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道類閱讀的教學實踐探究
作者:張 旭
發布時間:2021-10-19 17:00:3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了解新聞類文章的篇章結構、文本特征及語言特點是高效完成新聞閱讀任務的關鍵。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五Unit5 “First aid Using Language Reading and discussing”教學設計為例,探究新聞類閱讀教學策略。
文本閱讀內容是一篇新聞報道,寫的是一位17歲少年John Jason 采取果斷的急救措施,挽救了他的鄰居Ms Slade的生命。該篇文章是教材Using Language(語言運用)部分的閱讀。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閱讀這篇新聞報道,學習新聞報道的閱讀策略。
2.通過了解英雄少年John Jason挽救鄰居生命的事件,讓學生感知學會急救措施的重要性。
一、解讀標題和插圖,預測新聞內容
新聞標題往往起著提綱挈領、吸引讀者眼球的作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五Unit5“First aid Using Language Reading”的標題是:Heroic Teenager Receives Award。看到這個標題立刻激起了讀者的好奇心,大家都想知道這個英雄少年究竟做了什么事情,竟然能獲得如此殊榮。學生通過新聞的插圖看到John Jason 的照片,可以預測他就是新聞標題中所提及的英雄少年。
二、關注新聞導語
新聞報道的導語往往涵蓋了該新聞事件的重要信息,包括Who、When等問題的相關答案,能夠使讀者獲取最具價值的信息,并有興趣繼續讀下去。
教學設計:
教師通過五個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尋讀策略,尋找該新聞事件的五要素,即“5W”(Who、 What、 Where、When、 Why )。
Who
teenager John Jason
What
honoured at the Lifesaver Awards
Where
in Rivertown
When
last night
Why
giving lifesaving first aid on a neighbour after a shocking knife attack
三、把握文本主線
圍繞文本主線是實現對文本深層理解的關鍵。文本的主線體現了其內在層次和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結合教學目標,筆者設計了以下閱讀活動。
閱讀活動一:讓學生閱讀新聞事件,然后按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進行排序。
設計意圖:
在新聞報道中,事件的發生、發展、結束是以時間為線索銜接的,該閱讀活動旨在幫助學生建立不同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能夠促其準確把握文本的主線。
閱讀活動二:學生討論John給鄰居Anne的急救措施是否得當。教師提問:“What first aid did John perform on Anne?”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學習相關急救措施。
四、分析語篇結構
語篇理念下的教學要求閱讀中超越句子層面的理解,走向以語篇為單位的整體理解。教師應根據文章的不同體裁設計出不同的閱讀要求,從體裁角度出發給予學生必要的閱讀指導,從而使學生掌握不同文體的閱讀方法。
五、挖掘新聞深層信息
閱讀活動三:What adjectives would you use to describe John’s actions? Give at least three. 讓學用至少用三個形容詞來描述英雄少年的救人之舉。
閱讀活動四:小組討論。
Question1: Do you think John was silly or brave to get involved in the situation?Give your reasons.
Question2: Would you have done the same as John? Give your reasons.
Question3: Do you think it is worthwhile to take a course in first aid? Give your reasons.
新聞報道閱讀應從新聞主題入手,結合標題、導語和主體之間的聯系深挖新聞的深層意義,新聞閱讀教學時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運用閱讀策略來獲取新聞信息的能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