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生命價值教育”為主線分析高職體育與“大國工匠”精神培育,通過對體育與現代職業人、高職體育與“大國工匠”精神培育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措施。研究認為:高職體育與“大國工匠”精神培育的融合途徑在于:固本—強基—塑魂—相通。固本在于通過體育教學技能大賽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體育教師,強基在于致力“三力”,即腦力、勞力、心力的培養,塑魂在于通過愛國情懷教育突出其精神品質,相通在于強調“生命價值教育”同“大國工匠”精神是一脈相承的追求。

[關鍵詞]“大國工匠” 工匠精神 高職體育 生命價值教育

基金項目:陜西省2019年度職業教育研究課題(項目編號:SZJYB19-377)。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制造”在巴西無處不在,新建奧運會交通4號線、各場館安檢系統、空調等都是中國品牌,然而在高、精、尖設備方面,如體育設施的生產上我們仍存在一定的短板,比如一塊看起來不起眼的跳板,全球僅有美國一家企業能生產出符合國際泳聯標準的跳板。因此,培養高、精、尖且具有“大國工匠”精神的技術人才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職責。新時期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目標變得更加清晰了,高職體育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因此,本文試圖探索實現“生命價值教育”與“大國工匠”精神培育的融合途徑。

“三維”視域下對現代職業人的分析

1.健康觀必須與時俱進

認同現代職業人是符合人的全面發展、實施德政工程的育人理念、發掘和體現職業人的價值的,這是從理念上提出的對現代職業人的認知。職業和人相結合發展的前提是人要有健康的體魄,現代職業人在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前提下,會進一步追求精神食糧,對健康觀的理解也如此,人們不再局限于身體的健康,因為生理、心理、社會交往等同樣需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同樣要是“健康”的。因此,我們的健康觀要與時俱進。

2.參與體育鍛煉

現代職業人擁有同過去不一樣的特征,現代職業人的身心健康正面臨著新的挑戰,“現代病”的出現主要是因為人們活動的減少,要知道適時且適宜的體育鍛煉在改善身體機能、提高機體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體育鍛煉作為人們身體活動的一種具體類型能增強機體對惡劣環境的抵抗能力和適應能力。所以,參與體育鍛煉可以彌補和改善現代職業人因生活、工作等導致的活動、運動不足而產生的問題。

3.是設置高職體育課程內容的重要依據

能夠更好地理解職業崗位標準是高職體育課程內容設置的重要依據?,F代職業人的特征集中表現在:一是獨立自主和個性自由,二是具有開放性和創造性精神,三是具有技術和科學精神,四是注重群體意識和責任感。目前,高職體育應以現代職業人崗位所必須具備的能力為依據來設置課程內容,對不同專業(專業群類)進行差異性的教學內容設置和安排,目的在于有針對性地發展學生的職業體能和職業素養,以便其更好地為今后所從事的職業服務。

高職體育對“大國工匠”精神培育的現實意義

1.重塑“大國工匠”的健康體魄

現代職業人被要求靈活、準確、協調地控制生產過程,快速準確地判斷和處理許多儀表數據,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大腦皮層長時間高度集中產生的疲勞是需要及時進行調節的。而高職體育因它的健康屬性和職業屬性將學生未來的職業特性和從事的工種性質有機結合,從而能最大限度地防御疲勞,使機體產生良好的適應性變化,這是對“大國工匠”健康體魄的一種重塑。

2.培養“大國工匠”的競爭意識

競爭意識是現代職業人必備的職業素養之一,職業教育中的體育強調規則的完整性和統一性,要求人們必須服從,然后在此基礎上展開競爭和創新。“大國工匠”身上不僅傳遞著堅持和專注,更承載著效率和競爭。高職體育帶來的競爭意識,成為現代職業人在生產和生活中體現自身價值的載體,公平競爭的規則和意識摒棄了職場中家庭世襲、圖謀虛妄等遺毒,這為培養“大國工匠”提供了正能量。

3.有助于“大國工匠”團隊精神的形成

現代職業人的集體精神和群體意識不斷提高。新時代生產過程是流水作業,技術原理復雜多變,操控設置精細嚴格,發展實踐表現出較高的團隊協作和群體突破態勢,完成一項工作往往需要多種專業人才的共同參與和努力,顯現出了團隊的重要性。高職體育將自身融入整體之中,并相信集體的努力要比個人努力產生的效益更高。所以,高職體育能夠指導“大國工匠”在實際工作中擺正自己的位置,體現自身的價值。

高職體育與“大國工匠”精神培育的措施

1.固本——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體育教師

新時期的高職體育賦予了體育教師特殊的責任和使命,除了要求他們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能夠傳授簡單的動作技能、促成學生體質的增強和開展多樣化的課外活動能力之外,還要求其具備能助力于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這些都體現著體育教師的匠心獨運和工匠精神。實踐證明,實施體育教學技能大賽也是符合我國體育發展國情的,是各級各類特色學校的重要內容,是有效提高體育教師核心競爭力,促使體育教師迅速成長和潛心沉淀自身教學能力的。高職院校體育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體育教師可以為“大國工匠”精神培育奠基。所以,要通過體育教學技能大賽打造出具有工匠精神的體育教師,為“大國工匠”精神培育固本,從而使高職體育教師在學習、生活、成長中能更好地啟迪學生。

2.強基——致力于學生“三力”能力培養

在高職體育中重視學生體育實踐是培養學生工匠精神認知的一個重要內容。該過程能使學生通過實踐感悟到“大國工匠”平凡而偉大的努力。高職體育以職業屬性實踐作為發展動力,其集中表現為致力于學生的“三力”能力培養。其中體力包含以身體素質在內的身體活動為特征的工作能力和素質;腦力包含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過程和機能,以及以認知能力為特征的工作能力和素質;心力包含與機體活動和大腦工作緊密結合,以心理承受、自我調控和適應能力為特征的工作能力和素質?!叭Α斌w現在以體力為基礎,腦力為核心,心力為保障,使“大國工匠”具備強壯的體力、強大的腦力和強健的心力,在工作中能沉著應變。

3.塑魂——突出精神品質的教育

高職體育在培育身心健康的行動者、技能創造的奮斗者、精神引領的踐行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職學生在課堂內、外通過職業體能的發展和理論知識的學習磨煉個人的意志品質,錘煉個人的心理素質,積累個人的實踐經驗,培養自己能吃苦、肯鉆研、善奉獻、樂敬業的精神品質,而這些精神品質是現代職業人所需要的,也是“大國工匠”應該具備的最本真的精神品質。學成必用、技能報國,在實踐中超越自我就是高職體育在“大國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塑魂之作用。新時期培養學生愛國情懷是和我國大力弘揚崇德尚技、以國為重的“大國工匠”情懷是相通的。高職體育以匠人之心傳藝授道,形成了難能可貴的體育品質和高尚的人文情懷,所有的這些將內化為精神品質和道義同新時期“大國工匠”的愛國情懷、強國之志相連。

4.相通——強調“生命價值教育”同“大國工匠”精神的融合

新時期高職體育更應該是一種人生教育,它的定位不能僅停留在體能教育上,而是應將其視為“生命價值教育”。高職學生在有限的學制時間內為完成自身專業技能的掌握也需要學習體育知識,這也是對“大國工匠”精神的一種補充。高職體育應突出“生命價值教育”和“大國工匠”精神的融合,因為兩者都具有極強的實踐相融性,“技道合一”的工匠精神流淌于“大國工匠”身上,“生”即生存、生活、生命;“技”即技術水平、技術能力、技術素養;“道”即崇德尚技的職業追求、堅定不移的職業立場、以國為重的責任擔當。

結 語

新時期我國“大國工匠”追求“技道合一”,在工作實踐中不僅注重體現自身的職業情懷,同時他們還十分重視豐富自己的人生情懷,以彰顯“大國工匠”精神,踐行技術、技藝和道義精神的融通。高職體育在新時期激勵著廣大青年學子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與“大國工匠”精神培育在生命、技術、道義上的高度融合。

參考文獻:

[1]李鴻江.學校體育需要工匠精神[J].體育教學,2017(6):1.

[2]于素梅.“人生體育”: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時代呼喚[J].中國學校體育,2019(12):2-3.

[3]戴志勇,杜娟.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J].教育教學研,2018(4):22-24.

[4]劉衛星,張美娟.現代人與體育[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5]徐春泉.關于高職體育教學與學生專業特點相結合的思考[J].江西金融職業大學學報,2006(19).

[6]郭承緒.大國工匠精神——職業教育發展契機[J].教育教學論壇,2017(52):72-73.

作者單位:榆林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