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回應“雙減”挑戰,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訪特級教師、榆林市高新第四小學校長莊孝成
作者:唐李佩
發布時間:2021-11-15 10:44:35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編者按:2021年7月24日,《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公開發布。“雙減”政策發布以來,全國義務教育系統20多萬中小學校和1000余萬教師積極響應、日夜奮戰,從作業改革、課后服務、提質增效等方面主動創新、積極探索,推動政策落地。文件發布至今已歷百日,《教師報》編輯部邀請教育專家、校長就如何讓教師積極推動“雙減”工作,在“雙減”落實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分享他們的思考。
本期訪談嘉賓為特級教師、榆林市高新第四小學校長莊孝成。
莊孝成介紹:中共黨員,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陜西省特級教師、首批學科帶頭人、教育科研先進個人、陜西省第四批教學名師培養對象、陜西省數學教學指導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實踐導師,榆林市“名校長”、教育行業示范領先人物、課堂教學改革黨員示范崗、課程建設先進個人……主持參與完成多項國家、省、市級課題研究任務,2017年11月在第十三屆全國課堂教學改革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多項成果榮獲省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二等獎……現任榆林高新第四小學校長,創立了榆林高新第四小學“兒童友好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體系。
記者: “雙減”政策的有效落地,不僅需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制定相關具體措施,更需要廣大一線教師在理解和接納的基礎上,認真落實執行,請莊校長結合自身工作,談談您所在的區域是如何對教師進行“雙減”工作的宣傳培訓,以促進教師做“雙減”政策創造性的實施者。
莊孝成:我所在的榆林市教育局通過召集“雙減”工作動員會、推進會、派遣領導干部下縣區做“雙減”政策宣講報告,加大“雙減”工作宣傳培訓力度,縣區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學校業務管理人員全面參加培訓學習。市教育局通過開展全市“雙減”工作督導檢查、問題整改落實專項督查等方式,促進“雙減”政策在縣區的全面落實。榆林高新區通過各學校輪流召開課后服務工作觀摩現場會、匯報落實“雙減”亮點工作,從身邊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相互借鑒,促進“雙減”政策全面落地。
各學校持續通過教師例會進行“雙減”政策宣傳培訓,轉變教師教育觀念,統一推進實施“雙減”工作的思想認識,讓全體教師成為“雙減”工作創造性的實施者。
記者:落實“雙減”“五項管理”等工作,需要家校共同發力,貴校是如何做好和家長的相關溝通工作的?
莊孝成:學校通過教師會、家長會、國旗下講話、主題班隊會、學校公眾號、班級群向教師、家長、學生 廣泛宣傳國家落實“雙減”“五項管理”等工作的重要意義、基本要求,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細化工作措施,擴大社會知曉度,提高廣大教師、家長和學生對“雙減”、“五項管理”政策的深刻理解和統一認識,緩解老師、家長和社會的教育焦慮情緒,便于在學校落實國家這些重大改革政策時,能家校協同,共同努力,爭取取得預期效果。
記者:“雙減”,減的是內卷,增加的是教師對職業的專業認知;減的是負擔,增加的是教師自身的專業本領。您請談談您對這一觀點的看法。
莊孝成: “雙減”前,部分家長、培訓機構的功利化教育目標左右了一線教師的專業認知,教育內部逐漸開始內卷,“劇場效應”蔓延,校內外的教育幾乎或略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終身可持續發展。“雙減”首先是要增加教師對職業的專業認知,用科學的教育理念,堅決落實國家“雙減”政策,要減掉內卷、減掉“劇場效應”。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要做好“雙減”政策的落實監管,科學評價學校、教師、學生的發展,應徹底減輕教師過重的非教學負擔和唯分數、唯排名的心理負擔,確立“教師發展第一”的思想,把教師引向優先提高自身專業發展的道路上來,提高學科教學研究能力、掌握更多教育技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通過教師的優先發展,來實現學生的優質高效發展,只有提升了教師專業水平,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實現這次“雙減”政策下的減負、增效、提質的預期改革效果。
記者:在教學任務沒有減、教學難度沒有降、家長期待沒有少的前提下,“雙減”工作給教師的工作帶來新的挑戰。您所觀察到的挑戰有哪些?
莊孝成:在實施“雙減”政策前,教師通過學生的高負擔贏來了較好的學業分數,滿足這廣大家長、學生和社會期待。在教學任務沒有減、難度沒有降、家長期待沒有少的當下,學生基本在校完成作業,對課業的鞏固的訓練量降下來了,同時沒有了單元檢測、期中考試原來及時收集的階段性教學反饋信息,老師和學校對現階段的教學效果究竟怎樣,都心理沒有底,產生了極大的教學結果不確定性的心理困惑,甚至是擔心。
教師面對的第一個挑戰是如果學生學業成績和“雙減”前對比有所降低了,家長會質疑老師的工作態度、能力和學校管理水平,這將是老師和學校最現實的信譽挑戰;第二個挑戰能否實現減負、增效、提質的家長、社會預期,剛入職的青年教師對課堂教學時間的把控、精講多練、當堂訓練的落實參差不齊,構建高效課堂專業能力不足,又不能布置太多作業訓練提高學業成績,對這些老師是有一個挑戰。第三個挑戰是有個別教學能力不足的老師,暗地里給學生和家長暗示,恢復減下來的學業負擔,明減暗不減,需要學校加大落實“雙減”要求的檢查管理督查力度。
記者:您認為教師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莊孝成:要面對這些挑戰,我認為首先是要加快教師的專業技能提升,培養訓練教師高效教學的業務水平,提升他們的課堂教學效率;集體備課加強每天作業設計和精選研討,高效實施課堂教學,當堂書寫、訓練檢測、拓展延伸,對學科教學任務,爭取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記者: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層面該如何幫助教師應對挑戰成長自我?
莊孝成:教育部門應持續做好當下各項教學改革政策的科學落地,尤其是教育評價改革,引導教師走提升自己專業發展來促進教學提質增效的道路,而不是走暗地里依然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來提高學業質量的老路。
記者:課后服務的落地與推廣,無形中拉長了老師們的工作時間,職業角色與個人生活的沖突將會更加突出。這對老師們的工作狀態、積極性以及職業預期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在您看來該如何降低對教師的負面影響,學校有哪些好的措施?
莊孝成:我們學校有這樣一些做法:首先,體育運動能讓師生身心健康,學校引導全體教師全員參與學生每天上下午陽光體育鍛煉一小時,調節好工作、鍛煉好身體,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一輩子。爭取經費每年為教師做一次健康體檢,管理好教師體質健康。工會組織一些教職工文體活動,豐富教師校園文化生活。
其次,學校辦好教職工食堂,每天為全體教師和隨學子女提供免費早餐、非營利性中、晚餐,為來不及在學校用餐的教師提供可打包帶走飯菜或半成品食材服務,方便老師回家為家庭成員做飯,減輕他們一部分家務負擔。
第三,為教師提供適度、高質量的繼續教育學習培訓機會,在校工作時間內優化教研活動設計、名師工作室業務引領,給青年教師搭建“雙減”背景下學習、展示、訓練成長的平臺,決不能因為開展課后服務的時間沖突,影響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記者: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很多學校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優質多元的師資是社團活動開展的基礎,貴校是如何解決社團活動師資問題的?
莊孝成:我們首先充分挖掘和利用學校現有師資優勢,發揮全體教師專業特長和教職工個性專長,在課后服務為學生開設書法、泥塑、扎染、烹飪、茶藝、舞蹈、主持等語言文字、藝術拓展、體育健康、科技素養、勞動實踐類課程,發揮學校教職工一專多能、個性專特長優勢。
其次,學校聘用榆林民間藝術和非遺傳承人,為學生開展陜北腰鼓、剪紙、戲曲、說書等民間藝術和非遺文化傳承教學,豐富課后服務教學內容。
再者,聘用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優秀老師,為學生開設網球、擊劍、機器人、樂高、二胡、古箏等課程,更加豐富學校的體育、科技、藝術素養類課程資源供給。
記者:請您結合實踐,分享貴校 “雙減”工作的優秀經驗。
莊孝成:我校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扎實實施“課堂革命、陜西行動、四小實踐”,構建“導學展練延+全程評價”的“五環一評”互動課堂教學模式,強化學生課堂自主探索,教學精講多練,每節課用于當堂作業訓練檢測世間不少于10分鐘,學生爭取當堂完成主要作業和訓練任務,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加強學生作業設計教研活動,集體備課重點備教學流程與作業設計,加強學生課后作業統籌管理,一二年級放學后不背書包回家,在校完成全部學習任務;精細化各年級優化作業設計,減少學生教輔資料及作業種類、次數,徹底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記者: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