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簡明扼要地闡述了西洋歌劇的概念及其產生,以及西洋歌劇的門派、特征和聲樂構成,深刻剖析了西洋歌劇唱段的分類及教學意義,從四個方面提出了西洋歌劇唱段選取的思路與方法。

[關鍵詞] 西洋歌劇 唱段 選取 教學

西洋歌劇是世界藝術宮殿的一大瑰寶,它集音樂、戲劇、文學、舞蹈、舞臺美術等于一體,是一筆非常重要的文化財富。西洋歌劇教學對提高演唱者的綜合素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與思考,談談如何做好西洋歌劇唱段的選取和教學工作。

西洋歌劇綜述

深入了解西洋歌劇的概念、產生、特點及聲樂構成,是選取、演唱西洋歌劇唱段的前提和基礎。只要做好了這方面工作,唱段選取和教學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1.西洋歌劇的概念及產生

西洋歌劇是把音樂、戲劇、文學、舞蹈、舞臺美術等融合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一般由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等組成。其中,音樂包括聲樂和器樂,戲劇包括劇本與表演,文學是指詩歌,舞蹈包括民間舞和芭蕾舞。

西洋歌劇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當時的古希臘悲劇是西洋歌劇產生的根源。此后,中世紀的一些音樂形式也給西洋歌劇的產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當時的宗教劇、神秘劇、奇跡劇和田園劇都是西洋歌劇的重要起源。其后,文藝復興時期的牧歌劇也預示著西洋歌劇的誕生。牧歌劇是用一組牧歌來描述一些簡單故事情節的歌劇。接下來,15世紀末的幕間劇則是西洋歌劇最直接的起源。當時穿插在戲劇各幕間的寓言劇、神話劇或田園劇也在不斷發展,到16世紀,幕間劇在情節上組成了一個相關聯的故事,還加入了裝飾性的旋律和簡單的和聲伴奏。16世紀末,西洋歌劇最終產生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當時的西洋歌劇又被稱為田園劇。

2.西洋歌劇的門派及特征

西洋歌劇的門派很多,不同的門派有不同的特征。從橫向和縱向的角度分析,各門派的特征主要表現如下。

其一,佛羅倫薩歌劇。最早的佛羅倫薩歌劇是《達芙妮》和《優麗狄茜》,其主要特征有三點:一是腳本以希臘神話為基礎,還有其他的歷史題材;二是音樂部分通常采用通奏低音形式;三是歌唱部分主要是吟唱的宣敘調形式,節奏自由,音域不寬,同時有少量的樂器伴奏,有時也使用合唱。

其二,羅馬歌劇。羅馬歌劇的代表人物是羅馬作曲家卡瓦萊里,其代表作是《靈與肉的體現》。該劇被史學界視為清唱劇,內容涉及宗教道德。該劇的突出特征是,非常重視歌劇壯觀的場面,認為壯觀的場面能給人帶來更大的愉悅,同時還加入了華麗的舞臺設計、機關布景和芭蕾等,且每幕劇都以合唱和舞蹈結束。

其三,威尼斯歌劇。1637年,威尼斯建立了第一個歌劇院(圣卡西亞諾歌劇院),使西洋歌劇由貴族沙龍、宮廷開始走向市民階層。該劇的代表人物是威尼斯歌劇作家蒙特威爾第,其代表作是《奧菲歐》,這是西洋歌劇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西洋歌劇。這一歌劇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兩大方面:一是大量運用詠嘆調和二重唱,特別重視情感的抒發,也非??粗孛缆暢?,但很少用合唱形式;二是弦樂器家族第一次占據了重要地位,使音樂的表現力大大增強。

其四,那不勒斯歌劇。那不勒斯歌劇開始朝正歌劇方向發展,其代表人物是A·斯卡拉蒂,他在聲樂抒情調的基礎上創作了自由發展的詠嘆調,讓美聲唱法有了更廣闊的演唱天地。他的代表作是《泰奧多拉》。那不勒斯歌劇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內容非常嚴肅,多取材于西方的古代神話和歷史傳說,與喜劇形成鮮明的對比;二是結構形式由原來的五幕劇變成緊湊的三幕劇,且幕與幕之間常穿插一些戲劇性的幕間劇,演唱過程由極具個性化的序曲開場,接著宣敘調和返始詠嘆調交替進行,既不用舞蹈,又很少使用重唱和合唱;三是其宣敘調采用了干念式的宣敘調和帶伴奏的宣敘調,使宣敘更加豐富生動與酣暢。

3.西洋歌劇的聲樂構成

西洋歌劇有故事情節,有用于歌唱的歌詞,它的歌詞與音樂、戲劇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西洋歌劇的聲樂部分包括獨唱、重唱和合唱三種形式,而歌詞就是劇中人物的臺詞。西洋歌劇中重要的聲樂樣式有朗誦調、詠嘆調、小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及合唱等多種樣式。西洋歌劇的體裁樣式則有正歌劇、喜歌劇、大歌劇、小歌劇、輕歌劇、配樂劇、室內歌劇和音樂戲劇等。在西洋歌劇中,不同的聲樂樣式適用于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內容。

其一,詠嘆調。在西洋歌劇中,詠嘆調是主角抒發情感的主要唱段,音樂優美動聽,結構也比較完整,能充分表現歌唱家的聲樂技巧。比如《蝴蝶夫人》里的“晴朗的一天”、《羅西娜》的“我的心里有一個聲音”和《茶花女》的“我的心這么激動”等,都是典型的詠嘆調。

其二,宣敘調。在西洋歌劇中,宣敘調是展開劇情的段落,故事的演繹就在宣敘調里展開,此時劇中角色對話較多,歌唱性太強就會嚴重制約劇情的展開,因此,人們就用半說半唱的方式,有點類似于京劇里的韻白。

其三,重唱。重唱是西洋歌劇的一大特點,重唱是幾個不同的角色按照角色各自特定的情緒和戲劇情節同時歌唱。兩個人同時唱叫二重唱。有時為了形成鮮明的對比,會把持贊成意見的和反對意見的角色同時安排在一個作品里,就形成了三重唱、四重唱或多重唱,比如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就有七重唱。

其四,合唱。西洋歌劇里的合唱是群眾場面,根據劇情的要求,合唱有時是男聲的、女聲的,有時也是男女混聲的或是童聲的。

西洋歌劇唱段的教學意義及選取方法

1.西洋歌劇唱段的分類及教學意義

唱段是西洋歌劇的語言,用于表“意”時,語速、音調、節奏都比較平和,起伏較??;用于表“情”時,語速、音調和節奏就會不斷變化。由此,西洋歌劇的唱段可分為宣敘調、詠嘆調和詠敘調。其中,敘述性的、說白似的唱段稱為詠嘆調;抒情類的唱段稱為詠嘆調;而介于兩者之間的,敘述與抒情混合的唱段稱為詠敘調。從總的方面來講,在西洋歌劇的聲樂教學中,宣敘調和詠嘆調兩種唱段能夠促進聲樂演唱者對西洋歌劇音樂的感知,使其演唱具有更好的連貫性、整體性和統一性,從而使演唱效果更加完美。

其一,宣敘調(唱段)能夠加深演唱者對西洋歌劇故事的理解,提升其聲樂敘事能力。宣敘調是對故事的聲樂敘述,表現的是人物關系和情節發展,它沒有主題,結構格式也比較隨意。宣敘調的旋律接近語言自然節奏和聲調,抒情在抑揚頓挫間展開。學習演唱宣敘調既有助于提升演唱者對聲樂敘事技巧、功能的理解與把握,又能幫助演唱者更好地把握西洋歌劇的故事內容。

其二,詠嘆調(唱段)能夠加深演唱者對西洋歌劇的情感體驗,提升其聲樂抒情能力。詠嘆調是對角色情感的抒發,旋律優美,聲調動聽,是劇中角色表達情感的最佳方式。詠嘆調非常重視聲樂技巧的使用,主要用于傾訴、釋放劇中人物角色的喜怒哀樂,是歌劇歌唱藝術中最具魅力的篇章。詠嘆調是西洋歌劇中最具華彩的樂段,也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學習演唱詠嘆調不但能提升演唱者的情感體驗,還有助于其提高聲樂抒情能力。

2.西洋歌劇唱段選取的思路與方法

在教學中,如何選擇西洋歌劇唱段是一件看似簡單,但卻不容易做好的事情。從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筆者認為,唱段選取的思路不外乎以下兩個基本方面:一個是作品本身,另一個是演唱者本人。由此可知,選取唱段的基本方式有三種:一是從作品本身去選取,二是從演唱者的個人特點去選取,三是兩者兼而用之。

其一,選取作品的精華精彩唱段。一是要循著西洋歌劇的歷史發展脈絡,選擇各個時期優秀作品的精華精彩唱段;二是根據西洋歌劇的歷史發展選擇各個時期能反應時代特色的典型唱段。

其二,選取適合演唱者本人的唱段。一是根據學生的聲音條件和歌唱技術水平,選擇適合其演唱的西洋歌劇唱段;二是根據學生的演唱風格和心理特質,選擇適合其演唱的西洋歌劇唱段;三是在上述兩者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西洋歌劇文化素養和其對西洋歌劇文化的把握程度,綜合選取西洋歌劇唱段。

其三,從作品和演唱者雙重角度綜合考慮選取唱段。一是從西洋歌劇歷史發展和學生個人發展相對應的角度去選取唱段;二是從西洋歌劇的時代價值和學生未來發展方向相統一的角度去選取唱段。

西洋歌劇唱段教學策略

1.歌劇唱段教學要堅持以原文演唱為主,讓學生原汁原味地把握西洋歌劇的靈魂

語言是歌劇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歌劇演唱中,語言是宣敘調和詠嘆調的基礎。西洋歌劇有多種民族語言,不同的民族語言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語言特點又有不同的聲樂表達風格。在西洋歌劇演唱教學中,一是要堅持讓學生原文演唱,以有效保持原有的音樂風貌,從而為其成為國際性專業歌劇演員夯實基礎;二是原文演唱能夠讓學生在精確表達語言的基礎上準確把握、區別不同音樂的風格和特征,從而進一步理解和體驗不同性質的音樂文化;三是開展原文演唱教學時,要聘請高水平的翻譯專家講解歌詞,并請其對學生的演唱給予相應的指導。一方面要讓學生熟練掌握歌詞的語言內容,切實把握歌詞內容的內涵及靈魂;另一方面,要通過翻譯專家的指導,讓學生加深對歌劇情感的體驗和理解,進而精準地表達歌劇的演唱情感。

2.把朗讀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順利進入西洋歌劇演唱的大門

西洋歌劇的語言是詩歌性語言,讀來朗朗上口,能更好地表達內心情感。從本質上來講,詩歌和演唱既相近又相通。因此,在西洋歌劇演唱教學中,教師若選擇朗讀歌詞作為教學突破口,就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一方面,反復朗讀能夠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歌詞,理解劇本的內涵;另一方面,朗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唱段的節奏和音樂表達,促進其演唱質量的大幅度提升。

3.從文化的角度深化歌劇唱段的教學層次,創造性地再現原作的音樂風貌

西洋歌劇有自己的文化基礎,每一部作品都建立在一定的時代文化背景基礎之上。教師要想讓學生全面而準確地把握西洋歌劇的內涵與靈魂,就必須給學生深入講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幫助他們從文化的角度深刻理解、把握歌劇作品。教師在講解歌劇的文化背景和內涵時,一要講清楚作品誕生的時代背景;二是要講清楚當時音樂、戲劇和語言的發展情況;三是要講清楚所選唱段在全劇中所處的地位及其情節、風格等。

4.通過舉辦西洋歌劇欣賞講座,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選唱段的聲樂風貌

西洋歌劇演唱要想取得成功,前提是演唱者必須全面、精準地了解所要演唱的作品。因此,舉辦西洋歌劇欣賞講座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舉辦歌劇欣賞講座時,一是要給學生講清楚歌劇藝術的基本特征;二是要講透歌劇的構成要素;三是要透析歌劇世界,讓學生把握戲劇的情節、理解歌劇中有名的唱段;四是要引導學生學會用心靈去感受音樂的內涵。

參考文獻:

[1]崔向東.西洋歌劇中重唱的藝術功用探索[J].音樂時空,2013(3).

[2]方迪星.淺析歌劇選段《思兒》的歌唱藝術[J].咸寧學院學報,2012(9).

[3]孟燕.威爾第與瓦格納歌劇風格比較[J].河西學院學報,2006(1).

[4]陳蕓.論威爾第與瓦格納歌劇創作的價值趨向之差異[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4(4).

作者單位:咸陽師范學院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