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作者:馬黎春
發布時間:2021-11-11 09:25:2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傳統應試教育模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學已經對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造成了較大影響。對此,思維導圖教育理論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啟發學生的知識素養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確保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其中,除了可借助思維導圖教育理論設計課堂導入環節,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外,還可基于物理教學所強調的實驗教學搭建實踐性思維導圖,進而結合學生日常生活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
一、思維導圖教育理論的基本概念和意義
思維導圖又稱作心智導圖,它是一種以圖形為構造的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工具,兼具簡單性和系統性特征,它有助于加深思維者對知識的整體理解和感悟,并強化思維者的學習素養。常見的思維導圖一般以樹狀圖為主,多由一個固定的關鍵詞或想法引發形象化分類與構造,最終在呈現輻射狀思維體系的基礎上幫助思維者全面、系統地看待問題。
對于初中生來說,其學業任務相對繁重,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發揮教師的引導效能十分關鍵。思維導圖教育理論依托啟發式教育思維而存在,能夠系統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是推動學生思維素養逐步成長的有效途徑。一方面,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維具象化的方法,能夠在合理使用顏色、圖像、符號的基礎上喚醒學生的學習欲望,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把握和思考,在初中物理理論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同時,思維導圖關注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多以教學要點為中心搭建思維導圖框架,這使得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得以突出,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在以往初中物理教學中,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作為相互獨立的教育個體而存在,導致學生無法緊密結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限制了學生的物理實踐素養發展。對此,思維導圖強調知識的延伸和發散,不僅可以將包括物理實驗技巧、物理歷史故事在內的拓展知識融合到課堂教學體系,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正確分析核心物理概念與其他物理知識間的關系,進而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初中物理實踐教學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我們強調對學生的思維素養進行培養,開展形式多樣的實驗教學活動以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協調統一,這不僅是初中物理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確保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關鍵所在。但是,當下教師盲目重視理論教學、忽略學生能力培養的問題,導致文科科目學習所采用的死記硬背方法同樣在物理學習中出現,既影響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又不利于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最終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廣度。針對初中物理實踐教學,筆者認為有以下問題亟待解決:
1.重視基本定律教學,缺乏思維意識啟發
在初中物理教學體系內,物理定律是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而圍繞物理定律,其源自于不斷的物理實驗和物理探究,多伴隨相應的物理現象而存在,因此我們應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思維素養和實踐素養,能夠自主圍繞物理定律展開學習。通過對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進行調查后發現,很多教師一味重視基本定律教學,多依賴題海戰術幫助學生掌握物理定律、解答物理問題,并不關注學生的思維素養和實踐素養,這使得學生淪為被動的解題機器,雖能夠獲得較高的考試分數,但由于欠缺對物理定律的系統掌握,導致學生無法圍繞物理問題舉一反三,很容易陷入思維誤區,最終影響學生的思維發展。
2.重視課堂理論教學,缺乏實踐能力培養
現階段,灌輸式教學模式仍是大多數初中物理教師普遍采用的,而在這種強調理論教學、忽略能力培養的教學機制下,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普遍較差。此外,對于物理學科來說,融合實踐與理論,在建構完整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借助趣味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物理核心素養提高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注重對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創新,且受制于學校教學資源的影響,實驗教學開展的次數相對較少,導致學生未能深入理解物理知識背后的規律。
三、初中物理實踐教學應用思維導圖的有效策略
當前,許多教師對于思維導圖的認識和重視度相對較低,這使得教師所繪制的思維導圖往往不符合教學的基本需求,無法最大化發揮思維導圖的教學應用價值。對此,我們需深入把握思維導圖的設計要點,在不斷提升教師教學素養的基礎上確保思維導圖教學應用的有效性。在初中物理教學體系中,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同樣重要,且思維導圖在二者教學過程中有著較大的應用價值,其中前者關注知識建構,后者強調能力培養。對此,我們基于初中物理實踐教學展開分析思維導圖的有效應用方法,具體如下:
1.利用思維導圖設計課堂導入環節,實現新舊知識有效銜接
對于物理學科來說,其包含電學、力學等多個子學科知識,而圍繞相同子學科知識,其普遍存有密切的聯系,教師需要在學生建構完整知識體系的基礎上保障知識學習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其中,圍繞初中物理教學,我們應巧妙設計課堂導入環節,通過有效銜接新舊物理知識以構建完整課堂,進而一方面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親切感,另一方面減少學生的自主學習難度。如我們可使用思維導圖有效搭建集舊知識和新知識為一體的思維模式,在引導學生由舊知識過渡到新知識的環節中啟發學生不斷探究,進而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解“變速運動”一課時,教師先圍繞“勻速直線運動”設計課堂導入,在逐步導入“加速度”等新鮮物理概念的過程中系統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進而使得學生對不同物理概念有效銜接,確保他們知識架構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思維導圖在理論教學中最大的應用價值體現于課堂導入環節,因此,教師應盡快轉變教育思維,通過完善課堂教學流程以突出不同教學環節的存在價值,最終確保學生知識素養的逐步提高。其中,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基于思維導圖構建完整的教育模式,即采用課前銜接新舊知識、課中突出教學重點、課后注重知識延伸的思維導圖教學范式,在側重于對學生全方位素養進行培養的基礎上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2.利用思維導圖擴展課堂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知識視野
針對以往初中物理教學,課堂關注教材理論內容多,忽視了對學生知識視野的拓展。然而,物理學科是一門與生活密不可分的學科,不僅各種物理規律來源于長期的生活現象,同時物理現象也在人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因此,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導入一些生活物理知識,進而促進學生的多元能力發展。例如,在教學“汽化和液化”一課時,教師在思維導圖中設計“常見的汽化現象”和“常見的液化現象”兩個要點,引導學生對霧氣消散、開水沸騰在內的生活現象進行分析,通過拉近學生學習與日常生活間的聯系以加深他們的物理知識儲備,幫助學生養成在生活中觀察物理現象的良好習慣,并促進學生觀察能力和探究精神的進一步增強。此外,在知識拓展過程中,教師應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借助合作探究的形式鼓勵學生進行交流學習,在培養學生探究精神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合作素養。
3.利用思維導圖整理物理實驗過程,培養學生實驗素養
在以往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之所以學生容易出現各種問題,這是與物理實驗技巧和要點的掌握不充分有著直接關系。對此,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搭建基于特定物理實驗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正確理解物理實驗所涉及的各種概念、實驗技巧、實驗要點等,進而促進學生物理實驗能力的系統增強。例如,針對伏安法測電阻實驗,我們以實驗定義為核心,設置實驗原理、實驗電路圖、實驗步驟、實驗器材、實驗注意事項等不同分支,形成完整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系統解析整個實驗及其實驗過程,進而促進學生物理實驗能力的整體提高。此外,不同于理論教學,實驗教學更加強調學生的操作意識和實踐能力,我們通過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以此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深度理解。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要求學生撰寫實驗報告、記錄實驗數據,同時自主繪制與本實驗有關的思維導圖,這一方面可達到復習舊知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對學生的總結能力進行培養,最終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知識復習技巧。
4.加強物理師資建設,夯實思維導圖課堂教學基礎
思維導圖導入初中物理教學后,強調實踐教學與知識拓展的教學模式已經構成,這對教師的教學素養和學校的教學資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不僅要充分掌握引導式教育思維的應用方法,還要逐步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盡可能在學生知識發散的過程中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另一方面,基于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價值,學校應加強資金引入,盡快建成先進的物理實驗室,確保學生物理實驗能力的系統培養。
綜上所述,雖然目前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依舊存在問題,但思維導圖的引入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物理教學的改革發展。其中,我們通過以思維導圖為核心搭建起的初中物理教學體系,能夠顯著啟發學生的思維素養,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在有效改善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推動教學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單位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榆盤初級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