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第一我非常開心,雖然訓練很累,但我會堅持下去?!?021年全國奧星杯少兒乒乓球賽女子丁組單打冠軍苗碩苒堅定地說。陜西省西安市鐵五小學乒乓球隊1995年建隊,至今已經走過26個年頭。

從最早的一間教室、四張球臺,發展到現在能放置26張球臺的專業乒乓球訓練館,專業的燈光、塑膠地板,為孩子們訓練提供了優越的環境。學校乒乓球隊現在有12名專職教練,訓練從周一至周六課后開始,每天訓練兩小時,在訓學生200余人,根據學生年齡和訓練水平形成了初級班、提高班、高級班階梯式三級訓練模式。小隊員們在教練員的帶領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征戰各大賽事,多次獲得全國冠軍。特別是今年暑假參加的全國奧星杯少兒乒乓球比賽,獲得四項冠軍,再創參加全國比賽最好成績,為陜西省、西安市以及學校爭得了榮譽。

有11年帶隊經驗的王健教練告訴記者:“能在這里訓練的小隊員們在學習和打球方面個個都是佼佼者,普遍具有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的精神,與校內其他學生比,他們要辛苦一些,一方面因為訓練的時間比較長,一方面要保證課后作業的完成質量,大一點的孩子在訓練的過程中學會了合理安排時間。”

乒乓球訓練隊總教練趙昌虎說:“學校在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的同時,注重乒乓球運動在學校的普及和發展,目前已將乒乓球課程作為校本課程在全校推廣,每周開設一節乒乓球課,使每名學生在小學階段都能初步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能,感受國球的魅力和文化,讓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同時受益終身?!?/p>

在鐵五小,像苗碩苒一樣的學生還有很多。在這所學校,幾乎每個學生都有一兩個“絕活”,而這些“絕活”都與該校大力推行的“第二課堂”有關。

“很多熱門課,搶報學生人數眾多?!钡掠幹魅卫酌艟暾f。除了乒乓球,學校還從“樂動、樂藝、樂研、樂文、樂行”五個緯度,設置必修、選修、定制三類課程,圍繞“運動健康、藝術審美、實踐探究、人文底蘊、社會體驗”五個方面開展了版畫、管樂、足球、書法、人工智能、戲曲等90余門課程。其中必修課程納入課表全員普及,選修課程依托學校每周五下午“陽光活動日”開展,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在學校的微信平臺上進行自主選課,除一年級外,在授課方式上打破班級、年級,實現全校范圍內走班上課。為了使課程開展得更加有效,學校還設計實施了《知行護照》綜合評價手冊,對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全面評價,此項評價體系在2020年獲評教育部全國優秀案例。

五年級的王景暄加入了朗誦社團,在這里他找到了自信和閃光點,并朝著閃光點發展,最讓他難忘的是去中央一套參加《典籍里的中國》的錄制,和撒貝寧老師一起表演了《天工開物》,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他還參加了校外的各類朗誦比賽和全國小主持人比賽,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二年級的李牧臻選擇了手工絲帶課,制作的發卡一點也不比女孩差,通過這門課他還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提高了動手能力;六年級的趙李子儒選到了自己喜歡的田徑隊,經過一年多的訓練,他跑步的速度有了顯著提高,身體得到了鍛煉,耐力、爆發力、意志力也增強了……“第二課堂”使學生有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活動空間和交友空間,學生在相互溝通中學會了與人交往,收獲了更多專長,促進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這么多課程,師資是一個難題,我們沒法聘那么多教師,所以只能挖掘本校教師的潛能?!崩酌艟暾f。學校鼓勵教師把個人的愛好發展成專業課程,有的教師甚至邊學邊教,其中機器人、經典閱讀、服裝設計師、籃球、主持金話筒等社團,學生參與度非常高。課程既要求學生們感興趣,又要求文化素養和技能相結合,因此對每一位教師都是不小的挑戰,但教師們還是積極主動地加入到社團課教學當中。

“開發新的課程,還要親自教,當然會很忙,但更多的是激情和快樂。”李曉艷老師說,“雖然我是語文教師,但給學生們上金話筒課,我還是頭一次,但是和學生們邊學邊練、共同提高,特有成就感?!?/p>

在開發社團課程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獲得了成就感和幸福感,職業倦怠一掃而光。

“雙減”政策下,本學期,鐵五小學設立了旅行箱校園美術館,與趙季平藝術中心合作成立了童聲合唱團,管樂團升級為管弦樂團,為“雙減”及“課后服務”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第二課堂”豐富多彩的課程設置,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獲得了家長的一致好評。五年級趙翊然的家長說:“孩子加入樂團一年多時間,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練琴更加積極,對自己的演奏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樂團的梯隊式建設和考核機制,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孩子更有目標,更有動力,不斷敦促她向更高的水平邁進?!?/p>

鐵五小校長趙建中表示,這些課程的開展,基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基于人際交往能力的訓練,有助于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和特長的發揮,無疑會對他們的做人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認為:一所理想的學校,一個理想的教育環境,學生應該是主角,方方面面都應該有成長的平臺,學生們開始自我追求的時候,他們自身的潛能就會被無限激發出來,由“要我學”到“我要學”,轉化為學生內在的成熟的表現,這才是育人。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