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地方高職院校學生誠信體系建設對策研究
作者:秦國慶
發布時間:2021-10-19 11:01:25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更是新時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基礎。筆者通過隨機發放問卷的方式對榆林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展開了誠信現狀個案調查,客觀分析了地方高職院校學生失信原因,提出了地方高職院校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遵循,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構建學生誠信體系,以期為推動“誠信校園”“誠信社會”提供借鑒。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高職院校 誠信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2019年榆林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專項資金規劃項目(項目編號:YLSKGH2019-33)。
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中,一直有誠實守信的優良傳統,儒家將誠信作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必要內容,在新時代誠信更是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重要內容,誠信可以說已經成為大學生立身處世、成長成才的基礎。筆者通過隨機發放問卷的方式對榆林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榆林職院)在校學生展開隨機問卷調查,并對相關的失信現象進行了分析研究,進而提出了新時代地方高職院校學生誠信教育的途徑,以期能為推動“誠信校園”“誠信社會”貢獻一些力量。
地方高職院校學生失信表現及原因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講話中衷心希望新時代中國青年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為了解和分析榆林職院在校學生的誠信表現情況及一般失信原因,筆者在問卷調查中設計了學生對誠實守信的理解、考試作弊、誠信做人和誠信就業等4個方面的話題,學生可根據自身實際談論,本次調查面向學校校本部5個教學系的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172份,其中有效問卷170份,基本了解了學生誠信狀況。通過分析,造成部分學生失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高職院校在校學生對誠信認識不足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多元化價值取向進一步升級,社會失信有加劇趨勢,這也影響到了高職院校在校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健康成長。問卷顯示,多數高職院校在校學生經過中小學階段的知識積累,父母的言傳身教,對誠信有了基本的認知,初心上、行動上也愿意言行一致,但由于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如地鐵霸座、偷稅漏稅、社會潛規則、行業潛規則等諸多不良現象的影響,使高職院校在校學生本就薄弱的誠信意識更容易受到這些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2.高職院校誠信教育理論與實踐聯系不緊密
當前,高職院校普遍都比較重視開展學生誠信教育,從課堂教育、課外活動、紀律規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以學校為主導、教師及輔導員為主體開展的誠信教育模式。但是這種模式多數表現為教師只單一地注重課堂理論教學,僅告知學生什么是誠信、哪些是誠信、哪些不是誠信,有的教師照本宣科、設計的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沒有與學生實際成長需求相結合。加之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對課堂理論知識不感興趣,出現了只重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輕成人成才培養的現象。需要指出的是,當前學生思想意識超前且跳躍性強,理論教學與學生實際需求脫節,學生個體差異大,教學方法的不正確也會使學生對誠信教育課程充滿反感。這種流于形式的教學方法不僅不能提升學生的誠信素質,反而還會導致部分學生對學校的誠信教育產生抵觸情緒,這主要集中反映在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違約上。問卷顯示,高職院校學生違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學生個體因素。部分學生自身的不誠信問題,如在校學習生活期間存在著靠抄襲完成作業,期末考試靠作弊過關,日常說話言行不一致,畢業離校后拖欠國家助學金遲遲不還,還有個別學生在校期間有偷盜同學財物的情況,等等。
家庭期望值高。多數家長希望孩子能順利畢業,部分家長不在乎孩子畢業后的工資收入和發展前景,只求孩子以后的工作環境安逸。一些家長會為此動用各種社會關系幫助孩子實現“高期待”就業,至于是否違約這些家長絲毫不在乎。比如學校采礦專業依托的是榆林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就業率高、收入好,但學校的學生畢業后從事相關工作的卻很少。這主要是部分畢業生雖然在實習期間已經與企業簽訂就業意向了,但是他們會在家長“善意”的幫助下“被動違約”,這些家長不誠信的做法給孩子起到的是負面的不良影響。
高職院校本身存在一些不誠信現象。高職院校為了暢通“出口”,在招生宣傳時承諾給學生推薦多次就業機會,這造成一部分學生在就業時左挑右選,總覺得還有好機會,甚至有部分學生在與用人企業簽訂合同后仍然會違約。
3.社會整體失信現象頻繁
當代的大學生大多出生和成長在網絡信息時代,他們通過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臺每天海量地接收一些類似于“無息快速貸款”“微信打卡收錢”等虛假廣告,這些虛假廣告看似和學校的學生沒有直接的關系,但卻會在無形之中給思想還不夠成熟的學生帶來諸多負面的影響,會導致部分學生偏離核心價值觀的取向,造成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悄然發生偏移,這從不少高職院校學生考試時作弊、就業違約等不誠信行為中可以看出。
地方高職院校學生誠信體系建設
當下,高職院校學生誠信履約能力并不樂觀,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社會凈化環境、學校完善教育考評體系、家庭踐行誠信教育以及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進而形成社會、學校、家庭育人合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構建契合新時代學生群體的誠信教育體系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筆者從以下方面提出了初步思考,以期對地方高職院校學生誠信體系建設有所借鑒。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引領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作出了明確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家所提倡的道德內涵,對中國公民道德建設具有積極的作用,而誠信作為其基礎,直接影響國家道德體系的構建。誠信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對個體作了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對高職院校學生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模式有著巨大的作用和意義。
經過多年的辦學實踐,榆林職院聚焦“立德樹人”,構建起了“一體兩翼三層四維”的大思政格局。即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為主體,以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為兩翼,以興趣與信心、感恩與責任、成人與成才為三個層次,以理論、輿論、文化、文明為四個維度作為主要內容的大思政格局。依托思政教師解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把“中國夢”融入教材、融入課堂、融入頭腦,加強對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學?!皠钪尽⒐小⒊绲?、尚能”的校訓精神相融合,并且將其作為新生入學“第一課”的教學內容,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教學育人的全過程,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夯實在校學生的誠信意識。
2.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環境
大學校園是師生心靈成長的共同家園。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環境,開展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這對培養學生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生良好品德修養的形成具有啟發性、滲透性和持久性的影響。學校積極組織開展以理想信念教育為中心的“我的中國夢”“勵志感恩”“誠信待人、誠信處事、誠信立身”等主題教育活動,通過由表及里、循序漸進、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教育和引導學生說實話、辦實事、講文明、守信用、不欺詐、不弄虛作假、不坑蒙拐騙等,在學生的心靈深處播下“誠實守信”的種子。
學校的學生還于2017年自發成立了誠信志愿者服務隊,累計注冊人數超過千人,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近萬人次,學生用言行舉止遵守誠信約定,引領榆林地方城市誠信社會建設。學校開設的“誠信驛站”由學生自己經營管理,主營學習用品,而且是無人看管、貨物自取,這個驛站已運營數年,誠信指數由最初的53%上升到98.5%?!袄韺嵰惑w”的誠信教育能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口頭承諾與身體力行相契合的難題。
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美德育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人們進行道德教育修養的好教材,要求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新時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彰顯出了其育人方面的價值,高職院校在加強學生誠信教育時,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深度融合,幫助學生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而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
榆林職院本著“對學生負責,讓家長放心,為社會服務”和“先成人、后成才”的辦學理念,增開了國學經典誦讀、社交禮儀、書法等多門人文素養課程,并把陜北地方文化引進課堂,先后開設了陜北文化概論、陜北民歌賞析、陜北民間說唱文學等選修課程,將地方文化植入課堂,用傳統文化的精髓潤物無聲地影響著學生,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在校學生進一步了解榆林豐富的民俗文化,扣好學生人生的第一顆“扣子”,這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榆林社會建設和地方民俗文化傳承和創新的步伐。
4.建立健全的誠信考評體系
完善高職院校學生誠信檔案,建立學生個人信用檔案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地方高職院校應有一整套適合本校學生成長發展實際的誠信考評制度,把誠信考核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學生的獎、助、貸、勤、補、免、評優、入團、入黨和推薦就業的全過程。高職院校應從新生入學教育的第一課起,就向學生解讀好學校在誠信方面的管理制度,學校可在每學期開學與學生遵循自愿簽訂、認真履行的原則簽訂誠信承諾書,不僅可以記錄學生的在校誠信,還能培養在校學生踐行誠信、知行合一的高尚品質。
嚴格誠信教育激勵機制和強力推進誠信教育激勵機制,不斷提升在校學生的個體誠信行為自覺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可以說制度建設也是高職院校教書育人的關鍵,只有搭好制度臺子,才能唱好教書育人戲。榆林職院在其《章程》中強調,將知識增長與道德提升相結合……引導學生養成珍愛生命、尊重人權、尊敬師長、誠實守信、熱心公益的良好品質。學校還通過設立“杰出貢獻獎”“誠信之星”“學雷鋒標兵”等重獎師生團隊和個人,按學期獎勵“文明班級”“文明宿舍”“衛生班級”“衛生宿舍”,在評選上述獎項時對失信行為采取一票否決制。特別是在評定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及推薦入黨時,把誠信列為首要條件,并且引導在校大學生在思想上自覺認同、在實踐上自覺行動、在責任上自覺擔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觀。
結 語
人無信不立,事無信不成,商無信不興,國無信不穩。地方高職院校誠信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而艱巨的任務,特別是對于不喜歡傳統灌輸教育的高職院校學生來說,高職院校要及時構建起合理的誠信考評體系,教育和引導學生言必信,行必果,在學校做誠信學生,在家里做誠信孩子,在社會做誠信公民,自覺抵制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學校要大力為社會培養能吃苦、上手快、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以向社會展現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參考文獻:
[1]新華網.黨的十八大報告(全文)[R].2012-11-8.http://www.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htm.
[2]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9-5-1(2).
[3]孔難難,張博.系統論視野下大學生誠信教育困境分析與若干建議[J].高教學刊2015(19):245.
[4]蘇暢.我國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D].大連海事大學,2006,16.
[5]韓曉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野下的大學生誠信教育優化思考[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7(12):16.
[6]錢玉皓.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誠信教育[J].《高教學刊》,2016(22):220.
[7]韓曉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野下的大學生誠信教育優化思考[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7(12):15.
[8]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56.
[9]鄭曉燕.從誠信認知及誠信行為的角度審視高校誠信體系建設[J].《東岳論叢》2013(5):188.
作者單位:榆林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