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務工作中的德育策略
作者:呂國斌
發布時間:2021-10-19 15:27:5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有什么樣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樣的班集體。由此可見,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將直接影響著班級的學風和班風。因此,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班務工作,就如何做好學生德育工作談幾點看法。
一、示范引領,規范學生的言行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正人先正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小學階段的孩子,模仿性較強,許多孩子走路的姿勢和說話的語氣為什么和父母有相同之處呢?這并不是父母有意教給他們的,而是孩子耳濡目染模仿學來的。因此,教師的言行舉止要時時處處給學生做出表率。例如,要求學生使用文明用語,教師率先垂范;要求孩子們遵守班級紀律,教師也要遵從,如有事未能上課也要向學生說明情況;要求學生講衛生,教師也應時刻注意自己的儀表;要求孩子書寫規范,教師的批語、板書等書寫也要規范工整。愛孩子不能掛在口頭上,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尊重他們的個體地位,為孩子們創設不同的交流平臺,引導學生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對特殊家庭的孩子,教師也要照顧得細致入微,讓這部分孩子感受到班級大家庭的溫暖,凝聚起他們的向心力,這樣學生在愛的熏陶中會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開展各種有趣活動,明確學習目標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有目的性的工作,我們必須要有長遠的規劃。在每學年開學初,我都要認真、詳細總結上一年度班級工作的整體情況,同時會根據學情和班情重新修訂班務工作計劃,并廣泛征求學生的意見,最后開展各種有趣的活動。每學期有共性的活動,如國旗下演講選拔活動、愛國主義故事演講比賽、學習方法分享會等。通過每一次有目的性的活動開展,搭建了孩子展示才能的平臺,激發了每一個孩子的參與熱情,培養了孩子的競爭意識和班級榮譽感。每學期,我還會利用三到四周的時間開展愛國主義故事演講比賽,這項比賽的主旨是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強化學生“為誰而學”的思想意識,端正學習態度,樹立他們為實現中國夢而學習的遠大理想。為了讓每一個孩子參與其中,我給學困生降低標準,選定不同的演講素材,打印下發并提前指導他們進行訓練。演講比賽分組進行,評比原則按照“不比成績比進步,不比智力比努力”的評價標準,旨在讓不同層次的孩子都能有獲得感和成就感。通過班級活動的開展,學生對學習的認識明確了,學習積極性增強了,趕、幫、超的氛圍越來越濃厚了。
三、抓住有利契機,有針對性進行教育
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隨著知識水平的逐年提高和社會上各種媒體的熏陶,已經初步具備了辨別是非的能力,榮辱觀在逐步增強,他們把老師看成公平正義的化身。在同學和同學之間,孩子和父母之間,孩子和社會上的各種成員之間發生的矛盾,學生只有把老師當成真心朋友才會訴說,老師對這些訴求不能敷衍了事,要認真對待,在不了解真相的情況下不妄下結論。遇事先要進行冷處理,安撫矛盾的雙方,然后對事情的情況進行深入了解調查。為了防止矛盾升級,教師要花心思在私下給他們擺事實、講道理,讓雙方心悅誠服。為了消除事件矛盾給孩子心理和班級帶來的消極影響,在雙方工作做好后教師要抓住教育契機,利用班會課開展思想教育明辨是非活動,讓矛盾的雙方闡述事情的經過,各自表明自己的態度,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教育。這種教育活動形式,既消除了雙方的心理隔閡,增進了友誼,又對全班學生的心靈進行了一次洗禮。因此,適時抓住契機有針對性開展思想教育活動,對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行之有效。
總之,思想引領行動,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是提高學生各項能力的前提。在當今社會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社會上各種不良風氣彌漫并滲透到教育領域,為了守護好學校這一片純凈的藍天,培養孩子從小就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一要務。班主任要切實擔負起這一歷史使命,以習近平新時代教育理論為指引,率先垂范,在班級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抓住各種契機有理有據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播下健康的思想種子,為實現中國夢奠定扎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堿灘鎮中心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