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
作者:董 博
發布時間:2021-10-19 16:55:1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互動教學是師生交往、溝通、教與學統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的過程。是一種民主、自由、平等、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互動教學倡導以問激趣、創設情境、轉換角色、群體參與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從被動聽向開口說轉變,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一、以問激趣,提高學生課堂互動的積極性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問、學生答是最古老、最常見的“互動”形式。為了提高學生課堂互動的積極性,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設計切合學生實際的問題,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每節課新內容呈現前,筆者和學生總會進行一段對話,如家里的故事、“我”的矛盾、路上見聞等,久而久之學生會產生期待:老師今天會和我們聊些什么呀?在設計問題時,筆者十分注意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與基礎薄弱的學生互動簡單的問題,如天氣、幾月幾日、星期幾、我們現在干什么等,以此培養學生參與的興趣,幫助他們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與基礎一般的學生聊一聊學過的內容和已知的知識,他們如果一時英語詞語卡殼了,還可以用漢語代替;與基礎良好的學生即興發揮,讓他們說一說學過的詞匯和句式,說得越多越好,不苛求完全規范和正確。
二、創設情境,增強課堂互動的趣味性
當前,農村的教育環境和條件雖不能完全滿足初中生學習英語的需求,但互動教學可以彌補這個不足。筆者經常讓學生用英語為同桌畫像,自己當畫家,同桌當模特,這種活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例如,筆者讓一位學生“畫”我的特征,那位學生說:White whiskers sprouting from his chin(白色的胡須長在他下巴上),師生且笑且樂。有一次,筆者給出了這樣一個話題:Linda和Jerry是好朋友,今天是Linda的生日,她打電話邀請Jerry參加她的party,但Jerry不能來,因為她的媽媽生病住院了,她要在醫院照顧媽媽。學生這樣說:
L:Hello!May I speak to Jerry?
J:Hello!Jerry is speaking.
L: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J:Sorry,I can’t come.My mother is in hospital.I must look after her.Thank you.
L:I understand. Hope her get well soon!
三、組建小組,擴大互動教學的輻射性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建英語活動小組,將高、中、低不同層次的學生均勻分散在各組,對于還在“觀望”“前腳跨進大門,后腳還在門外”的學生要及時給予引導和幫助,讓學困生也能感受到英語活動的快樂。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英語歌曲演唱會、主題辯論會、室外實景活動等,鍛煉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例如,筆者為了讓學生積累有關“玩”的詞匯和句子,并沒有在課堂上死講硬灌,而是把英語課和體育課結合在一起,讓各小組根據組員的喜好自由選擇玩法和項目,但有一個約定:當老師走過來時,隨機和小組成員搭訕時,小組成員必須用英語和老師互動。如,筆者指著籃球問“What is this?”,學生說“This is a basketball”,指著排球問,另一學生說“volleyball”。以此類推,學生對table tennis(乒乓球)、soccer(足球)、badminton (羽毛球)的記憶就加深了。筆者指著不遠處問“What is he doing?”,學生說“He is doing track and field”(他正在做田徑運動)、“She is doing gymnastics”(她正在做體操)、“He is lifting weights”(他正在舉重),等等。當學生一時說不下去時,可以允許英漢夾雜;說得不對時,其他組員也可以幫助、糾正,但不允許取笑和責怪。實踐證明,這樣的學習是輕松的,是愉快的,對學生的影響和感染是多方面的,是長遠的。
總之,互動教學非常切合學生的實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能夠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能夠培育的學生學科素養,能夠為學生未來學習、運用英語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甘肅省靈臺縣第三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