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縣第五小學“第二課堂”優秀成果記
發布時間:2021-10-11 15:54:37
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最高層面的建設,它引領著學校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教育品質的提升加油助力。文化立校是現代學校走內涵發展之路的堅定選擇。幾年來,我校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不斷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全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打造了團結拼搏、凝心聚力的團隊精神,打造了健康向上、積極進取、追求卓越的精神面貌。學校始終堅持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推進小學生德育教育重要手段途徑,在工作中,不斷加強校園文化硬件建設,加大各部室、各班文化建設,創新舉措合力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一、學?;厩闆r
府谷縣第五小學始建于2014年,是一所縣直完全小學。現有教學班32個,學生1768人。校園環境明凈優雅,景色宜人,是莘莘學子成長的搖籃。學校以“科學化育人,現代化發展”為辦學理念,形成了以“養正向善”為校訓的“雅正”校園文化體系。在此基礎上,形成以“禮仁孝信義善”六大傳統文化為核心的“1163”德育模式,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堅持按照“理念引領、制度保障、分層履職、精細管理”的管理思路,以“八大習慣養成教育”、“課堂教學改革”和落實“22111”工程為抓手,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全面推進學校內涵發展。學?,F有教職工95人,其中高級教師11人,一級教師51人,二級教師33人;省市級優秀教育能手3人,縣級教學能手13人;教師碩士研究生1人,本科學歷的有73人,??茖W歷的有21人,學歷合格率100%。師資力量雄厚,政治素質高,業務素質硬,師德高尚,結構合理。學校先后被榆林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校園”、“校園足球特色學?!薄+@得市級“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和“安全工作先進單位”。獲得縣級“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安全工作先進單位”、“現代教育技術先進單位”、“316督導評估優秀學?!薄ⅰ靶1狙行薰ぷ飨冗M單位”等稱號。學校于2021年1月被省教育廳授予“陜西省素質教育暨質量提升優秀學?!?。
二、精雕細琢只為環境育人
校園的物質環境是校園文化的“硬件”,沒有完備的“硬件”系統,校園文化就無基礎、無依靠。
1.在校園樓、墻、廊、道上做文章
通過調研、分析,結合校訓、辦學理念、學校實際情況和地域文化特點等,形成集知識性、藝術性、教育性于一體的“一帶四橫五縱八角”主體布局。一帶(即學校大門起至校園內圍墻及樓體墻面)。大門前照壁墻用浮雕以“孔子”造型、漢字“正”、“雅”等元素為主體,提醒師生要做“正人”、做“雅士”。圍墻主要用墻體彩繪表現“中國夢”和“中華美德”。南樓西側墻面分兩列鐫刻“科學化育人,現代化發展”八個大字,表現學校辦學理念;北樓西端刻“養正向善”四個字,南樓西端鐫刻“博學踐行”,輔以簡單圖案,南北呼應,表現學校校訓。
四橫(即四層樓)
設計方案:習慣養成結合國學經典,養揚正氣;現代教育結合中華文明,塑造雅士。相融相濟,相輔相成。
一樓:南北樓以“仁”、“禮”字間隔呈現,體現一、二年級的德育主題。檐內側張貼關于“仁”、“禮”字的格言、故事等。
二樓:南北樓以“信”、“孝”字間隔呈現,體現三、四年級的德育主題——“信”、“孝”。扶欄內側展示國學經典內容,包括《什么是國學?》、《弟子規—節選》、《三字經—節選》、《增廣賢文—節選》、《古代禮儀》、《諸子百家》、《千字文》、《中國傳統節日》、《百家姓》、《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四書五經二十四史》、《書法名家》(調整)等。涵蓋了小學段需要知道的國學內容,讓小學生知國學、愛國學、學國學,通過國學滲透德育,滋養身心,傳承文明。
柱子內側壁掛古代名家詩詞,讀詩使人靈秀,讓學生在讀經典中陶冶情操,養正育雅。
三樓:南北樓以不同字體的“善”、“義”字間隔呈現,體現德育主題。
四樓:展示名家或教師的書法、繪畫、手工制作等作品。提高教師的藝術修養和文化內涵。
五縱(指五條樓道)
樓道內墻面均以藝術造型展示學生或教師作品,作品主題可結合學?;顒与S時調整,可以是攝影、書法、繪畫、剪紙等,也可以是小明星、大名師、師生寄語等。
八角(指八個樓角)
主題為“童心看家鄉”、“童心看中國”、“童心看世界”。讓孩子了解家鄉、中國、世界,激發對家鄉、國家、世界“愛”的情感,讓愛成為學習、成長的原動力,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傳承,有正氣、有正義,做個正直的人。
校園處處洋溢著濃厚的育人氛圍,校園內校訓、名人名言、各種安全提示牌、標志標識牌、宣傳欄、黑板報等。校園環境寧靜優美、干凈整潔。各年級文化設計主題顯明,內容新穎,視覺效果和德育效果良好。
2.不僅僅注重墻、欄、廊、道、臺的布置,更在班級、部室、辦公室花心思。
提倡班級自主管理,特色自主打造,教室環境的布置實現“美化”:各教室懸掛班級名片;黑板上方張貼班訓和國旗;后墻的學習園地體現班訓、學生評價展示內容,園地兩邊各懸掛近視和遠視測試表;兩側墻壁張貼守則規范;教室設置圖書角、衛生角、展示臺等。使整個教室充滿文化氣息,教室的每個角落、每個墻面都能說話,都能育人;黑板兩側張貼課程表、值日小組、一日常規等。
結合各功能室特點,布置好主題鮮明的大字、相關勵志名言;規劃、制度、名人圖片;各負責人各負其責,精心管理,充分發揮各功能室的作用。
各辦公室有表冊欄,張貼辦公室成員介紹,體現學校校訓和辦學理念,有溫馨感、時尚感和舒適感。
三、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學校把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作為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主要載體,使整個校園文化成為一個有機的素質教育平臺。
學校每一學期都要舉辦形式多樣、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以“1163”德育模式為載體,以“四禮(入學禮,入隊禮,成長禮,畢業禮)、四節(魅力藝術節,潤心讀書節,創新科技節,陽光體育節)、四活動(迎新活動,感恩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小主人在行動)”為主線,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深化少先隊員素質教育。每周一國旗下誦讀經典、國旗下講話、召開主題班會,開展各類教育系列活動。每日課間操學生人人做《三字經》韻律操活動。每學期學校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記心中”的主題,舉行“核心價值觀記心中”系列活動,加強了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清晰的認識,通過黑板報、演唱、主題隊會、童謠傳誦、手抄報等,扎實開展各項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本年度,三月份收集、整理、評比了“弘揚傳統文化·走進春節”剪紙、手抄報、繪畫、手工制作等作品,并組織了頒獎。現對優秀作品在校園大型櫥窗展出?!皩W雷鋒”活動月之際,開展了“弘揚雷鋒精神,踐行志愿服務”五、六年級組實踐活動,三、四年級組手抄報比賽。開展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班隊會觀摩活動,突出“仁愛”教育。清明節期間,三四年級組分別開展“文明踏青”、勞動實踐教育活動。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中藝體組、綜合組、數學組教師分別舉行了“讀詩給黨聽”中國夢教育誦讀、展演活動。
四月份清明節期間,分別開展了“文明踏青”、繪畫比賽、勞動實踐教育等活動,同學們暗下決心要踏著革命先烈的足跡,努力學習,奮勇拼搏,在革命先烈愛國精神的感化下健康成長;“三愛三節”教育活動通過主題班隊、手抄報、征文的形式讓學生深刻領悟到了節約的重要性;結合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開展了環境保護教育,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大家一致表示,盡自己的力量,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增強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倡導低碳生活,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為創造一個和諧的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四月份的科技節全校學生以科技制作為主,同時以手抄報、繪畫的形式推動了我??萍蓟顒拥纳钊腴_展,不斷提升科技節活動的質量,不斷提高科技發明的檔次,為創建素質教育理念下的科技特色學校作更大的貢獻。四月份,突出了“仁德”教育。
五月份以“誠信明禮”為主題開展了“營造書香校園,推進師生閱讀”為主題的校園讀書節成果展示活動。本次活動盛大而隆重,活動中,杜利民校長檢閱了年級方陣的誦讀展示,二年級背誦了《弟子規》;三年級、四年級分別全文背誦了《增廣賢文》《大學》;五年級背誦了《朱子童蒙須知》節選;六年級背誦了《論語》節選。劉慧老師和四(5)班全體同學為大家帶來了一堂知識豐富而又飽含生趣的閱讀積累展示課;五小全體教師誦讀經典詩文,致敬少年、致敬師者、致敬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會后,參會來賓參觀了我校學生的書畫作品,并進行了“營造書香校園,推動師生閱讀”研討交流,給予我校高度評價。舉行了以“帶走好書、閱讀好書,與好書同行”為主題的四、五、六年級圖書交易活動。本次活動,不僅讓同學們體驗了賣書買書的樂趣,而且共享了優質的圖書資源,提高圖書的利用率,降低同學們的購書成本。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愛惜書籍,節約資源的好習慣。同時,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促進了學生成長,也再次掀起了“閱讀好書,與好書同行”的學習熱潮;在“五一”勞動節期間,一、二年級開展了“我為社區增光彩”勞動實踐活動;三、四年級以“勞動最光榮”開展了手抄報比賽;五、六年級開展“勞動者最美”的攝影比賽,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培養了學生積極勞動的熱情,養成了愛勞動的好習慣,并能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六月份在慶“六一”國際兒童節期間,通過一年級的新生入隊儀式、美術節和文藝匯演,開展了“禮貌禮節”教育,讓學生在體驗中明禮,在活動中成長;“端午節”期間,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包粽子感受傳統文化,并通過手抄報比賽讓學生知道“端午節”的由來,讓學生了解歷史、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懷,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六年級在畢業之際開展了以“禮德”為主題的畢業禮活動,讓禮德品格伴隨終身;評選出了文明學生、十佳之星、八大習慣之星等等,開展行為規范、健康成長教育。整個六月,突出了“禮德”教育。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的“第二課堂”,它反映的是學校的辦學水平與文明程度,在育人過程中發揮著特殊、重要的作用。我們相信,隨著文化體系建設的進一步實施和完善,必將極大推進學校教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為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提升注入無限的生機和活力,為學校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文化支撐。我們堅信第五小學的“第二課堂”必將進一步發揮其育人和服務功能,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環境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