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作者:任 丹
發布時間:2021-11-04 15:44:07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隨著網絡和科技的迅猛發展,線上教學活動成為教育界的時尚,在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中運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諸多不足。在線課程和傳統課程相結合,既能發揮傳統教學的優勢,改善傳統教學的弊端,又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提高高職教育的教學效果。近年來,高職院校學生使用手機、電腦的人數越來越多,為高職院校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提供了基礎。線上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遠離互聯網的不良誘惑,還可以改變線下課程的單一性,在挖掘學生潛能的同時又促進了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本文就此簡要討論。
[關鍵詞] 線上教學 線下教學 高職院校 教學改革
引 言
混合教學的概念早在21世紀初就已提出,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結構是由教師在互聯網中分享教學資源,學生利用網絡平臺自主完成知識點的學習,再針對有關知識點的疑問開展線下討論活動。教師通過線上線下的交替教學,幫助學生系統完成課程任務。相較于傳統教學,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更適應當代大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也更易于讓大學生接受。學生不必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計劃完成課程任務。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符合當前的教學需求,兼具傳統和創新,是當前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必備模式。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優勢
1.充分利用線上網絡資源
高職院校的傳統課程由于課時限制,教師在短暫的時間內要面對數量眾多的學生,很難根據學生的學情控制教學節奏,多數知識的講解都是“一遍過”,學生思維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得到重視。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傳統教學不可能保證每一個學生的專業發展。而在線課堂可以有效結合學生的個性差異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任務,能力稍強的學生可在學習基礎知識之后進一步挑戰自己;能力稍差的學生可多次觀看基礎學習資料,這樣能保證每名學生學習的完整性,使學生都可在學習過程中得到鍛煉。
2.進行啟發性教學,拓展學習空間
傳統教學雖然有諸多弊端,但可以系統傳授知識。教師應注重線下教學的啟發性和系統性,根據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開展線下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線上完成考勤和作業要求,在線下開展互動和討論,利用面對面的交流,將教學理念、學習習慣、思維方式等傳授給學生。在線下教學中,教師可以就線上學習內容設置問題,學生圍繞問題開展討論,以保留傳統教學的魅力,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空間。討論可以讓學生不再依賴互聯網尋找答案,而通過深層次、真實的思想交流與碰撞,完成個人知識結構的系統構建,實現實踐思維和創新思維的發展。
3.利用開放教學平臺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
通俗來說,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就是互聯網+教育,在線平臺的開放資源可以幫助學生擴充基礎知識,而線下教學的互動可以幫助學生在引導中拓展知識深度。學生利用互聯網開展學習活動時,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選取適合自己的資源,能提高學生分析和整理數據的能力。通過自己動手解決問題,有利于發掘學生的創新思維,完成個性化學習,促進個性化成長。互聯網+教育將教與學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可以幫助學生利用移動終端隨時隨地學習,還能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在學習之余無暇顧及互聯網的不良誘惑,能大大提高學生的互聯網思維,更好地利用互聯網充實自己。
4.增進師生關系,實現教學相長
線上的開放教學和線下的半開放式教學有利于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斷汲取先進知識并促進交流。互聯網資源比較豐富,學生可以隨時在線上學習,有時在課堂中所提的問題可能會超越教材和教學本身,這就需要教師充分利用互聯網提高教學能力,通過多樣化的學習豐富自身的教學知識,以便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進行思想碰撞,在答疑解惑的過程中增進師生關系,實現教學相長。教師和學生都是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受益者,學生可以在其中獲得創新的思路,教師可以在其中發現專業不足,并盡力彌補。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
1.創建優質的網絡教學平臺
在線教學平臺是開展線上教學的基礎,互聯網資源相對比較廣泛,但也比較雜亂。教師通過在線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優質的網絡課程資源時,應避免雜亂的互聯網信息干擾教學活動。首先,在教學設計方面,可以成立互聯網專業課程小組,教師在線上進行研課、磨課,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設計符合學生學情、個性化發展的教學方案,并及時將教學任務發布至網絡中。教師還可以根據專業內容設置作業和測試系統,為學生提供基礎理論的檢驗。學生根據自己的檢驗報告排查學習的遺漏環節,不斷提高自學能力。教師小組可以集中研究學生所要掌握的重難點知識,并利用在線開放課程,如微課、慕課等發布多種教學視頻,讓學生在學習之余有精力學習其他內容。教師還可將傳統課堂中需要講解的案例、基礎知識等用課前線上預習的方式傳至學習平臺,以便學生提前學習,同時,應針對每一種教學視頻的內容,為學生提供線上答疑和討論的機會。在線上平臺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把握學習節奏,教師可以查看學生在線點擊次數最多的教學視頻,分析學生的學習動態,通過在線課程管理隨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
2.發揮線下課堂教學的優勢
傳統教學模式可以面對面交流,具有真實性、實時互動的教學特點。教師可充分利用線下教學的優勢,根據學生在線學習的數據報告,針對學生在線疑惑安排討論內容。教師應科學制訂在線學習和線下學習的比例,在線學習一段時間之后,要定期以課堂講授的方式進行系統地整理和完善。同時,課堂中穿插一些實踐環節,以保證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適應混合教學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師的教學能力都有一定要求,如何加強學生在線學習的自律性、如何發揮線下教學的優勢是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學難題。隨著高職院校生源增加,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學習能力反而降低,部分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相對薄弱。面對數量眾多、學習基礎參差不齊的學生群體,教師需引導學生適應線上教學,通過線上線下考核、專業知識考核、綜合素質考核等方式約束學生的在線行為,引導他們自主安排學習計劃。教師應制訂在線教學相關規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遵守在線課堂的紀律,以助于學生提高自律性。教師還可以對線上資源進行星級標注,對每個學生的觀看次數進行統計,或發布優秀學生的作業案例,給其他學生提供參考及借鑒,引導廣大學子更好地完成作業。在發布線上課程時,教師需要了解當下學生的興趣愛好,針對高職學生喜愛短視頻、微博熱點話題的特點代入課程內容,真正將自主學習權交給學生。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線下課程,教師都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在重要的環節中,以辯論、演講的方式,讓學生通過相互思辨汲取創新動力,真正做到學有所長。教師在引導學生適應新教學模式時,還應注意自身教學理念的轉變,根據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改進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在調查學生學情和綜合能力的基礎上,利用網絡資源豐富自身教學經驗。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及實施過程
在線上課程中,教師需要設置在線討論、效果測試、基礎知識講授、考核評價四個板塊,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如有關課程的視頻、動畫、文章等,為學生及時推送與其個性、潛能相符的學習內容。在線下課程中,教師要以線上學習為基礎,面對面進行答疑,利用研討活動對線上課程進行進階式學習。在開發線上課程時,教師需要與在線課程技術人員共同完成,以便合理把控在線學習平臺的資源,更好地實現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實施過程主要有以下四個階段。
1.線上預習階段
在此階段,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注冊賬號,通過個人賬號和密碼登錄網絡教學平臺,打開符合自己知識水平并感興趣的課程開展初步學習。學生應根據教師標注的不同章節的側重點填寫思維導圖,初步感知課堂的重難點內容。完成預習后,學生可以利用課前測試檢測預習效果,對檢測結果中不理想的地方應單獨列出,以供在課堂中向教師請教或者與其他學生討論。學生還需結合教師布置的課前任務,在網絡資源庫中搜索相關主題資料,并進行記錄與摘抄。
2.線下學習階段
此階段,教師需利用多種教學手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可利用啟發式教學、案例式教學,讓學生結合理論知識開展初步的實踐分析;或利用演示法、任務驅動法讓學生學習多媒體課件,增強學生的操作技能。另外,教師還應在線下學習階段單獨劃分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針對在線課堂的疑難問題進行提問和討論,在互動過程中為學生講解更多的理論知識,使他們在思考、交流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對于學生無法解釋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講授式教學法為學生系統梳理問題的核心,引導學生逐步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及方式。在線下學習階段,學生應將思維導圖與教師的講解相結合,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
3.線上測評和復習環節
在此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在線平臺自主開展選修課程學習,也就是說,教師利用微課、慕課等線上課程教學,便于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學習。同時,教師在在線討論板塊中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學生也可以在該板塊中留言,及時記錄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隨時向教師及其他學生尋求幫助。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課程資源,也可隨時暫停課程,對比較重要的知識點還能截屏記錄,并分享在在線學習平臺中。
4.線下實踐檢驗階段
由于高職教育的特殊性,學生要通過實踐檢驗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利用在線學習平臺構建實踐服務板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實踐服務板塊中尋找與自身能力相符的實踐活動。學生應主動在線下檢驗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通過手機客戶端記錄實踐活動的每一個步驟,在實踐活動結束后上傳至平臺中,作為案例進行互動討論。在實踐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觀察學生,及時指出學生的不足,并指導其進一步擴展實踐資源,高質量地完成實踐教學任務。
結 語
在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時,高職院校要以傳統課堂教學為主體,以在線課堂為輔助,合理安排線下課堂與線上課堂的比例,通過構建與學生學習內容相符合的在線資源庫,使學生的知識更加科學、更具層次,發揮線下教學的優勢,實現教學互補。
參考文獻:
[1]張堅炯.創新創業教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踐與研究——以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教育研究,2020(4):32-33.
[2]楊學利.高職院校共融式服務型智慧校園建設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9,21(2):90-94.
[3]譚永平.高職混合式教學線上資源建設的“3544”策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1):64-68.
[4]凌小萍,張榮軍,嚴艷芬.高校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20(10):46-49.
[5]陳凱泉,高蕾,孟祥紅.高校混合式教學中的線上學習路徑挖掘及對教學改革的啟示——以某大學《生物化學》課程為例[J].高教探索,2020(5):5-13.
[6]黃文祥,李亞東,張喜生.我國本科高校線上教學的質量狀況,評價及建議[J].中國高等教育,2020(8):13-20.
[7]劉徽,滕梅芳,張朋.什么是混合式教學設計的難點?——基于Rasch模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方案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20(10):82-87+108.
[8]李聰聰.MOOC背景下策劃編輯如何實現教材整體策劃——以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整體教學解決方案”的策劃和設計為例[J].中國編輯,2018(7):51-54.
作者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