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專業“思政進課堂”教學方式研究
作者:任秉春
發布時間:2021-11-02 16:15:04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思政進課堂”成為高校教學改革工作的核心趨勢,高校舞蹈專業也承擔著思政教育任務,應積極探索“思政進課堂”的教學方式。基于此,本文在簡要闡述高校舞蹈專業“思政進課堂”優勢特征的基礎上,系統總結出當前“思政進課堂”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教學方式。由此深化對高校舞蹈專業“思政進課堂”教學優勢的認識,指導教學改革工作,發揮其應有的思政教育價值。
[關鍵詞] 高校舞蹈專業 思政進課堂 教學方式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這由此確定了“思政進課堂”的核心策略與主體內容。高校舞蹈專業應立足于專業特征,定位思政教育優勢,設計和實施“思政進課堂”的教學方式。
高校舞蹈專業“思政進課堂”的教學優勢
1.以培養學生修養為教學目標,提升思政感染效果
舞蹈是一項借助肢體動作來創造視覺美感和表達情感思想的舞臺藝術形式,舞者必須具備良好的文學、藝術、審美、情操、道德、品行等方面的修養,才能更深刻地體悟角色心理,繼而運用唯美的動作來傳達細膩的情感思想。培養學生修養成為高校舞蹈專業的一項基本任務,包括對于“美”的認識與展現,對于“真”的體悟與表達,對于“善”的贊美與表現等,貫穿于各類專業課與公共課之中,提升舞蹈專業學生的“真、善、美”綜合修養。而這些修養教育本身便發揮著思政感染功能,諸如培養學生對于美的思想、語言、行為的認識,可以引導學生對于踐行誠實、守信、務實,對于善良、和諧、友愛思想的表現等,均能夠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平和友愛、家國至上的情懷,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道德、價值觀念。高校舞蹈專業以培養學生的修養為教學目標,提升了思政的感染效果。
2.以師生互動為主要教學過程,增強思政教育親和力
與其他專業以課堂為主的教學方式相比,高校舞蹈專業開設有大量基本功訓練、技法訓練、舞蹈作品訓練課程,主要是由舞蹈教師帶著學生在舞蹈教室內完成。舞蹈教師可以面對面地講解動作技法和作品內涵,手把手地指導學生掌握課程內容。這由此增強了舞蹈教師的親和力,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舞蹈教師可以從基本功、技法、作品等方面的教學潛移默化地轉移到對學生思想、政治、道德、觀念的指導,可以采用“長輩”“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談心”,尤其是對于存在著突出問題的學生,可以通過一對一的方式進行溝通和交流。針對青春期存在叛逆心理的學生來說,此種思政教育方式顯然更能夠獲得其接受和認可,在長期的舞蹈專業知識教育與個人思政觀念引導過程中,實現“統一化教育”與“個體化教育”相結合,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思政教育效果。
3.以提升思想為教學內容,有利于思政教育效果
高校舞蹈專業的直接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登臺表演的能力,向觀眾呈現具有思想性、情感性甚至是教育性的優秀舞蹈作品。這些舞蹈作品帶有明顯的思政教育價值,學生在剖析舞蹈內涵、挖掘角色心理、探討情感表達方式的過程中,會逐漸形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政治、道德觀念。例如,當代舞《八女投江》展現了八名女戰士忠于革命、忠于黨的大無畏精神;《沂蒙那座橋》展現了沂蒙六姐妹為了革命勝利而無畏獻身的精神;《我等你》反映了和平年代,軍嫂期盼出國維和的丈夫平安歸來的場景;《情深誼長》表現了少數民族女子對于人民子弟兵的贊美之情。除此之外,還有《花兒永遠那樣紅》《那年秋》《映山紅》《云端上的日子》《家信》等舞蹈作品,均飽含著真摯、熱烈的情感,對于學生發揮著重要的思政教育價值。
高校舞蹈專業“思政進課堂”教學面臨的問題
1.思政教育目標單一化
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包含思想、政治、道德、觀念在內的多樣化的教學內容。這就要求高校舞蹈教師必須結合舞蹈教學內容和學生思政修養現狀,設定系統性、多樣化的教學目標,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思政素養。當前,在高校中有部分舞蹈教師將思政教育只是片面地理解為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愛黨、愛國意識,從而忽視了對學生道德修養、價值觀念、性格情感、人生追求等其他方面的關注。這不僅容易造成高校舞蹈專業思政教育效果不盡如人意,甚至還容易導致思政教學內容過于抽象,脫離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認知不深刻,甚至產生排斥、抵觸的逆反心理。這不僅無法達到思政教育目的,還容易導致學生對于思政進課堂的認識流于形式。
2.思政教育過程隨機性
當前,高校普遍開展“思政進課堂”活動,舞蹈專業教師雖然學習了相關文件,參加了培訓活動,深刻認識到思政教育在學生健康成長、社會和諧發展、國家文明進步過程中的重要意義,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普遍存在著對于思政進課堂重視不足的問題。舞蹈教師很少能夠在課前結合舞蹈教學內容、方法、計劃、特征,以及學生思想、政治、道德、價值觀念、狀態來設計思政教育方法和制訂思政教育計劃。一方面僅僅為了適應學校的檢查,而在教學方案中加入一些政策條文、時政事件;另一方面則是在教學過程中隨機性地講解一些思政理念。高校舞蹈專業思政進課堂教學活動普遍存在著過程隨機和時間短的問題,從而產生“蜻蜓點水”般的思政教學效果。這種思政進課堂方式逐步流于形式,很難提高學生的思政素養。
3.思政教育內容碎片化
高校舞蹈專業“思政進課堂”主要是在舞蹈專業知識教育、技能訓練過程中適時地引入思政內容,對學生逐漸形成思政熏陶、感染的教育效果。高校舞蹈教師因對思政進課堂缺乏系統謀劃,隨機性地進行思政教育活動,從而造成了思政教育內容碎片化的問題。首先,從宏觀層面來說,高校舞蹈專業的思政教育內容主要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出現,整個舞蹈課程的思政知識之間缺乏關聯性與系統性,無法對學生形成全面系統、層層遞增的思政教育效果。其次,從微觀層面來說,高校舞蹈專業的思政教育內容普遍存在著與舞蹈知識、技能訓練、舞蹈作品關聯不強的問題,無法從舞蹈教學內容的角度來引申出與之相關的思政教育內容。尤其是部分教師在進行舞蹈作品教學過程中,單純分析舞蹈作品思想內涵與角色情感的表達方式,而無法借此培養學生的個人思政修養,弱化了舞蹈作品作為思政教育核心資源的重要價值。
高校舞蹈專業“思政進課堂”教學方式
1.立足舞蹈教學任務,設置多樣化思政教育目標
高校舞蹈專業主要是為了培養能夠從事舞蹈創作、教學、表演、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注重學生“專業能力”與“思想素質”的協同發展,并由此衍生出更加細化的課程教學目標和任務。高校舞蹈教師的首要工作是結合舞蹈教學任務,設置多樣化、全面性的思政教育目標,比如,從舞蹈基本功訓練的角度,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性格,進而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價值觀念;從舞蹈技能訓練的角度,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繼而延伸到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從舞蹈作品表演的角度,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民族、愛他人、愛家庭的思想,并由此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這既實現了思政教育內容與舞蹈教學任務的結合,同時也保證了思政教學目標的全面性與教學內容的系統性,避免出現當前存在的思政教育目標單一的問題。
2.結合舞蹈教學方案,建構系統化思政教育計劃
高校舞蹈專業的每一門課程都有其特殊的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計劃,從而也形成了具體的教學方案,而這恰恰是開展“思政進課堂”工作的重要載體。高校舞蹈教師在明確了思政進課堂的多樣化目標之后,則需要結合舞蹈教學方案,來建構系統化思政教育計劃。具體來說,高校舞蹈教師要秉持“舞蹈教育”為主、“思政教育”為輔的原則,率先從宏觀上布局該課程的思政教育目標和內容,繼而仔細分析基本功、技能、作品訓練中的每一項知識點的思政教育價值和特征,設置與之相對應的思政教育內容。高校舞蹈教師還要詳細規定各個知識點的思政教育方法,甚至是時間計劃,保證整個思政教育工作既不影響舞蹈教學質量,又能夠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思想、政治、道德、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綜合素養。
3.根據舞蹈教學內容,設計針對性思政教育方式
針對性的思政教育方式是舞蹈專業提高“思政進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首先,高校舞蹈教師可以從理想、信念、理解、友誼、團結、公平、和諧,以及團結協作、堅韌不拔、頑強拼搏、自律自控的舞蹈精神角度,培養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性格、心理和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政素養。其次,高校舞蹈教師可以利用學習舞蹈藝術家理念、欣賞優秀舞蹈作品、表演具體舞蹈項目的機會,從舞蹈知識逐步延伸到對學生價值觀理念、人生觀定位、世界觀目標的教育。第三,高校舞蹈教師可以利用課下交流的機會,與特定學生進行溝通,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教育,提高其思政素質。高校舞蹈專業“思政進課堂”工作由此可以形成“點面結合”的教育效果。
總體來說,“思政進課堂”是我國在教育系統開展的一項教育改革活動,為所有課程設置了明確的改革目標和任務。高校舞蹈專業“思政進課堂”教學的優勢表現在:修養性教學目標催生了思政感染效果;互動性教學過程增強了思政教育親和力;思想性教學內容有利于思政教育效果。而目前面臨的突出問題是思政教育目標單一化,過程隨機性和內容碎片化。對此,高校舞蹈教師要立足舞蹈教學任務,設置多樣化思政教育目標,結合舞蹈教學方案,建構系統化思政教育計劃,根據舞蹈教學內容,設計針對性的思政教育方式。這樣才能提高舞蹈專業“思政進課堂”教學規范性與實效性,發揮其應有的多樣化思政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楚國清.課程思政“三金”優秀教學設計案例[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20.
[2]趙彥琳.高職院校“課程思政”進課堂的探索與思考[J].知識庫,2020(9):114-117.
[3]殷蜀秀.舞蹈藝術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路徑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1):206-207.
作者單位:陜西藝術職業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