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教育廳 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加強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師隊伍骨干體系建設的意見
發布時間:2021-10-18 11:15:53 來源:陜西省教育廳網站
各設區市教育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楊凌示范區教育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韓城市教育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神木市和府谷縣教育體育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高校,省級有關單位: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發〔2018〕4號)和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陜發〔2019〕5號)精神,大力推進新時代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全面促進陜西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現就加強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師隊伍骨干體系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設西部教育強省為目標,遵循教師成長發展規律,大力實施“骨干引領”戰略,推進新一輪基礎教育“三級三類”骨干教師培養計劃,培養和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具有陜西特色的骨干教師隊伍和優秀教師群體,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為全省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優質師資保障。
二、目標任務
(一)總體目標。到2030年,進一步完善省、市、縣三級,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三類為主的“三級三類”骨干教師體系,進一步形成遴選與培養、管理與使用一體化的骨干教師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培養造就10萬名能夠在推動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全面提升基礎教育質量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的骨干教師隊伍,進而帶動全省基礎教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二)主要任務。
1.按照所在縣(區、市)基礎教育專任教師數15%的比例,在全省建立一支6.35萬人的縣級骨干教師隊伍。縣級三類骨干教師分別命名為縣(區、市)級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遴選與培養規模分別為5000名、1.25萬名和4.6萬名。
2.按照所在市基礎教育專任教師數6%的比例,在全省建立一支2.5萬人的市級骨干教師隊伍。市級三類骨干教師分別命名為市級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遴選與培養規模分別為2000名、5000名和1.8萬名。主要從縣級骨干教師中產生。
3.按照全省基礎教育專任教師數3%的比例,建立一支1.15萬人的省級骨干教師隊伍。省級三類骨干教師分別命名為陜西省教學名師、陜西省學科帶頭人、陜西省教學能手。其中,省級教學名師1000名,每批次遴選培養100名;省級學科帶頭人2500名,每批次遴選培養250名;省級教學能手8000名,每年遴選培養800名。 主要從市級骨干教師中產生。
三、實施辦法
(一)實施時間。2021年1月至2030年12月,每年度組織一次。其中每個批次教學能手通過評選命名,每個批次學科帶頭人遴選與培養期限擬定為1.5年,每個批次教學名師遴選與培養期限擬定為2年,培養期滿經考核合格后命名。
(二)實施范圍?!督處煼ā芬幎ǖ娜』A教育在職在崗一線教師和教科研人員(不含所在學校或單位正職領導,下同)。
(三)實施機構。按照分級分類管理、共同培養使用的原則,省級骨干教師的遴選與培養工作由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組織實施,市、縣教育部門支持配合;市級骨干教師的遴選與培養工作由市級教育、人社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縣級骨干教師的遴選與培養工作參照執行,省、市應給予指導和幫助。
(四)實施方案。省級三類骨干教師的遴選、培養和管理使用,分別按《新時代陜西省基礎教育教學名師遴選、培養與管理辦法》《新時代陜西省基礎教育學科帶頭人遴選、培養與管理辦法》《新時代陜西省基礎教育教學能手遴選、培養與管理辦法》執行,并據此下達年度實施方案。各市、縣應結合當地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和教師隊伍建設實際,分別制定本市、縣三類骨干教師的遴選、培養和管理辦法并逐級上報審批。
(五)遞進推薦。原則上,凡進入同一級上一類別骨干序列培養的教師,應從已獲得同一級下一類別骨干教師稱號的人員中推薦產生;凡進入高一級同一類別骨干序列培養的教師,應從已獲得低一級同一類別骨干教師稱號的人員中推薦產生。對教學業績特別突出、具有中小學高級教師職稱的在崗教師和教科研人員,申報各類學科帶頭人培養,對教學能手條件不做要求。同等條件下,獲得陜西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及以上的成果主持人,被認定為省級基礎教育精品課程主持人,獲得省級幼兒園專業技能大賽一等獎的可優先推薦。我省各級各類骨干教師實行動態管理,每5年重新考核認定一次,不搞終身制。2020年底前已獲得相應“三級三類”骨干教師稱號的納入定期考核范圍,不再重復申報。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快推進新一輪“三級三類”骨干教師體系建設,對于帶動我省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和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具有重大意義。各級各有關工作部門及基礎教育學校要充分認識加強骨干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統一思想認識,宣傳和動員廣大教師積極參與骨干體系建設,不斷增強教師的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
(二)加強領導。相關職能部門要統籌協調,積極營造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扎實推進新一輪“三級三類”骨干教師體系建設工作。要主動作為,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形成齊抓共管、全力推進的工作格局。省教育廳聯合省人社廳成立“陜西省基礎教育教師隊伍骨干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省骨干體系建設的協調管理工作。各地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好轄區骨干體系建設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抓住機遇,認真做好骨干教師遴選、推薦和培養工作,真正評選出教育教學中的優秀者和引領者。
(三)完善制度。建立健全骨干體系建設領導責任制和聯席會議制度,完善骨干體系建設的督促檢查、考核獎懲和問責機制,把建設成效納入對主管部門、主管領導和校長的年度考核。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制定同級三類骨干教師評選標準、管理辦法和考核指標,建立骨干教師的注冊制度、檔案制度、證書制度、考核辦法和激勵機制,將年度考評、任期考核與骨干教師的發展目標、職務晉升、崗位聘用、業績考核、表彰獎勵等有機結合起來。
(四)強化管理。獲得“三級三類”骨干稱號的教師,應在教師隊伍建設中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各地、各校要采取多種措施,切實加強對教學能手的培養、考核、管理和使用,積極創設條件,為其發揮骨干作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鼓勵“三級三類”骨干教師到鄉村學校任教交流或定點幫扶。進入骨干教師培養序列,原則上應在本縣區服務至少3年方可流動。對3年服務期內,未經組織批準,私自流動(含辭職)或被縣域外學校聘用的骨干教師,取消相關政府待遇,取消其參與各級組織的評審評優督導及教師資格考試考官資格,終止其骨干培養與晉級資格;對未經組織人事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同意,惡意從邊遠地區或鄉村學校“挖取”人才的,將停止聘用學校評優資格,包括各級師德先進、優秀教師、特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評選、骨干教師選拔與認定等資格。
(五)落實經費。省級進一步加大對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投入力度,重點支持省級骨干體系建設。各市、縣要為本級骨干體系建設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要把骨干體系建設經費列為教師隊伍建設年度預算的重要內容,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各級各類學校要按照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參加骨干教師的培養與研修活動。
(六)支持服務。健全完善省、市、縣骨干教師的培養培訓制度,堅持每位骨干教師每5年接受不少于360學時的培訓。進一步完善三級專家服務體系,強化對骨干教師的專業指導。切實加強三級培訓基地建設,統籌利用好培訓、教研、電教等有效資源,不斷提升骨干教師的培訓能力和水平。建立骨干教師信息庫和培養對象聯系制度,定期聽取他們對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的建議和意見,支持他們研究教育教學思想和總結實踐教學經驗,幫助他們解決培養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加大對優秀骨干教師的評優表彰和績效考核獎勵力度,特別是對鄉村教育做出突出貢獻的骨干教師,在全社會進一步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各地、各校在執行過程中,如有好的做法和意見建議,請及時報告省教育廳、省人社廳。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韓潤社(省教育廳教師處) 029-88668929
黨江平(省人社廳專技處) 029-63915099
附件:
1. 新時代陜西省基礎教育教學名師遴選、培養與管理辦法
2. 新時代陜西省基礎教育學科帶頭人遴選、培養與管理辦法
3. 新時代陜西省基礎教育教學能手遴選、培養與管理辦法
陜西省教育廳
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21年9月27日
(點擊這里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