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教學模式的高職電子技術課程探索與實踐
作者:趙 媛 郭東平
發布時間:2021-10-19 15:53:34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以高職電子技術課程為例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詳細描述了利用互聯網、優慕課教學平臺,結合立體化教材實現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過程實踐,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改善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 高職 電子技術 線上線下 混合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類研究項目《〈電子技術〉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GJ1848)。
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教學課程建設
混合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前線上視頻和課件預習、課上的總結和交流、課后的復習和測試等學習交互活動。教師通過對課程內容的分析,對線上和線下教學進行分配,將每個知識點的課件和視頻上傳優慕課平臺,學生根據老師課前發布的課程通知,進行相應的課件和視頻預習,對于較簡單、適合學生自學的內容,學生在完成線上學習后,進一步進行在線測試來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而老師在課堂上只需要對這部分內容進行總結和點評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較難理解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先在線上學習課件和視頻講解,并將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先在討論答疑區進行留言討論,然后老師在課堂上再進行講解,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講,收獲會更大。除此之外,優慕課平臺還上傳了關于電子工程設計實例、歷屆試題試卷、拓展資源等開闊學生專業視角,讓學生感受所學課程的實際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教學模式在“電子技術”中的實踐
1.以學生為中心的線下教學方法
電子技術課程是電學學科的專業平臺課,通常采用線下課堂理論教學和實驗室實踐教學兩部分。本課程教學以“教”“學”“練”為過程,互動結合、教師示范、學生操作、學生提問、教師解答指導。教師選用工程典型案例講解、示范操作,學生進行分組操作訓練,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熟悉電子技術對電路的分析和設計,同時學會分解項目、設計最優程序。教學過程中應立足于堅持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采用項目教學以任務引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淡化理論與實踐環節的界限,充分利用教學儀器、實驗設備將要講授的內容展示或演示出來,理論通過實驗實訓獲知,實驗實訓通過理論的指導得到領悟,課堂上教師講解生動、具體,學生如身臨其境。同時教師將本專業領域新技術、新設備、新應用實例作為課堂上的教學補充內容,擴展學生眼界,使學生貼近生產現場和時代發展前沿。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以教材和優慕課教學平臺上的課程PPT、電子教材、知識點分段視頻講解、練習題庫等資料為主進行學習。根據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方案要求,電子技術課程對于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及課時分配都有一定的變化和調整,對應新的課程標準和課程設計要求。
2.以學生為中心的線上教學方法
線上教學作為線下教學的補充,將成為日常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是網絡發展的大趨勢,互聯網的發展也是線上教學強有力的基礎保障?,F在人人習慣手機在手、時時在線,學生們更是不例外。結合電子技術課程特點,筆者對線上教學知識點進行了重新調配,精簡知識點、重構課件,對于重難點知識內容線上教學時進行分段,以免時間過長而使學生產生疲憊感,同時有錄課視頻可以作為課后補充重復學習。線上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新穎、好奇,但是需要有很強的自律性,老師沒有辦法親身監督,只能利用課堂提問的方式督促學生。同時,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要做好有效銜接、做到切換有序,保證兩種不同教學方式下的關鍵聯系點,讓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方法下有不同的感受,以最容易理解的方式掌握教學內容。
3.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教學方法
根據混合課程的建設和全面應用,筆者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教學模式的具體教學過程設計概括為以下3個步驟:(1)課前線上預習。教師在優慕課教學平臺發布課程通知,布置下次課程的學習任務。學生通過優慕課教學平臺中的課件和視頻進行自主學習,預習完后可將自己的收獲進行總結歸納,完成工作任務。遇到問題可以在答疑討論區發表問題進行討論。老師收集問題集中進行答疑,對于簡單問題直接在線回復,較復雜問題的回復課堂上進行講解。(2)課上總結交流。對于復雜和難以理解的問題在課堂上回歸傳統的教授方法加以工程實例帶入進行講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掌握了知識內容,同時也學會了知識的應用,同時理解了本門課程在實際工程中的意義。對于難以理解的部分,在老師講解完后,每個學生必須以總結的形式相應地完成一個類似的實際工程應用,來檢測自己對內容的掌握程度,老師進行點評和打分。(3)課后復習和測試。課后復習對學習效果是非常有益的,通過課后復習可以鞏固課堂和在線學習知識的內容,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線測試可以更好地檢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與運用能力?;旌辖虒W改革模式能夠符合現代教育的需求,充分利用在線資源擴展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實現時間與學習效果最大化。
4.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教學實踐
筆者針對機電工程分院電氣18級三個班的學生采用了混合教學模式。詳細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1)課前準備
上課前一天教師會在優慕課平臺上發送課程通知并在學習群里告知學生,希望學生及時閱讀預習的內容提要,并在優慕課平臺上提前做好預習,同時教師還會在學習群里發送相關學習資料。對于電子技術課程,優慕課里面不但有該課程的電子教材、PPT,還有每一個知識點的視頻講解資料,這些視頻都是老師專門為這門課程錄制的。除了優慕課上有視頻外,電子技術課程還有立體化教材電子技術與應用項目化教程,教材上每個知識點都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視頻學習。
(2)課中教學
上課前5分鐘教師會在教師大屏幕上顯示優慕課簽到二維碼,學生走進教室就可以掃碼簽到以便考勤上課人數。學生簽到結束后,教師會公布優慕課平臺上的課程通知、電子教材和課程PPT以及視頻學習情況。
教師會在前一天查看大家的預習情況,并根據大家預習情況和答疑討論區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以“卡諾圖化簡方法”為例,教師針對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進行綜合設計,將“卡諾圖化簡中最小項、相鄰最小項、最小項表達方式以及n變量的卡諾圖等概念”作為翻轉課堂教學部分,將“卡諾圖化簡方法”作為傳統教學部分,明確學習要求。將“含有無關項的卡諾圖化簡方法”作為最后的拓展任務,引導學生自行思考完成然后再討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在預習卡諾圖化簡基本概念的過程中問題比較多,課堂上老師會將基本概念中問題較多的部分進行講解,然后再講解卡諾圖化簡方法,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化簡方法并分組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小組討論由小組代表講述最終完成任務的結論,不同結論的小組可以繼續探討。之后由老師總結最終結論并對小組打分??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為主導,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3)課后評價
對于學生課前在優慕課教學平臺上的預習和自主學習情況、課堂表現和課后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整體評價。期末總成績評價分為:①優慕課在線學習成績(25%),根據優慕課進入課程次數、閱讀課程通知、答疑討論區參與次數、電子教材、PPT、視頻學習的在線時長、在線測試等進行分級考核打分;②課堂成績(35%),根據課堂考勤、課堂工作任務和實驗實訓項目完成情況進行分級考核打分;③課后任務成績(10%),主要包括課后作業和課后任務完成情況;④期末考試成績(30%),主要包括閉卷考試的卷面成績。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反饋等作出階段性的教學反思,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實踐證明,電子技術課程的學習采用混合教學模式效果非常好,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綜合能力。
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教學模式在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改革意義
1.靈活學生學習時間,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在學生學習過程的反饋中,大部分學生能深刻地感受到混合教學模式對自己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的改變,靈活了自主學習時間、自學能力、自我挑戰,樹立學習信心,鍛煉學生學習思考能力。在線學習學生可以反復聽講平臺上的微課視頻,這樣能夠讓學習基礎較差、課堂反映慢的學生在課后的反復學習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直到弄懂為止。
2.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傳統教學的最大不足在于教師課堂講授的內容學生被動接受,對于接受情況教師無法做出全面的判斷,通過課堂任務和優慕課上的答疑討論,教師很容易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的疑難點,方便教師有針對性的講解和個別學生特殊輔導,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
3.增強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從工程實例出發,從感性到理性力求對工程實例中蘊含的電子電路進行思考和判斷,結合實際特性和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的思考探索,重視知識的應用,提高推理和邏輯抽象能力,啟發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的意識。
4.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思路
混合教學的多元化“滴灌”教學,學生學習興趣比較高,學習效果比較好。運用工程實際范例設計電子作品,學生學習本門課程內容的同時了解了該課程的作用,理解課程在實踐中的意義,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思路,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習好、能力強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擴展了思路。
5.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優慕課教學平臺是線下線上課堂教學強有力的補充和支持。教師在平臺上提供了本門課程的PPT、電子教材、分段知識點的視頻教學、訓練題目等全部資料,學生根據課程安排和需要進行自主學習,有力地解決了內容多、學時少的問題,教師可以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提升教學能力上來。在混合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會不斷得到激勵和啟發,提高了教師自身的教研水平。
結 語
通過對電氣18級三個班的學生采用了混合教學改革,靈活了學生學習時間,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思路,同時增強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課前根據課程通知在優慕課平臺上有效的預習,在完成課前測試中發現問題,學生在課堂中帶著問題聽講,學習中注意力更集中,學習更有針對性,對知識的掌握有更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電子技術課程混合教學方法結合立體化教材在教學中實現了教師課堂講解角色與學生被動學習的轉變。實踐證明此教學模式實施性強,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陳希亮,姜峰,賴俊,等.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6(6):143-146.
[2]常耀輝.基于SPOC混合教學模式的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7(1):26-31.
[3]薛玉利.混合教學模式在“電路與數字邏輯”課程中的實踐[J].計算機教學與教育信息化,2017(18):150-152,155.
[4]李洪建.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5(24):36-40.
[5]劉小晶,鐘琦,張劍平.翻轉課堂模式在“數據結構”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331):105-110.
作者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分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