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鄉村振興工作,積極與結對幫扶武功縣對接調研,互動描繪鄉村振興的藍圖,共商教育扶貧成果長效機制的方法,攜手共促校地教育改革發展新路子。

強化領導,夯實責任,用心做好結對幫扶工作

學校董事會董事長趙超,把企業發展和教育扶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安排,同部署;黨委書記康亞國、校長張輝、常務校長賈明遠堅持“一剛雙責”,為全校教育扶貧做出了榜樣。按照和遵循扶貧扶智相結合的“雙扶”思路,注重教育扶貧、文化扶貧、科技扶貧、民生扶貧、志愿扶貧相融合,連續三年,聘請20余名高級農藝師為近千名貧困戶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選派50余名師生赴武功縣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組織20余名醫療專家開展“服務百姓、健康行動”義診活動;連續三年組織全體教工為武功縣貧困小學開展“十元捐助活動”;向武功縣教育局捐贈餐桌椅280套,辦公桌椅70套;投入近50萬元,為武功縣許家小學、金源小學、邵寨小學實施了操場硬化建設項目,硬化面積達3500平方米,并配套了單雙杠、羽毛球樁網、障礙欄等運動器材,極大改善了三所學校的辦學條件;與當地3所高中建立了生源地合作,優先解決當地貧困戶學生上學就業問題,同時與武功縣人民政府簽訂了“優質農產品進高校框架協議”,近三年,消費扶貧達到100多萬元;他們用行動“把論文寫在祖國脫貧攻堅的大地上”。學校教育扶貧工作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認可和武功縣委縣政府的高度贊揚,榮獲2020年度全省“雙百工程”先進單位稱號。

實現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

2018年,學校精選專家團隊深度對接,實施電商扶貧行動,針對武功縣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發展情況,經過3個月的實地調研,形成的《武功縣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發展調研報告》已被武功縣電商局采納推廣;建立了1個電子商務產學研基地,組織專業教師開展電商運營專題培訓,指導貧困戶通過淘寶、抖音等自媒體,輻射貧困人群近300人;發揮步長中藥制藥專業優勢,聯合武功縣農林局推進《特色秦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與武功縣扶貧對接研究》扶貧專項課題研究,在武功縣種植黃芩中草藥黨員試驗田,將智力幫扶、科技幫扶深入到田間地頭。

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彰顯責任和擔當

今年以來,學校工會委員會、學校“雙百工程”教育扶貧辦公室按照學校董事會和校黨、政領導班子的總體安排和部署,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一步一步抓推進,一件一件抓落實,盡可能地發揮商貿學院的自身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校工會、黨委工作部、扶貧辦、人力資源處、中草藥種植課題組老師等專家團隊成員多次實地調研武功縣的中草藥種植基地、電子商務工業園、產業孵化基地等現場,積極探索和尋求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實現教、科、文,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和合作模式,把教育扶貧的成果向深度和長效機制推進!

全體商貿學院教職員工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勞,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教育扶貧脫貧攻堅工作中主動作為,彰顯民辦高校的政治責任,書寫社會擔當!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