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檔案工作與“三全育人”格局構建的研究
作者:黎乃寧 霍倩倩
發布時間:2021-11-05 11:33:36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三全育人”是新時代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徑,而“以檔資政”“以檔育人”是檔案工作的基本職能,具有一定的服務“三全育人”的優勢。文章從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的推進和高職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基本狀況出發,深入分析了導致高職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相對滯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高職院校檔案工作服務“三全育人”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 三全育人 高職院校 檔案工作
基金項目:本文系楊凌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人文社科重點項目——“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檔案工作服務“三全育人”的研究和探索”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SK20-32)。
中圖分類號:G272 G273 文獻標識碼:A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2018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三全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概念。2019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三全育人”是黨和國家交給學校的重大任務,也是學校當前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涵蓋了高校工作的各方面各環節和全體教職工。檔案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典藏蘊含了豐富的育人資源,更應置身其中,積極作為。作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職院校,“三全育人”推進得如何,高職院校檔案工作怎樣服務“三全育人”工作,落實使命擔當,等等,本文擬就此略陳陋見。
高校“三全育人”新格局及高職院校存在的短板
2018年教育部啟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建設標準(試行)》和《普通高等學校院(系)“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建設標準》。各省市區、高校積極行動,精品項目紛紛啟動,各種交流論壇此起彼伏,校際“三全育人”項目遍地開花。2018年10月和2019年1月教育部辦公廳先后公布了兩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校遴選結果,兩批獲批名單25所高校92個院系中,高職院校僅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獲批試點校,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動物醫學院、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士官學院、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學部獲批試點院系。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其主要原因一是高職院校多為工業、農業、醫護類學校,自身人文素養不足,管理力量薄弱,育人環境相對較差。二是高職院校過于注重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長期以來沒有充分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的提升。
高職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的特點
高職院校“三全育人”工作在總體目標、目的要求和現實意義上與本科院校完全一致,都是強調以系統觀念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用浸潤滋養的方式,在德育為先的新時代前提下,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各校的學生管理、課堂教學、思想教育、氛圍引導、社會實踐等教育教學的相關環節能同向同行,協同育人。但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又決定其具有自身特殊的性質和品質,所以要進一步提高和完善高職院校“三全育人”工作。
1.重視高職教育的特點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開宗明義,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既然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說明職業教育具有自身的特點,研究認為實用性(實踐性)、職業性(崗位群適應性)、超前性(專業設置靈活性)是高職教育的重要屬性,其中職業性是其本質屬性,這是從對職業教育認知和觀念上總結的高職教育特點。另外從教師、教學和學生角度,研究提出了培養目標的職業的定向性、教育教學的實踐性、課程建設的務實性、師資隊伍的“雙師型”、畢業生的“雙證型”、辦學形式的開放性、專業設置的靈活性和服務面向的區域性。這些特征都是高職教育以技術技能教育為重點,培養應用技術型專門人才的詮釋。
2.抓住高職學生的特點
研究認為,高職學生的普遍特點是:自我意識較強,個性鮮明,心理情況比較復雜,價值取向多元化,等等。高職學生存在的問題有:政治思想不夠成熟,集體榮譽感不強,社會責任感不足,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高,自控能力差,易受不良風氣影響,等等。對以上學生的這些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學校和教師要有一個準確而清晰的認識,這更利于“三全育人”工作有針對性地切入和開展。
3.明確高職院校“三全育人”的特點
高職院校“三全育人”一是遵循教書育人規律,從高職教育實用性、職業性、超前性的特點出發改革課程,同時積極開發課程資源,落實落細實踐、管理、服務、文化、組織育人等工作,突出親和力和實效性,深化層次、完善體系、創新形式、形成特色。二是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聚合人力資源,挖掘潛力,組建適合高職學生特點的育人隊伍,實現人人、時時、處處育人。
高職院校檔案工作服務“三全育人”的策略
“以檔資政”“以檔育人”是檔案工作的基本職能,其具有一定的服務“三全育人”的優勢。檔案館是高職院校文化資源的寶庫,是學校長期辦學過程的沉淀和積累,珍藏了學校的文化檔案、制度檔案、管理檔案、教學檔案、科研檔案、學生檔案、基建檔案等所有關于學校發展和成長的歷史。這不僅是高職院校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更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素材。高職院校工科技藝學科往往占比較高,人文學科力量相對比較薄弱,而檔案工作機制卻與普通本科院校相當,相關人員多為人文學科背景,所處崗位又在一定范圍內掌握較多宏觀信息,這些構成了高職院校檔案工作人員隊伍的相對優勢。
1.檔案工作的機制重構和理念更新
機制重構,邊界重定。檔案工作服務“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建立,需要對現有部門機制進行重構,對崗位職責進行重新界定和拓展。使檔案館從內化的管理型機構向外化的服務型機構轉型。包括把育人職責列入檔案工作人員職責范圍,明確將這支隊伍納入“三全育人”主陣地。
加強學習,明責強能。組織檔案工作人員深入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深入理解“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明確“三全育人”既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途徑,也是對當下育人項目、育人載體、育人資源等的整合,更是對長遠育人格局、育人體系、育人標準的重新構建。促使檔案管理人員將本職工作與學生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同時能靈活運用教育規律、教育方法、教育技能和教育知識,使自己成為“三全育人”的生力軍。
2.檔案工作服務“三全育人”的方式
加強基礎性工作,做到“四個服務”:一是優化日常工作,保證閱覽、展覽具有充足的空間和良好的環境;二是加強檔案管理人員檔案資料的編研能力和水平,根據工作需求進行專題編研;三是提升檔案管理人員檔案資料的數字化水平,形成便捷、高效的檢索服務平臺;四是提升檔案服務意識,隨時隨地為師生提供便利溫馨的檔案服務。檔案管理人員應以檔案館典藏素材為基礎,圍繞服務理想信念教育、服務綜合素質教育、服務強能報國教育、服務職業規劃教育“四個主題”做好專題開發、學校歷史展示及講好學校故事等工作,充分發揮檔案資源的歷史文化價值、學術文化價值和精神文化價值,為“三全育人”提供系統化的資料信息。
加強基礎性建設,建立適應新形勢的體制機制。成立“三全育人”信息組,搜集各地高職院校“三全育人”新經驗、新做法,定期編撰成文,提交有關領導審閱,真正發揮檔案工作服務“三全育人”的作用。成立課程思政組,分別編發各院(系)課程思政資源開發信息,構建本校特有的課程思政資源譜系,促進交流互鑒。參與校園網絡、校園電視臺、校園新媒體的建設和內容更新,提升檔案的時代感和吸引力,使檔案文化進入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制定檔案工作人員聯系輔導員、進班級、進寢室制度,深入調研和匯總學生在“三全育人”中的典型表現。
3.檔案工作服務“三全育人”的組織保障
機制建設是“三全育人”從理念到實踐落地的有力保障,應從構建堅實的領導工作機制、考核評價機制、人才培養機制、協同育人機制四個方面推動這項工作。相對于傳統檔案工作,檔案工作服務“三全育人”本質上是一場深刻的變革,阻力和困難必然存在,也難以一蹴而就,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是難以實現的。因此,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建議由高校黨政專題研究,成立專門的組織領導機構,強化責任落實,探索建立多部門聯動的工作協調機制,構建檔案工作服務“三全育人”良好格局,精心策劃,廣泛動員,不斷總結,逐步提高。
明確任務分工,強化責任考核。構建堅實的領導工作機制、協同育人機制、考核評價機制,并使其形成常態化機制,做到明確分工,工作保質保量,同時進行相應的跟蹤考核,確保工作能落地落實落細。
結 語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構建職業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到2023年,培育200所左右“三全育人”典型學校。各高職院校應迅速行動,挖掘各科資源,壯大工作隊伍,著力構建“三全育人”新格局,而這一過程也是高職院校檔案工作發揮育人優勢的重要機遇。
參考文獻:
[1]荀振芳.中國話語的高校“三全育人”:理論認識與實踐思考[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20(5):123-131.
[2]張寧,王偉強.改革開放以來高校“三全育人”研究綜述[J].中國校外教育,2018(8):78-79.
[3]李麗.對高職教育特點和高職學生特點的再認識[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8(9):10-12.
[4]張亞麗,陳秋生.高等職業教育的八大特征[J].現代教育科學,2008(5):64-66.
[5]謝映菁.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及教育對策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56-57.
[6]李飛雨.從邊緣走向中心——立德樹人視野下的高校檔案工作發展探析[J].蘭臺內外,2019(12):55-57.
[7]王艷平.高校“三全育人”的特征及其實施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9(9):103-106.
作者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