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工技術專業教學與社會需求之間必須保持較高的契合度,在校企合作不斷深化的時代背景下,學校應擺脫傳統辦學體系中校企脫離的現象,以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為目標構建新型人才培養體系,促進教學模式改革,進而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本文在簡要概述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分析了化工技術專業的發展背景,并提出了新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路徑,以期為教學改革深化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校企合作 化工技術專業 訂單式人才培養


化工產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甚至被稱為是與輕工業和重工業相并列的工業分類。在未來的社會經濟發展中,化工產業的地位還將不斷提升,這也對化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相關院校而言,如何適應這一發展形勢,構建更加科學合理、具有實效性的人才培養體系,是教學改革的首要目標,強化這方面的理論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人才培養模式的概念

1.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多用于中高職院校及應用型本科院校中,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培養質量,學校采用多種不同途徑深化與企業的合作,以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人才,并強化了企業對學校專業教學的引領,是學校與企業共同培養人才的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的開展,不僅注重學生的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還注重學校與企業在培養資源方面的共享,有效提升了專業教學與市場接軌的水平,將實踐與理論有機結合,促進了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

2.訂單式人才培養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企業在經營活動開展中,根據經營戰略人才需求,向學校下達特定數量和規格的人才培養訂單,學校依照企業主導要求,在雙方協作下依照訂單要求進行人才培養,最后企業對人才進行驗收及錄用。在目前合作的體系下,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又分為緊密型、直接型、間接型三種,在某些院校辦學體系中,還出現了三方深度參與的“1+1+1”型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也就是“基礎教育+共同培養+企業實習”的模式。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有效提升了教育資源的共享水平,提升了人才培養指向性,能夠實現校企合作雙方的共贏。

化工技術專業的設置背景

1.行業背景

化工產業是指在生產過程中以化學方法應用為主導的工業,其產生和發展已經有100多年歷史,對人類的社會發展起到了極為明顯的促進作用。化工產業從原本的幾種產品生產已演變為多行業、多品種的生產部門,逐漸成為知識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相互結合的產業類型,對所需人才的理論和實踐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化工產業發展速度不斷提升,但是在煤化工、生物化工及部分細分產業類型發展方面還存在較大提升空間,產業結構調整和創新發展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2.社會背景

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化工產業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基礎支撐作用依然較為重要,但是由于世界政治經濟局勢發生了巨大變革,使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面臨更加嚴峻的風險。對于企業而言,應對市場經營風險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擁有更多高技術水平及創新意識的專業人才,以此才能夠適應經濟轉型升級的基本要求,有效提升化工行業整體發展水平,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3.專業背景

在化工企業經營活動更加細化、專業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化工專業的教育活動也處于不斷改革的進程中。在相關院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中,多從社會需求角度出發,強化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改革,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大了實訓條件和實踐基地的建設力度,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水平。但因化工產業本身處于急劇變革的時代,教育體系與社會需求之間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使得人才培養無法完全滿足企業生產和發展的基本要求。

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1.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

要構建更加合理、高效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首先需要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組織方面進行變革。在課程體系組織方面,要從公共基礎課、職業技術學習和綜合素質培養三個層面出發,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尤其是要通過化工安全與環保、化工模擬生產實訓等課程的構建,提升化工技術專業教學的完善程度。訂單式人才培養相對于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而言,最為突出的特征是要培養企業生產一線所需要的針對性技能型人才,課程體系的設置兼顧了整體與單門課程的統一。另外,在教學內容組織方面,要將實踐教學有機融入進來,并合理設置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

2.師資團隊建設

目前,各個高校在專業師資人才培養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力度,有效提升了專業教育教學水平。在訂單式人才培養體系中,師資團隊建設需要從三個基本層面入手:一是強化專業教師隊伍自身理論知識體系培養。化工技術專業教學具有實踐性和理論性相結合的特征,但理論研究依然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基礎,是教育教學體系的基本支撐。在化工理論知識體系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高校必須要對教師隊伍的繼續教育予以高度重視。二是要從企業聘請能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人才,采用靈活性的教學管理模式不斷充實教學隊伍,有效改善專任教師隊伍的整體結構。三是要能夠積極構建任課教師與企業之間的人才交流機制,采用部分教師到企業任職并參與一線生產管理的形式,強化教師對生產實踐的了解,進而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

3.基于校企合作平臺完善實踐教學條件

在傳統的化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以學校內部建設的基礎化學實驗室、專業仿真實驗室及化工單元操作實訓室為基礎,雖然能夠滿足學生基本的實踐教學要求,但是與生產實踐的現場要求之間還存在一定偏差。尤其是在化工生產技術不斷更新的背景下,企業通常是新型技術的首先應用者,但學校受限于多方影響,在這方面更新會出現一定不足。在這種情形下,需要強化以校企合作為載體的實踐平臺建設,為學生去企業內部實踐提供條件,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4.教材建設與開發

教材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載體,針對目前相關院校在教材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可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做好教材建設與開發工作。一是加強教材內容更新頻率。化工行業技術發展的速度在不斷提升,雖然傳統技術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但新型技術革新頻率逐漸加快,因此,學校必須確保教材內容與行業發展保持同步革新,這樣教學內容才能滿足企業生產要求,提升校企合作水平。二是要加強校本教材建設,訂單式人才培養具有較為明顯的針對性,在教材編寫中必須要依托校企合作強化企業在特殊生產技術方面的要求,有效提升教學活動開展的針對性。三是要構建更加完善的教材體系,要將目前已經能夠成熟應用的新型化工技術編寫為新的相關章節內容甚至開設專門的課程,以完善學生的理論知識,為其就業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四是要能夠完善各門教材的實訓指導教材建設,以確保實踐教學資料與實踐活動相對應,有效提升實踐教學的水平。

5.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

新時代發展背景下,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已經成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校企合作的化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而言,其建設過程需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一是要合理確定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形式,包括微課視頻、實踐場景分析、專題講座等,通過這些資源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提供多方面支撐。二是在內容選擇上,要更加契合合作企業生產實際要求,盡量從企業實際生產層面構建教學資源內容。三是要制訂完善的信息化資源建設計劃,及時對信息資源內容進行更新,確保信息化教學資源與教學活動開展的實際進程相對應。四是要盡量提升教師的信息化資源建設水平,從而進一步提升學校信息化資源建設的整體質量。

6.評價體系改革

基于校企之間的良好合作,要提升訂單式人才培養質量,就必須強化對學生評價體系構建的重視度,構建新型評價體系。從學生培養要求方面而言,要從知識和技能兩個層面加強對學生的合理評價;從評價活動開展的主體而言,要構建學校與企業雙重考核體系。同時,在具體評價工作開展中,應當改變傳統的階段性評價模式,由企業管理人員、教師和其他同學共同組成過程性評價。在學生入職之后,還應當依托第三方教育管理機構實施跟蹤性評價,以此才能夠真正發現現有教學工作開展的不足,更好地提升教學活動開展的針對性,為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奠定良好基礎。

化工技術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建設要點

1.更加側重于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在學生入學的初期階段,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活動就具有較為明顯的針對性,如何確保學生全面提升實踐能力,更快適應企業生產創新的實際要求,是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基本問題。因此,在人才培養建設和推進的過程中,學校應當強化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視,構建完善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不僅要適當調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還應當加強實踐平臺建設,為學生創設更加優化的實踐教學環境,切實為學生實踐能力提升提供保障。

2.更加側重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是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中較容易忽略的方面,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生認為自身只要能夠完成學校要求的基本理論知識學習、掌握對應的實踐知識,就能夠滿足企業就業崗位的要求,因此喪失了創新能力提升的驅動力。對此,學校應當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化工行業發展特征和技術特點等方面的教學,引導學生科學認識創新能力,并認識到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要性。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完成基本學習的基礎上,在實踐中培養出應有的創新意識。

結 語

訂單式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需要學校、學生、教師、企業等各個方面的共同參與,需要在創新基礎上搭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培養平臺,在不斷提升學生培養水平的基礎上,滿足化工企業高速發展的要求,為推動我國化工企業創新發展起到更加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寇鵬斌,朱啟進.高職院校應用化工技術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模式[J].化工管理,2020(30):25-26.

[2]孫琪娟,閆曉前,候黨社.高職石油化工技術專業能力體系構建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9,47(24):169-170+188.

[3]盧俊,吳永平,張偉,李民君,吳曉濱,謝修偉.校企合作下應用化工技術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化學教育,2016,37(14):58-61.

[4]楊明華,鄭云法,顧勇冰,張春牛,劉細本.化工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0,38(4):223-225.

作者單位:榆林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榆林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