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兒里的石榴樹被蟲蛀空了心,好幾年沒發新芽了。爺爺趁著打春兒,用斧子將石榴樹砍了,便空出了一小塊土地。奶奶說:“之前種石榴,八月十五能吃個嘴甜肚飽。現在讓這地荒著也怪可惜的,等著四五月里種些個花生給孩兒們解解饞。”

我愛吃花生。花生的殼尖尖的,像個小雞嘴,輕輕一捏,“小雞嘴”便開了一條小縫,愛美的女孩兒總會將這花生夾到耳垂上,然后情不自禁地搖頭晃腦,仿佛真帶了一個精致的耳墜似的。過足了癮,夾得耳朵也疼了,一把拽下花生剝開放嘴里嚼起來——口感酥脆,還帶著股新鮮的泥土味兒。就是這么個普普通通的花生,既滿足了我們好玩的愿望,又叫嘴里回甘,小時候的快樂,就是這么簡單。

暮春五月,草木欣然。奶奶顛著小腳,從屋里拖出一個舊式的蛇皮口袋。我正猜測里面會不會藏著什么神秘寶物,只聽“嘩啦啦”一聲,許多“小雞嘴”從袋子里流瀉出來,在水泥地上像小山一般堆出了尖尖的頂。我們把剝好的花生放到一個竹篾里,那么多的小紅果,陽光下,淡紅的顏色明亮地在我的眼前閃爍,似乎每個紅果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它們熱熱鬧鬧,嘰嘰喳喳地喊:“我要發芽!我要開花!我要結果!”奶奶帶上老花鏡,手指如一條魚兒般在紅果里游動、翻轉,挑出了幾顆癟癟的、表皮皺巴巴的花生粒,隨手就彈了出去——只見幾抹紅色消失在下水溝旁。“嫻妮兒,你可瞧好了,這癟癟的花生可發不了芽!”我歪了歪頭,朝它消失的地方瞥了一眼,心中對那抹弱小的紅色產生了憐憫。“你的小伙伴兒都會開出可愛的小黃花,結出飽滿的小紅果,將美好的時光延續,你卻把生命留在了這個五月,還是在下水溝里。”我暗自神傷。

每個生命都有它獨特的軌跡。你不能選擇在何處降臨到這個世界,也不能預料何時將魂歸黃土,這就是命運。那些被我和奶奶精心挑選出來的花生,都一粒粒埋進了后院的土坑里。今年五風十雨,喜暖抗旱的花生都冒出了小芽,那晶瑩雪白的花生芽就像是嬰兒的手臂,嫩的能掐出水來,讓人看了格外歡喜。

又過了一個多月,我幾乎要忘掉這抹紅色了。一天放學,我像往常一樣走進家門,無意間,像是蝴蝶被花朵吸引,我的眼光被一團綠色、一點黃色勾住:一根細細長長的莖,上面長著橢圓的、圓潤光滑的綠葉,宛如一個個小手掌。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點點鮮黃的嫩苞,指甲一般大小,仿佛害羞的小姑娘似的一朵朵藏在枝丫里。花生!我忽然想起五月被嫌棄的那粒花生,忽然想起那抹消失在下水溝邊的紅色……

“奶奶,快來!”我急切地喊著。“來嘍,來嘍!”奶奶一邊邁著小碎步一邊嗔怪道:“什么事情這么著急?”“奶奶你快看!上次你彈走的小花生都長這么大了!”我用手指著那一叢生機勃勃的綠色,挺著胸脯驕傲地說。奶奶微微一愣,滄桑的臉上寫滿了笑意:“嘖嘖,癟果果能長這么大,真不瓤啊!”我微微俯下身子,湊近了瞧,只見這株花生正好卡在下水溝邊的石頭窟窿里,也許是窟窿底下偶然積下的一些沙土為它提供了一個家,讓它能夠積蓄力量吐露出新的生命——花生青青的莖兒向著太陽努力地生長,展示著它對生命的強烈渴望。

眼前這片雖有些纖弱但充滿力量的翠綠,加上孕育著生命的嫩黃,在我腦海里成了一幅圖畫——秋風送爽,大地涂金,花生成熟了。我一把抓住花生葉,連根帶花生拔起,輕輕抖掉泥沙,看那花生像鈴鐺一樣掛著,“窸窸窣窣”仿佛在風中發出輕輕的笑……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