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經開第八小學是2020年度經開區的新建校。學校因地制宜,從制度入手,將勞動教育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積極建構符合學校育人、學生成長、家長參與的勞動教育體系,著力打造了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育人的多元勞動教育體驗課程。


一、制度保證,勞動教育常態課程發展

勞動是人類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動形態,在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說,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勞動發展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指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為此,學校以勞動為育人載體,積極打造了校園勞動、田園勞動、家庭勞動和社區勞動等協同育人場域,促使學生在日常勞動教育過程中實現自我發展。

1.校園勞動責任制

學校制定了班級、操場、走廊等區域責任管理制度,針對不同學段設置了勞動教育責任區,如低段學生的保潔人員協助勞動教育責任區,中高段學生的自主管理勞動教育責任區,從入學勞動區域認領到成長勞動意識培養,全員引領,強化責任公約。學校各班級在參與協作的基礎上,還制定了教室衛生主動打掃責任制度,明確了勞動責任人及勞動參與主體,在班主任的示范帶領下倡導學生全員參與,通過半學期一次的輪值,培養學生的自主勞動意識和習慣,提高學生的勞動實踐能力,強化學生的班級責任感。

2.田園勞動人人參與制

學校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在校門口開辟了小農夫種植實踐園,供學生進行田間實踐勞作,并聯合家庭及社會力量,在聘請農林專家及家長志愿者負責指導學生種植實踐的基礎上,設立了經開八小少年農學院。種植園面向全員開設班級專屬實踐區,學校將晨讀時間作為勞動實踐課時,由教師、家長及學生在學期初共同商定種植種類,以班級為單位在合適的時間開展家校、班級、社會聯合種植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播種、除草、澆水、收獲等勞作的全過程。學期末,學校會統一組織收獲活動,讓學生體驗收獲的喜悅,感受采摘的樂趣,還會將勞動成果分發給學生,讓其在家長的幫助下制作精美的菜肴,這種小農夫勞動教育過程對學生的影響十分深遠。

3.家庭勞動常態制

要推動勞動教育的常態化,生活勞動教育不可或缺。學校制定了家校共建的家庭勞動教育制度,在家長委員會督促下,借助常態化的家務勞動作業、學生家庭勞動小幫手系列展示活動,以及符合不同年級學生的家庭勞動自理清單,考查學生的生活勞動自理能力提升情況,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家務勞動的責任感。

4.社區勞動活動制

學校充分利用區域優勢發揮自身教育輻射作用,聯合就近社區,鼓勵家長志愿者與教師協同參與,以年級為單位,設計了“我是社區小雷鋒”“小區垃圾分類小標兵”“我是社區工作員”等社會勞動教育主題活動。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學校與社區的聯系,還能夠培養學生在公共區域主動勞動的意識。

二、課程探索,勞動教育賦能生活實踐

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因此,學校有目的地、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1.家、校、社協同勞動教育課程

培養新時代合格公民,培養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任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的共同目標。學校利用自身獨特的地理優勢,合理利用家庭和社區資源,積極創設了三大勞動場景對學生進行勞動意識培育。例如,讓低段學生在家庭勞動教育中學會疊被子、系鞋帶、整理個人物品等,在學校勞動教育中學會掃地、擦黑板、整理圖書角等,在社區勞動教育中能養成主動撿拾垃圾、擦拭公共設施的良好習慣。

2.實踐育人導向下的勞動課程

勞動教育是培養學生勞動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實踐性課程。西安經開第八小學開設的四大勞動課程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形成必備的勞動能力,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有很大的幫助。一是小農夫田園實踐課程。學校以經開八小少年農學院為依托,以小農夫種植實踐園為載體,充分結合中華傳統文化,在少年農學院專家、志愿者和教師指導下,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了小農夫種植課程,涵蓋了播種、除草、澆水、采摘、菜肴制作等全過程。二是小主人校園責任課程。學校針對不同年級,設置了面向全體學生的校園勞動責任崗和責任區。例如,一年級的“今天值日我能行”崗位課程,從學生的責任意識樹立到行為習慣養成,再到勞動習慣培育,層層漸進,逐步強化。學校為二年級學生劃分了清掃責任區,在午餐時間開展“我是餐廳小助手”活動,讓二年級學生參與整理班級餐具,打掃就餐區域等,從中樹立責任意識。三是小幫手居家生活課程。學校為不同學段的學生設置了不同的家庭勞務技能作業,讓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主制訂居家勞動任務。四是小工匠職業啟蒙課程。學校通過第二課堂為學生開設了廚藝、創客、手工、非遺、木工、售賣、家政、養殖等體驗課程,讓學生自主參與選擇進行勞動體驗。與此同時,學校還將獨立的綜合素養課程、重要節日主題活動、多學科主題活動課程進行了整合。例如,春節有貼窗花的習俗,學校就會開設剪紙課程;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學校就會開設手工課程,組織學生編五彩繩、縫香囊等,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玩、玩中創,培養設計能力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全員參與,示范引領強化勞動評價

在落實勞動教育過程中,學校十分注重常態化活動的開展,科任教師也非常關注學生勞動教育開展的情況,能夠及時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和指導。班主任在這一過程中也充分發揮了引導作用,積極探索家校合作、社校合作的勞動教育新局面,進一步完善了“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的多元評價體系,極大地促進了多方勞動教育力量的有效融合。

在勞動教育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構建了兩個評價體系:一是構建了家、校、社全員勞動教育評價體系,從個人、小組、班級、家庭、社區等方面進行評價,讓學生在勞動過程中培養自主管理、團隊協作能力,養成主動接受勞動、自愿勞動的習慣;二是構建了個體、小組、班級三級評價體系。通過每周的個人、小組家務和社區志愿勞動,每月末的班級勞動技能展示和積分評價,評選出“勞動小能手”“勞動優秀小組”“勞動優秀班級”等,并以學期為單位,結合學生的主動勞動情況,學校、班級會給予優秀學生勞動小勛章等獎勵。

四、生命教育,回歸初衷感受成長喜悅

生命教育是通過教育的形式,喚醒教育對象的思想情感,傳遞關心生命、愛護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西安經開第八小學致力于“讓每個生命都精彩”的價值追求,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進一步深化了素質教育的內涵,提升了學生的生命質量,促進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勞動教育生命化是以生命為核心的勞動教育,學校通過相應的勞動教育載體、育人過程和手段,有效促進了學生自由、和諧的發展,讓每個學生都能站在自己的起點,朝著美好前進,為自己未來的發展奠基。

勞動教育讓學生感受了生命成長和綻放的喜悅,了解了知識和生活間的密切聯系。追求生命的完整,是西安經開第八小學的價值追求,也是勞動教育生命化的真實本意。教會學生如何種植、如何清掃并非勞動教育的最終目的,幫助學生在勞動過程中完善和發展人格,培養學生的身心素質才是勞動教育的核心所在。西安經開第八小學在充分尊重學生認知的基礎上,整合了與學生發展密切相關的勞動教育資源,形成了一套科學、全面、可操作性強的勞動教育生命化課程體系。教師在這期間積極鼓勵學生以自身認知為基礎,感知、了解真實世界,形成真實體驗,再通過情感碰撞,形成生生不息的生命化知識體系,賦予每個生命精彩的真實意義。

沒有勞動教育的教育,是不全面、不完整、不成功的。新時代,我們要將教育與勞動相結合,充分發揮勞動教育在人才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國家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學校唯有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尊重每個生命個體的成長規律,才能在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下,開設有效的多元勞動體驗課程,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引導和培育學生的勞動情懷,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取向,進而養成受益一生的良好勞動習慣。

作者單位 西安經開第八小學 陜西省西安小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