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是兒童喜歡的主要讀物,它通過大量圖畫與少量文字的有效結合,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為其培養多元智能有著重要的作用。那么,作為語文教學工作者尤其是閱讀教學指導者,我們該如何有效提升指導技能,促進兒童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呢?

一、繪本閱讀指導中存在的問題

面對低幼段兒童而言,閱讀是直接生活經驗的延伸,也是生活經驗的再提升,是兒童智能開發的主要途徑。在實際教學中,閱讀指導教師存在一些難以突破的困惑與問題,具體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繪本的選擇與兒童的實際閱讀經驗相脫離。教師在進行繪本閱讀指導時,對繪本的選擇缺乏甄別、分類的能力,有時會出現所選取的繪本不符合兒童年齡特征的情況,繪本的選擇不能籠而統之,而是要選取適合兒童認知特點的繪本讀物。

二是閱讀指導流于形式,教師參與度不高,學生的閱讀效果不明顯。就目前的閱讀現狀而言,絕大部分教師對于繪本閱讀不能很好地參與,不能給低年級兒童以閱讀的具體方法指導,只是讓學生進行自我閱讀。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他們進行自我閱讀的能力不夠,理解不到位,同時閱讀中學生的自我管控能力較差,容易讓閱讀流于形式。

三是教師自身的閱讀量有限,對繪本的內涵挖掘不到位,對學生缺乏引導和點撥。

二、繪本閱讀指導的改進策略

基于上述存在的問題,筆者進行了大量閱讀與走訪,對繪本閱讀指導技能進行了梳理,形成了如下對策:

(一)繪本的選擇

單純從繪本的地域性而言,國外作者的繪本無論是從繪畫技巧還是語言風格上都是兒童學習的良好范本。如大衛·香農、安東尼·布朗等作家的作品,既是兒童閱讀的良好范本,同時又是精美圖畫的范本,尤其對兒童良好語文思維品質的形成具有引領作用。因此,閱讀指導教師要對兒童和家長有效進行指導,讓他們明確哪些繪本是兒童閱讀所需要的,哪些是需要暫時保留的。閱讀材料的選擇直接決定著閱讀效果以及學生最終語文素養的養成。另外,即便是同一繪本,對于不同出版社的圖書質量也存在著較大差別,教師引導家長在購買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出版社的圖書,因為正規出版社的繪本無論是圖書的裝幀設計,還是色彩的選擇使用都是兒童較為適宜的。

(二)閱讀技巧的指導

一是朗讀。教師充分利用早讀時間,每天選擇一本繪本為學生進行朗讀。當然,教師必須對繪本提前進行閱讀,并對其中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有較深理解,這樣在朗讀過程中才能保證做到聲情并茂、繪聲繪色,學生也才能完全沉浸在繪本的故事中。在此過程中,學生每人拿一本繪本,這樣既能聆聽教師的朗讀,又能在此過程中通過圖畫補充閱讀信息,最終發揮繪本圖文并茂的閱讀價值。如此堅持一個月、一個學期、一學年,甚至整個小學階段,學生不論是閱讀興趣的培養,還是閱讀能力的提升,必將達到質的飛躍。二是講解指導。我們絕不能將繪本看作簡單的閱讀材料,事實上,名家作品是集圖畫與語言的完美結合,加之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經驗積累不足,生活與文字的銜接缺乏有效銜接,這時候教師對繪本進行詳細講解,學生就能將已有的生活經驗與圖畫文字結合起來,形成直接經驗的再認識。如伊娃娜·奇米勒斯卡的《有麻煩了!》,在實際指導中教師可從封面說起,讓學生在不直接進行內文閱讀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猜一猜圖畫蘊含的內容,然后再進行文本閱讀,最后對照參考,這樣既能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讓學生的閱讀沉入思考的內里。三是談感受。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習的基本形式,因此,讓學生在繪本閱讀之后進行簡要的自我閱讀評價,是架設起學生文本閱讀、圖畫閱讀與生活經驗之間的橋梁,學生順利抵達閱讀的彼岸,方能形成具象的閱讀經驗。

綜上所述,只要教師全身心投入到繪本閱讀的引領與指導中,學生就能將繪本閱讀作為自我成長的必讀材料,他們在閱讀中感知、感悟,形成良好的語言積累和綜合素養,為今后的語文學習乃至自我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單位 甘肅省靜寧縣城關鎮西關小學 甘肅省靜寧縣德順小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