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校長,縣特殊教育指導中心組織的隨班就讀融合培訓,你們歸州沒有派人參加,請迅速書面說明情況……”接到局教育股的電話,我心里咯噔一下:不應該呀!怎么會“缺席”呢?我迅速核實相關情況,果不其然,真的培訓“缺席”!

“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聽著大家的說辭,從管理層到具體的參訓教師,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的原因和理由,但透過現象不難發現,那就是學校從上到下,對于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融合站位不高,理念不明,認識不深,理解不透,甚至認為特殊教育是義務教育的“副業”“負擔”,學了意義不大,不學也沒啥影響……正是在這種思想和認知誤區的指引下,才有了“缺席”的培訓。

一次培訓的“缺席”或許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折射的可能是學校管理思想的“缺位”,教育理念的“缺席”,學習信念的“缺失”,這才是學校發展和管理中真正需要關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教師培訓,功在當下,利在長遠。首先,從學校發展角度來講,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發展,教師為本。學校的發展靠教師,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優質教師逐漸成為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名師效應在學校各方面的引領作用也越來越突出。學校要站在教育發展全局,積極拓寬教師培訓的渠道和形式。尤其是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在傳統面授培訓的基礎上,各級研訓部門和學校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積極探索“互聯網+培訓”模式,讓教師在家門口享有更高端、更優質的培訓資源,讓學校享受教師培訓的“紅利”,助推學校高質量發展。

其次,從教師成長的角度來講,教師培訓是教師從優秀走向卓越的必要條件和必經之路,是教師終身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的成長靠專業引領,而專業引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培訓。因此,要使培訓真正為教師的成長賦能,一方面,教師的培訓認知須再強化。隨著國家對教師培訓力度的加強,教師培訓門類越來越全面,培訓內容越來越豐富,培訓方式越來越多樣。但是部分教師對培訓產生了懈怠情緒,滿足于表面化和淺層次,導致培訓效果難以達到預期。這就要求學校和培訓方要加強對受訓教師的思想引導,做實培訓細節,做優培訓內容,讓參訓教師在無形中提高認識,提升境界。另一方面,教師的培訓管理須再強化。就學校而言,要選派思想過硬、學風優良、真正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的教師參加培訓,讓他們感受到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關心、對教師專業發展的關注、對教師個人成長的關愛;要激勵參訓教師認真學習,培訓返校后要將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匯報,實現培訓一個,惠及一批,成長一片教師的培訓大格局。就培訓方而言,培訓前做好調研,使培訓內容盡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培訓中強化參訓教師的學習過程管理,搭建形式多樣的展示平臺,調動參訓教師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力求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學有所思、學有所悟,能指導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弊屛覀児餐P注教師培訓這汪“活水”,讓教師實現自我完善、自我凈化、自我革新、自我提升,使教師真正成為立教之本、興教之源。

作者單位 湖北省秭歸縣歸州鎮初級中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