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再次談到思政課。如何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辦好這一“關鍵課程”?西安高新區近年來作出了系列嘗試和探索。

“小思政” “大課堂”

青少年跳出政治課本,了解國家政治體制,關注民生,參政議政,感受公民社會責任,提升綜合素養,踐行社會責任,已成為西安高新區學校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疫情防控期間,很多生活物資都需要通過網絡采購,許多老年人無法操作。現在無論是去商場還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需要掃健康碼,有的老年人沒有智能手機,只能攜帶身份證登記?!蔽靼哺咝碌谝恢袑W2020屆畢業生、現就讀清華大學的趙競川介紹了自己與其他五名同學撰寫的《關于助力老年人進一步融入智能生活的提案》初衷。

這份提案經由全國政協委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院長劉三陽教授的完善、修改后,提交到2020年的全國“兩會”,國家民政部、工信部、衛健委、網信辦對此非常重視,表示將出臺相關意見,提升智能時代老年人自主生活能力。

西安高新第一中學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同學們以“立心”“立命”的使命建言獻策,捧出的是赤子之心,貢獻的是青春智慧,傳承的是高新學子的家國意識、人文關懷、責任擔當。

據了解,西安高新第一中學是國家級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范校,學校于2015年6月成立了“模擬政協”社團,以社團打造模擬政協活動課堂。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已經建立起“高一學習基礎知識,高二學生社團活動,高三總結活動成果”的模擬政協課程體系,把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與學生社團活動相結合,在貫徹高中新課程體系,落實新版課程標準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2016年提交的《關于加強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的提案》,被編入教育部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連續六年,“模擬政協”社團提案被代表、委員帶上全國“兩會”,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今年8月16日舉行的第八屆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中,西安高新一中2022屆模擬政協社團兩個小組撰寫的提案《關于依托大數據的“互聯網+”服務,打造智慧化“醫養結合”新模式的提案》《關于大力推進人文景觀的 “云上”發展的提案》分別斬獲多個重量級獎項,將有望被全國政協委員帶到明年的全國“兩會”。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正如西安高新第一中學學生所言,“思政‘小課堂’使我們走出書山題海,為人民幸福發聲,為祖國興盛建言,用我們的智慧和舉動改變世界”。

特色活動助力思政課堂“活起來” “實起來”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近年來,西安高新區把統籌推進思政課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力求通過“真講、真信、真做”把思政教育旗幟“立起來”,讓內容“活起來”、效果“實起來”。

西安高新第四小學作為“陜西省思政教育基地”,始終把營造育人環境,培養“思想境界高,身心素質高,學法水平高”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作為辦學目標。

2020年10月12日上午,西安高新第四小學“名校+”教育聯合體“傳承紅色基因,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建隊日主題活動隆重舉行。全國德育專家王芳、第二十三任雷鋒班班長薛步瑞、雷鋒部隊優秀代表曲宗明在國旗下、教室里,為孩子們解讀雷鋒精神,講述雷鋒故事,傳遞榜樣力量。

2021年4月2日,高新四小少先隊員在線上同步參加了由共青團陜西省委、陜西省少工委、共青團西安市委、西安市少工委共同主辦的“紅領巾心向黨——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活動。通過重溫入隊誓詞,少先隊員用錚錚誓言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時刻準備著的信心與決心。

走出校園,走進生活,正是這些別出心裁的思政課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

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在近年的招聘中,高新區單設思政教師招聘類別,共招聘專職思政教師60余名。校內培訓學校中層干部及各學科教師擔任兼職思政教師;校外聘請社科理論專家、教育基地負責人、優秀企業家、兩代表一委員等擔任“校外講師”。構建起“區、‘名校+’、學校3級和線上線下2類”綜合培訓模式,并聯合西安思政課建設一體化指導中心、陜西師范大學、西安文理學院等實施“助力名師成長”計劃。積極響應省、市級思政課“大練兵”活動,全力推進層層練兵、全區覆蓋的創優行動,推動學校發展,促進教師提升。僅2020年一年共培養中小學“三級三類”思政骨干教師30余人、優秀教師100余人。

依托校本課程,共抒思政愛國情

西安高新區突出地域特色,在發揮三星、華為、比亞迪等知名企業和高端人才作用,繪制高新區資源共享“思政教育圖譜”的同時,還成立了紅色愛國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科技報國教育等4個實踐基地,開設5大特色課程。將愛國、愛家鄉高度統一,走出了一條依托校本課程落實思政教育的特色化之路。

西安高新第二學校的“大美陜西”課程將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有效結合,貫穿于3級課程和全部學科,落實在全體老師的課程實踐中。國家課程注重融合滲透,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注重實踐體驗,尤其是在“大美陜西”校本課程開發和實踐中,充分挖掘學生、教師、學校、地區課程資源,形成3級課程和各學科同向同行的綜合課程,推進家國情懷培養和綜合素養提升。2020年,西安高新第二學校的《以“大美陜西”課程為載體培育學生家國情懷的行動研究》榮獲了陜西省第十一屆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成為陜西省思政教育校本化實踐的一大亮點。

西安高新區始終堅持“五育”并舉,打好思政“組合拳”,早在2019年就出臺了《西安高新區實施“1346計劃”建設教育強市先行示范區三年行動方案》,通過實施“藝體+”“國粹+”“科技+”“企業+”等課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健全人格,讓“愛國情”散發出“思政味”。

“加強頂層設計,以全國基礎教育優秀成果推廣示范區建設為契機,統籌優秀教學成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知行課程與區內各學校特色課程,縱向建立起中小幼一體化育人線,橫向編織起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特色課程互融互通的一體化思政教育網,形成‘123’思政一體化育人模式?!蔽靼哺咝聟^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2020年,西安高新第五小學開展“學憲法、講憲法”活動,被確定為省級“紅領巾法學院”;高新區學生參加“學憲法、講憲法”全國總決賽,2名學生獲知識競賽國家級一等獎;西安高新第六小學等3所學校被認定為“西安市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先行試點單位”;在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召開的全省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推進會暨“大練兵”主題活動表彰大會上,西安高新區教育局被評為陜西省“大練兵”主題活動優秀組織獎,4名教師被評為“思政課標兵”,西安高新區作為唯一區縣代表,在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在2021年全國“兩會”上,《關于運用“硬科技”資源,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提案”再次被帶到全國“兩會”。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教育局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