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融入1+X技能證書研究
作者:雷顯國
發布時間:2021-11-04 15:28:31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1+X證書是2019年國務院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針對我國職業教育和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體制改革所提出的新型改革方案,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在對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與1+X技能體系簡要概述的基礎上,分析了新能源汽車專業現有人才培養體系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提出了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融入1+X技能證書體系的改革路徑,以此為相關教育活動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 1+X技能證書 職業教育
課題:安康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度院級科研課題《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就地并網對配電網的影響研究》(課題編號:AZJKY2018011)。
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離不開各項新型專業技能的融入與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世界范圍內汽車產業轉型發展方向,對新型技能人才產生了顯性需求,也對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X技能方案改革,為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更好地融入職業教育體系、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提供了契機。深入分析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與1+X技能體系的融合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與1+X技能體系概述
1.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
(1)素質要求
在時代發展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不再是限定在汽車行業內部的體系,而是融合汽車產業、能源產業、環保產業等在內的綜合性培養體系,因此對技能人才培養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整體來說,這方面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文化科技素質、專業素質、職業素質和身心素質等綜合素質,在實際工作開展中,既要能夠滿足崗位要求的基本技能,又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對應的創新意識,能夠在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2)知識要求
知識要求是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從事相關職業所必備的基礎,其具體又包括三個基本組成部分。一是公共基礎知識,也就是在高等教育體系中所說的通識教育內容。二是專業技術基礎知識,例如汽車零部件的識圖、構造知識,計算機基本操作知識,新能源汽車相關的電路知識和運行原理,相關的管理知識等。三是專業知識,也就是新能源汽車生產、應用故障檢測與維修、技術創新、行業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體系既是相互遞進、相互影響的,又是人才培養不可或缺的部分,對人才成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3)專業能力要求
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能力要求是教學體系組織和教學內容完善的基本指導,是培養學生應用和創新能力的根基,這方面的能力包括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三個基本組成部分。其中專業能力除知識要求的三個方面內容之外,還涵蓋了安全文明生產和環境保護相關的知識技能。而社會能力則是包括職業道德、溝通和交際能力、合作精神及服務意識等方面。方法能力則是學生能夠自主制訂工作計劃,解決實際問題,獨立學習并自我評估的能力。專業能力要求是知識要求的提升,是學生適應工作崗位、提升崗位技能水平的基本條件。
2.1+X技能體系概述
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基礎上,相關部門聯合制定試點方案,標志著針對職業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高校的1+X證書制度工作正式實施。在這一改革方案中,“1”指的是學歷證書,也就是傳統的高等教育院校畢業證,其所反映的是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X”指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其所反映的是學生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1+X改革方案的實施,要求與職業教育相關的各個層面都需要實施對應的改革。在教師層面應當強化對應的培訓工作,在強化教材改革的基礎上完善教法改革,以此推動職業教育的深度改革。
現有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體系設置不夠科學
由于新能源汽車發展較為迅速,各種新型技術依然在研究和發展中,雖然各個方面不斷加大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的投入,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這方面的建設依然不夠完善。在部分職業院校體系中,僅是在原有汽車專業基礎上,簡單地加上電力電氣方面的專業課程,缺乏嚴謹的課程銜接體系。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難以實現對新能源汽車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消化,整體培養面較為狹窄;學生在進入就業崗位之后,專業技能水平與企業需求之間存在偏差,更缺乏應有的創新能力。
2.校企合作機制不完善
對于高職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完善的校企合作機制是辦學質量提升的基礎。近些年來,我國汽車產業高速發展,形成了六大汽車產業集聚區,而新能源汽車產業分布則相對較為分散,中東部大多數城市及西部地區部分城市都有這方面的發展規劃。相對傳統企業產業而言,新能源汽車企業產業規劃生產能力相對較小,諸多企業有著試探性的性質,并且在自動化生產方面的應用效率較高。這一發展特征使得傳統的校企合作平臺建設模式應用較為困難,在廣度和深度方面都存在嚴重欠缺。同時,對企業而言,高職院校在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方面的質量還有待提升,在校企合作平臺建設方面的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企業共建合作平臺的積極性。
3.人才培養機制效率低
就整體而言,新能源汽車發展還處于探索階段,各種不同新型技術的應用還有待進一步驗證,對學科交叉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實際應用技術而言,企業層面相對來說掌握的技術更為先進,而高職院校方面由于在這方面的積累嚴重缺失,使得其人才培養水平有所不足,滿足不了企業招聘的基本要求。對于企業而言,更加注重于人才培養的短期回報,對長期性的人才培養認識不足,這就使得學校與企業層面在人才培養認識方面存在一定偏差。同時,由于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發展較快,使得企業層面需要技術與管理兼備的綜合型人才,需要具有知識交叉結構的復合型人才,而這也是高職人才培養較為欠缺的方面。
4.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缺失
新能源汽車產業既與傳統汽車產業具有密切的關系,同時又是對傳統汽車產業的全面革新,在其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各種新型技術不斷被應用于行業發展中。由于新能源汽車生產所需要的技術較為先進,實訓設備都屬于高端設備類型,價格也較為昂貴,在場地建設方面具有較高的要求,使得高職院校無力承擔相應的建設費用。尤其是對于一些新開設這類專業課程的高職院校來說,在硬件設施建設方面更是一片空白,僅能夠依靠理論知識進行教學,失去了高職教育的本質。
5.師資力量水平有待提升
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經過十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發展體系,行業整體創新水平較高,以此不斷推動行業整體快速發展。但是,在對應的高職教育層面,高層次的師資人才還較為欠缺,尤其具備教研能力、深化教學改革的教師更是欠缺,大多數教師都是從傳統汽車專業轉型而來,在新能源汽車設計和運行原理方面了解不夠深入,使得教學內容組織出現偏差,學生無法把握教學重點,更不用說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融入1+X技能體系改革路徑
1.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
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就是完全擺脫傳統汽車產業課程設置的限制,設立新型整合體系。明確基于1+X證書制度的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模塊是推動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的重要基礎,也是確保其人才培養能夠真正融入1+X技能體系的重要基礎。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生產體系逐步完善的背景下,雖然各個院校在專業建設層面還有一定的差異,但是其基本模塊都應當包括如下幾個組成部分:動力驅動電機電池技術、懸掛轉向制動安全技術、電子電氣空調舒適技術、網關控制娛樂系統技術、多種能源高新系統技術。在此基礎上,各個院校可以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對這些技術類型進行細分,并設置對應的考核級別,以此才能夠更加全面地完善人才培養體系,促進整體教育水平不斷提升,更加適應行業發展要求。
2.完善校企合作機制
針對目前校企合作不夠完善的情況,學校層面應當加大組織力度,利用學校在理論教學和技術應用方面的優勢,盡量在新能源汽車創立初期就能夠通過不同途徑介入企業建設過程,為后續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具體合作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深度融合企業生產管理現場,準確把握生產線運行及管理中存在的現實問題。依據這些實際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實施任務驅動式項目化教學,以此強化技術教學與實際應用的契合度。在校企合作過程中,還應當強化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教育,培養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3.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需要從學生的教學內容組織、教材選擇、加強實訓、考核體系完善等幾個方面入手。在組織教學內容方面,要從校企合作的基本要求出發,充分發揮職業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優勢,構建更加完善、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在進行教學選擇方面,要能夠充分發揮高職教育聯盟所具有的優勢,采用不同院校相互合作的形式,編寫高水平教材,確保教學活動能夠健康可持續發展。在實訓方面,要加大學校實踐基地建設,為學生實訓奠定堅實的硬件基礎。在完善考核體系方面,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的階段性評價,利用計算機管理系統構建完善的過程性評價體系。
4.完善實踐基地建設
單純依靠高職院校自身力量開展實踐基地建設,對高職院校來說具有較大難度。因此,在建設過程中,相關學校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爭取政府部門的支持,通過構建和融入產業聯盟的形式,加強與政府、企業和科研單位的合作力度,盡量采用合作模式建設實踐基地。不僅要能夠充分發揮實踐基地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還應當強化其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的創新引領作用,為行業整體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5.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是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水平提升的必然保障,是教學活動開展得以推動的基礎力量。在師資隊伍建設和改革推進過程中,應當依照1+X技能體系,依照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的模塊特征,將教學團隊分成不同的科研小組。在小組內部,既要能夠確保技術的專業凸顯,又要能夠確保專業技術與新能源汽車整體技術應用保持一致。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應該以最新的技術應用為基礎,強化對企業實際應用技術的吸收,以課題研究的形式組織教學流程。這樣,不僅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加契合1+X技能體系要求,還能夠全面提升學生能力與企業需求之間的契合水平,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結 語
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融入1+X技能證書體系,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完善的必然要求。相關層面必須要深化認識,加大研究力度,全方位提升教育改革力度,確保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完善,真正將其融入1+X技能證書體系。
參考文獻:
[1]羅林.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討[J].汽車實用技術,2020,45(21):202-204.
[2]王從明.汽車專業領域“1+X”證書制度試點探索[J].汽車實用技術,2020,45(21):205-207.
[3]張萬軍.“1+X”證書制度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運用與探索[J].內燃機與配件,2020(17):232-233.
[4]田松文,王邦軍,程志.淺析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河北農機,2020(6):43.
作者單位:安康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