三級爭章制、《學生成長記錄冊》,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三級爭章中的“大鸞章”分禮儀章、衛生章、學習章3種,班主任、科任教師、學校領導、家長都擁有一定激勵權;“翔宇章”1種,印有周恩來青年頭像,10枚相同類別的“大鸞章”可兌換1枚“翔宇章”;“恩來章”印有周恩來佩綬帶標準照,10枚“翔宇章”可兌換1枚“恩來章”;“恩來章”由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分會領導現場頒發,規格最高。人手一冊的《學生成長記錄冊》,由老師指導、家長協助,學生完成對自己的自主評價,包括“我的小檔案”“成長目標”“多彩的校外生活”“我的表現怎么樣”等內容,“我的表現怎么樣”由本人、同伴和家長不同主體評價。
“我積極參與‘爭章’,還是學校‘周恩來勵志館’講解員,現在越來越喜歡閱讀紅色書籍、看紅色影片。在重讀一些古詩文如《將相和》《過零丁洋》時,比以前更能生發出一種強烈的愛國情,更能理解家國情懷的內涵和外延,我還常常給爸爸媽媽講感悟到的認識和體會?!蔽澹?)班學生郭蕊菡說。小小“大鸞章”如同魔法棒,吸引和激勵越來越多的學生在課堂學習、課外活動中團結互助、發展特長、關注民生、參與社會。
“我們要像延安時期那樣,做最先進的教育、做最接近人民的教育、做最有報國情懷的教育,不忘初心,為祖國的下一個百年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將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國‘主人’?!崩罾^恒說,當有家長告訴他,孩子說“我是你的兒子,我也是國家的人,我要為國家和更多的人做事”時,他很是自豪和欣慰。
貫通“第二課堂”,打造紅色育英品牌
周恩來的革命精神和人格魅力使得“周恩來班”“學周標兵”備受推崇,激發了廣大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在他們心里種下了“做周總理那樣的人”的種子。學校也不再滿足于有體系活動、有評價標準,他們還需要一個展示紅色基因的“孕育地”“儲存庫”。2018年,學校建成面積300平方米的“周恩來勵志館”。
“從回國的時候起,周恩來就投入到國內民主革命的洪流當中,開始了他波瀾壯闊、充滿傳奇的革命生涯……你們看,他對中華崛起的信心有多足!同學們,我們不可以只顧自己,應該像周總理一樣,愿我們相會于中華騰飛世界時!”勵志館里傳來小講解員自信、動情的聲音。環顧館內,3個區域、8間展室有圖片、雕塑,有實景、視頻,重點展現了周恩來從求學立志到旅歐入黨的光輝歷史和西安育英小學“周恩來班”的創建情況。
西安育英小學“周恩來勵志館”這一陣地建設,與“八辦”、革命公園聯成一體,形成重要的區域紅色文化帶,為區域中小學傳承紅色基因、深化“第二課堂”奠定了基礎。學校積極開展“名校+”紅色革命精神特色化辦學,西安市新城區八府莊小學的“紅色少隊”文化,西安市新城區坤中巷小學的“坤童少年”都是依據“周恩來班”創建體系開展的實踐創新。
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周恩來勵志館”接待各級黨組織80余個,接待省內外師生2萬人,成為陜西省傳承紅色基因的現象級“第二課堂”。西安育英小學編寫的《翔宇中華》《南泥灣之春》等校本教材、圍繞周總理八項品質開展的四級德育發展體系活動、創建的“周恩來班”評價體系、搜集整理的周恩來影視資料庫、培養的優秀小講解員……也一并作為“第二課堂”的寶貴資源頻頻“出圈”。
“我們以‘周恩來班’命名,決心以周恩來為人生榜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班”學生莊嚴宣誓,誓言傳遞出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感染了校園門口過往的行人。頭頂“陜西省專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西安市德育教育基地”“‘教育振興三年行動計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光環,懷揣校園文化之魂“恩來精神”,西安育英小學不斷講述著愛黨愛國愛人民、紅色基因永傳承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