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縣:多措并舉強社團 豐富活動助“雙減”
作者:咸陽市教育局
發布時間:2021-11-30 11:17:43 來源:陜西省教育廳
為切實推動“雙減”政策落地落實,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滿足學生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三原縣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有效實施豐富的課后育人活動,讓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長、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健全制度,規范發展。為保證學生社團有序開展活動,規范科學發展,在教育局的統一安排和指導下,各學校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詳細、貼合校情的學生社團活動方案。方案中明確學校社團活動的目的,規定學校社團的數量,要求每個社團制定相應章程。章程中明確指導老師、活動場地、參加學生、活動時間等。方案和章程的制定,從制度上保證了各學校學生社團活動能科學、有序開展,從而達到全面育人效果。
——豐富內容,拓展空間。為保證社團活動充滿活力和吸引力,滿足學生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各學校整合資源,豐富社團種類和活動內容。據統計,縣域內中小學開設的學生社團包括制作、運動、器樂、傳統文化等八大類四十余種。學生們在帶球、傳球間學會協作,在跑跳投擲中強健體魄,在生旦凈末丑中感受戲曲之韻,在橫平豎直間體會書法之美,在詩詞平仄中傳承中國風、堅定愛國心。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為學生搭建了快樂學習、發展能力的平臺,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拓展了學習空間,提升了學生的素質,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提升了辦學品味。
——多方協作,保障師資。要高質量開展社團活動,專業的指導老師必不可少。但部分學校由于生源較少,師資有限,能指導社團的專業老師更是寥寥無幾。為解決這一難題,保證每一個社團都能高質量開展活動,一方面,該縣教育局通過協調,組織有困難的學校與“留守兒童關愛中心”等社會機構對接,聘請社會機構的專業教師為學生社團輔導;另一方面,學校通過家委會,聘請有特長、有資質的學生家長擔任學生社團指導老師。通過這些舉措,成功打破師資瓶頸,從而保證學生社團活動高質量開展。
——一校一品,突出特色。在學生社團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各學校十分注重社團活動與學校傳統、校園文化的融合,突出地域特點、學校特色。新興小學的秦腔,字正腔圓、余音繞梁;馬額中心小學的紅拳,一招一式、虎虎生風;民治小學的舞龍,上下翻飛、矯若驚龍;池陽小學、車站小學的鼓號,鏗鏘有力、氣勢如虹;高渠學校的朗誦,感人肺腑、蕩氣回腸……高質量的社團,已成為學校辦學品質的象征,帶動學校各項工作發展。
下一步,三原縣將繼續加強學校社團建設,進一步規范“一校一品”社團活動模式,并以此為抓手,統籌“雙減”和中小學“五項管理”工作要求,助力“雙減”政策全面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