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陜西省教育廳辦公室下發了《關于開展陜西省中小學“課堂革命 陜西行動”活動的通知》,以“三個課堂”為載體,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三個課堂”,即“第一課堂”——嚴格執行國家課程及地方課程的校內課堂;“第二課堂”——基于興趣愛好培養、技能技術習得、身心健康鍛煉而進行的素質拓展課堂;“第三課堂”——走出校門以外的社會實踐學習鍛煉場所和以志愿者服務、社區服務為載體的課堂,三者綜合課中課后、校內校外、線上線下,是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實施所有教育教學活動的總和基礎。

“三個課堂”正在全省掀起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改革浪潮,西安高新區第四完全中學作為一所新建校,通過創新教研模式、優化課堂教學、探索多樣化作業形式、教學手段來強化“第一課堂”;從德育、教學、藝體等維度出發,全方位、多層次拓展學生活動來豐富“第二課堂”;利用地域條件,發揮研學旅行、紅色教育、勞動教育基地綜合育人功能來落實“第三課堂”。

一、扎根“第一課堂”,創新高效教學模式

作為一所新建的完全中學,如何快速形成教研“合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實踐力。學校結合辦學經驗,指導備課組構建以問題為導向的“主題”教研活動模式,將教學中生成的問題合力解決。根據學科特點、教學規律,創新作業模式,探索多樣化作業。

1.創新教研模式,變革教學形態

在教學研究方面,西安高新區第四完全中學基本形成“研究課+教者個人反思+參與式討論、建議+骨干教師歸納總結、提煉,形成策略”的教研模式。以教研組為基本單位,融合“案例教研”“個人備課”“集體備課”,以“課堂案例”為出發點,組員評析、集體交流,回歸學情、修改完善,再分工撰寫、資源共享,打造高質量特色教學資源。

2.優化課堂模式,實現融合教學

學科知識再整合,融合課堂無邊界。融合課程旨在通過突破條線育人的邊界、突破符號學習的邊界、突破單向成長的邊界,給學生成長創造無限可能。我們的課堂必須要幫助學生跨越知識的邊界、淡化學科邊緣、融合學科知識、以問題為導向,充分調用學生各學科所學知識,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與質疑,在求證中不斷獲取問題的答案,從而主動建構對世界的認知。

3.打造系列課程,注重身心健康

西安高新區第四完全中學自建校以來,就十分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學生生涯規劃課、學生團體輔導以及個體心理咨詢等課程。其中《少年,準備好了嗎?》旨在指導學生做好初小銜接,適應新的初中生活,對未來生涯有所規劃;《探索家庭·家的烙印》教會孩子用平視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家庭、家庭關系以及家庭運轉方式,從而努力構建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督o你一雙堅強的翅膀——抗挫折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長中遇到的困難、挫折,培育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4.探索作業模式,激發學習興趣

構建多元作業模式。傳統的作業形式單一,作業負擔重,使學生對作業“望而生畏”,不能有效發揮學生的各項能力。學校依據學情,結合學科素養構建多元化作業模式,把文學故事續寫或改編、經典課本劇表演、植物生長觀察日記、地理地貌模型建構、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等多種作業形式結合起來,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科素養,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提倡分層作業。學生基礎有差異,甚至學科學習程度也有差異,如果布置完全一樣的作業,必然導致基礎好的學生做了意義不大,基礎較差學生不會做,產生更大的畏難情緒。學校針對這種情況,提倡老師盡量布置分層作業,既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也能使作業發揮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

二、打造“第二課堂”,拓展教育多重維度

學校利用“第二課堂”彰顯個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從德育、教學、藝體等多重維度出發,全方位、多層次拓展學生活動模式,使學生活動向實現個性化、多樣化方向發展。

1.人人有特長,藝術潤我心

美育是對人全面素質的培養。雪花合唱社團的《虎門銷煙》音樂劇聲情并茂,六藝弓社團滿足學生對射箭的喜愛,吉祥腰鼓社團集美與力量的爆發,心源心愿心理社團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幫助學生建立友好人際交往關系。

2.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體育以“走出教室、走向操場、陽光體育、健康成長”為主題,確保學生每天校內一小時體育鍛煉,引導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達到“以體育人”的目的。

大課間體育活動。學校每天要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嚴格落實課間操、眼保健操制度。同時,利用好課間10分鐘鼓勵學生到室外活動,放松身心、緩解疲勞。

課外體育活動。根據學生不同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如籃球聯賽、足球聯賽、旱地冰壺比賽等,確保所有學生都“動起來”,享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

體育競賽活動。通過舉辦面向人人的班級賽、年級賽、校園體育節、全員運動會、趣味運動會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創新活動組織形式,為每名學生“賽起來”搭建平臺。

3.學科為載體,活動亦多彩

學科活動是以“活動”為主要載體的教育形式,是學校“第一課堂”的延伸與補充?!段饔斡洝烽喿x大賽“知識搶答”環節激烈、故事人物角色扮演妙趣橫生,“數學故事分享會”演繹數字的傳奇和美妙,“英語單詞闖關大賽”記憶力比拼,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政史地生綜合知識大賽”面面俱到,豐富精彩。多種形式的學科教育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藝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終身受益。

三、豐富“第三課堂”,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全面發展是“三個課堂”的目標,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在融合“第一課堂”的知識學習與“第二課堂”的特色活動基礎上,開設勞動課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祭奠扶眉英靈·揭秘農業科技”研學旅行活動等,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真知。

1.勞動教育,塑造美好人生

西安高新區第四完全中學為保障勞動教育的開展,專門開辟樓頂農場,在學習系統的文化知識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以“夢想田園”命名的勞動教育基地,學生們在這里學習怎樣播種育苗,栽種自己喜愛的瓜果蔬菜、綠植花卉,在勞動實踐課程中掌握一項技能,體驗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2.紅色研學,培養家國情懷

學校以研學的形式將學生帶入歷史紀念場館,對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教育”。在“祭奠扶眉英靈·揭秘農業科技”研學旅行活動中,廣闊天地成為學生社會實踐的大課堂,獼猴桃的種植、管理、營運等拓展了書本外的知識。研學旅行將研學與教育實踐相結合,既開拓了視野,又增長了見識。

3.校企聯動,打造特色課程

通過“第三課堂”,帶領學生外出參觀實踐活動,為他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社會課堂,打造“企業+”特色課程,學校先后組織學生前往“特銳德”領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商銀行西安營業部、“農夫山泉”等企業參觀體驗。啟發學生對未來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使同學們對不同行業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特點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引領同學們樹立理想,并為逐夢而不斷努力和奮斗。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高新區第四完全中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