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直接執行者,是班級的靈魂,是全班學生的航向和標桿。那么,班主任如何在班級管理中充分發揮標桿和引領作用呢?對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總結了管理班級工作的六個“第一”。


一、讀好第一手資料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班級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因此,班主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拿到學生手冊的第一時間認真研讀學生檔案,包括學生的照片、姓名、年齡、性別、特長、學習成績等,力爭記住每個學生的姓名與長相,爭取在與學生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能叫出學生姓名、說出他們的愛好。除此之外,還要關注學生的年齡分布情況,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住址,如父母姓名、父母工作情況、是否有兄弟姐妹及其在家中的排行……認真研讀學生初中三年的操行評語,了解學生初中在校的基本表現,并對此進行分類建檔。

二、見好第一次面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與學生第一次見面時,一定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能叫出學生的名字,并說出他們的一些愛好或特長。二是做記錄,第一次見面之前最好列一個表格,用以記錄學生的姓名、座位號、服飾、發型、表情、動作等。如果時間緊,自己的記憶又不好,就用手機給學生拍個照,利用課余時間將這些信息整理出來,然后牢牢記住。也可以錄視頻,記錄某個學生的某一有趣時刻,拍照留住某個學生很值得回憶的一刻,為之后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學生在校基本情況所用。三是談感受。在記錄好第一次見面時學生的基本狀況后,寫出自己對每個學生的感受,比如學生的整體精神風貌、某個動作、某一句話、某個眼神等。

三、做好第一次家訪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兩翼,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方能實現教育的最大成效。家訪對班主任來說尤為重要,特別是第一次家訪。

要做好第一次家訪,班主任需要做到:一是家訪前要充分準備。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班主任在第一次家訪前要充分準備,如用圖片、視頻等方式向家長介紹學生在校學習及行為表現情況,還可以展示學生獲得語文教師高度贊揚的某篇習作,學生在校守時的次數統計表、作業完成情況統計表等,以及學生某次演講比賽中表現突出的照片、學生在某次球賽中的精彩瞬間等資料,這些內容都要在家訪前做好收集與整理,并在家訪時全部呈現給家長,引導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密切家庭與學校的聯系,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二是要選擇恰當的家訪形式。家訪形式主要有上門家訪、電話家訪、微信家訪、QQ家訪等,班主任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和家長的客觀情況選擇便于雙方互通信息、增進了解、溝通情感的形式開展家訪。與家長交流時要注意談話的方式方法,要與家長就學生的教育問題達成共識,最后征求家長對班主任、科任教師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班主任要想在管理班級工作中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須做好第一次家訪,從而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為教師、學生、家長之間營造和諧的氛圍;使家長在愉快的家訪中能夠了解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學習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使家訪真正成為家長了解學生、學校,家校協作育人的橋梁,成為班主任有效開展班級工作的重要途徑。

四、選好第一批班委

班委成員是班集體的核心力量,在教師和同學之間起著上傳下達、縱橫聯絡的溝通作用,在班集體建設中發揮著組織管理、服務同學和示范帶頭作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因此,班主任必須認真選拔、培養第一批班委成員。

首先,要慎重選拔第一批班委。班主任可以按照“學習成績較好、團結同學、熱愛集體、有奉獻精神、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威信”等條件在全班學生中進行篩選。篩選后,再與任課教師交換意見,然后結合自己的觀察綜合分析,選出能夠勝任工作的班委成員,先讓其代理工作。在代理工作期間,讓他們用自己的能力爭取同學的信任和支持。當其他同學對代理班委成員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以民主選舉的形式評選班委成員,這一點對于班級管理尤為重要。

其次,要加強對已選班委成員的培訓。為了提高班級管理效率,選好班委成員后,班主任一定要加強對班委成員的培訓,培訓的第一步是給班委成員分工,讓他們明確具體工作,分工安排切忌籠統抽象,一定要具體可行。培訓的第二步是召開班委成員會議,告訴他們針對班級不良現象要怎么處理,讓他們能自己處理的自己處理,不能處理的交由班長處理,班長不能處理的交由班主任處理。總之,能化無的事情不能小,能化小的事情不能大,能自己處理的事情不移交。把權力下放給班委,由學生管理學生,班主任也就可以從班級工作中解脫出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培訓的第三步是分頭培訓。有些班委成員的領導能力比較強,培訓一兩次就可以了,但有些班委成員能力相對較弱,或者工作比較被動,所以班主任要加大對這些班委成員的培訓力度。

五、開好第一次班會課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認真開好第一次班會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班級管理工作比成樂章的話,第一次班會課就是序曲。因此,接手新班級的時候,如何開好第一次班會課就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班主任要積極籌備,充分準備,可以從研讀第一手資料開始了解學生,也可以向熟悉本班學生的人,比如同事等方面了解學生。

其次,班主任在盡可能多地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應根據學生實際,結合學校要求,大致確定本班工作思路,制訂相關的班級管理辦法,提出班級奮斗目標。

最后,認真開好班會課。班主任在第一節班會課上所講的內容要精而簡,不宜多而雜,切忌“一言堂”,要多聽學生的聲音、意見和建議,將這些作為制訂班規和今后開展各項班級工作的第一手資料,要多一些人情味,少一些“官僚”腔。

六、開好第一次家長會

萬事開頭難。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開家長會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家長會是學校和家庭交流溝通的重要平臺,開好第一次家長會,將會使家長對學校、班級和班主任有一個良好的認識。那么,班主任怎樣才能開好第一次家長會呢?

以父母之心準備家長會。第一,邀請家長。為了體現家長會的重要性,班主任除了讓學生口頭帶話邀請家長參加家長會外,還可以給每個家長發一封郵件或發一條短信,或者在微信群里發正式通知,邀請家長參加家長會。第二,做好迎接工作。如進行一次大掃除,精心布置教室,策劃一次家長會主題的黑板報,制作迎接牌,安排好引導人等。

以教育者之心召開家長會。班主任在家長會上可以將學生在校的表現展現給家長,如學生的作業本、優秀作文集錦、手工作品等;利用多媒體播放精彩班會、運動會、文藝表演等;家長會前讓學生完成調查問卷(有關學生對父母情況了解的一份問卷,有助于父母對孩子的了解)。家長會上,班主任除對家長和各科任教師表示感謝外,還要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現,特別是將一些解決學生普遍存在問題的方法提供給家長,以便交流和學習。可以請一些進步較大學生的家長分享自己的教育經驗和具體做法,以供其他家長參考和學習。為了使家長對孩子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更好地指導家長科學合理地教育孩子,在家長會之前,班主任可以準備兩個調查問卷,一份學生問卷,一份家長問卷,讓學生在家長會召開前完成學生問卷,在家長會上拿給家長看,讓家長在家長會上完成家長問卷,家長會結束時交給班主任。

以朋友之心延續家長會。家長會開完了,但并不意味著班主任工作就結束了,萬里長征才邁出第一步,班主任要趁熱打鐵,一方面,及時將家長問卷的情況匯總發給家長,另一方面,將家長問卷及時發給學生閱讀,并讓學生閱讀后寫一份感想,將學生所寫的“感想”發給家長看,使家長能夠深入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教育孩子。同時,要對本次家長會召開的得失進行總結,為開拓家長會召開的新方法、新途徑積累資料。

第一次家長會,重點是為家校溝通搭建一個平臺,充分調動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家長更愿意來校傾聽學校、教師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等,通過學習教師提供的一些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夠積極主動參與班級管理,從而達到家校攜手共進的育人目標。

作者單位 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