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作者:劉 菁
發布時間:2021-10-09 15:24:43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近年來,早期教育工作越來越受到國家與社會的重視,對于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與要求也隨之提高。而新環境視域下,高職院校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依舊處于初始起步階段,教學中依舊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問題亟待解決與調整。這就需要高職院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可行的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機制,以實現我國早期教育長遠穩定發展。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早期教育專業 人才培養
課題:咸陽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院級科研課題《0—3歲嬰幼兒家庭學習環境創設研究》(課題編號:2020SKC03)。
引 言
在早期教育逐步走進發展快車道的趨勢下,人們開始意識到早期教育人才培養與建設的迫切性與必要性。隨著我國三孩政策的落地實施,國務院頒布了有關嬰幼兒教育的相關指導政策,其中明確提出了對于人才隊伍建設的具體要求。此外,南京與上海等城市積極開展了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行動計劃。基于政策解讀與局部區域早期教育實踐現狀可知,當前早期教育專業人才的專業化水平相對偏低,制約了早期教育的效率與質量,阻礙了早期教育可持續穩定發展。所以,詳細分析新環境視域下高職院校早期教育發展現狀與人才培養現狀,提出加快早期教育專業培養的有效策略,已是必然趨勢。
新環境視域下高職院校早期教育發展現狀分析
1.早期教育發展現狀分析
0~3歲是幼兒成長關鍵時期,也是大腦與心理發育最快速的階段,此時已具備了一定的接受教育的基礎條件。在我國教育工作全方位發展、社會教育意識全面提升的形勢下,嬰幼兒教育工作逐步完善,0~3歲兒童的早期教育工作也得到了高度關注,從而實現了教育工作的全面發展。我國在早期教育工作全面發展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了對高職院校早期教育工作的要求。
早期教育于上世紀90年代初引入我國,北京婦聯和早期教育專家機構協同發起了針對嬰幼兒成長跟蹤指導的行動項目,即隨機選擇6位初生嬰幼兒,安排專家對其進行撫育指導,并進行相應的潛能開發跟蹤指導。廣州政府也針對早期教育成立了潛能開發項目,建設了專家指導小組,針對百名嬰兒進行撫育追蹤指導,并面向早期教育人員與家長開展有關培訓。2001年,教育部印發《全國教育事業第十個五年計劃》的通知,明確指出積極發展學前三年教育,重視發展兒童早期教育,努力使城鄉兒童在入小學前能夠接受多種形式的學前教育,城市地區基本滿足學齡前兒童入園(學前班)需求。
2.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當前高職院校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主要存在質量不高、專業不足、崗位適應能力弱等問題,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早期教育專業人才規格與專業標準缺乏國家綱領性文件引導,所以,早期教育專業在人才培養規格、方案、課程設置等層面尚未形成有機系統,統一標準匱乏,使得人才培養質量相對不高。二是早期教育專業是近年來根據社會發展需要新增的專業,教育對象年齡約0~3歲,與3~6歲兒童的學前教育都從屬于幼兒教育,所以多數高職院校在開設早期教育專業時以早期教育與幼兒教育共同辦學為基本理念,即使用同樣的師資隊伍與課程體系。這樣做盡管擴大了就業面,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早期教育的專業特殊性,使得學生對于早期教育專業缺乏明確的認知。三是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與市場動態息息相關,近幾年,為了迎合市場發展需求,高職院校紛紛開設早期教育專業,然而卻忽視了人才培養所需的師資隊伍建設與教學設施配置,師資隊伍可以利用相關專業共用教師或外聘方式解決,而實訓室與實踐基地等硬件設施的匱乏,導致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始終處于理論層面,甚至很多早期教育專業學生從未進入過早期教育機構或親子園了解崗位情況,使得早期教育專業人才無法適應崗位需求,這不符合我國高職教育以能力為本位的理念。
高職院校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策略分析
1.適度擴展人才培養規模
雖然高職院校早期教育專業和學前教育專業開設逐漸回暖,但是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模仍舊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這就進一步要求高職院校要針對當前社會現狀,全方位優化早期教育專業整體布局,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適度擴展整個人才培養規模。
(1)貫徹落實早期教育專業設置自主權
教育部關于印發《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的通知明確指出,高等職業學校依照相關規定要求自主設置和調整高職專業,可自主論證設置專業方向。所以雖然當前早期教育專業依舊屬于尚未進入專業目錄的新型專業,但是高職院校可就自身的具體辦學定位和特色,申請設置專業,上報教育部獲得審批。目前,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增設了早期教育專業,教育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專業設置自主權限時,還針對有關情況創建了相關質量監管與評審機制,使貫徹自主權限與落地培養質量實現了雙贏。
(2)優化健全早期教育專業培養目標
社會對于早期教育相關行業的實際需求和期望一直在持續增加,這使得高職院校在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研究的基礎上,更加注重人才培養方案的有效性與前瞻性。所以,高職院校需要基于職業導向與素養培養,明確并健全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規格。首先,確定人才培養的獨特性,由教育對象、教育工作性質、職業素養要求等各個層面相關的具體要求進一步確定早期教育專業與學前教育專業之間的共性與個性,在設置專業課程時,凸顯二者的特殊性與個體性。其次,早期教育市場對于人才類型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態勢,對此高職應引起一定重視。要對各類型崗位要求的知識技能與職業素養等進行全方位詳細分析,以此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適度調整,確保與社會人才需求相適應。再次,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幼兒養護能力培養,并通過與幼兒園的合作關系,創新優化實踐教學體系,建立健全的校園協同育人機制。最后,公開招聘素質與能力較高的早期教育專業人才,積極引進雙師型教師,或者自主培訓專業教師,通過各式各樣的方式、途徑、渠道,全方位擴大師資隊伍規模。
在培養目標層面,可將高職院校早期教育專業定位為應用型人才培養,以“一個適應、三個具有”為落腳點,即適應嬰幼兒教育事業發展,在早期教育等相關工作領域從事嬰幼兒科學喂養、養護、教育工作;具有優秀的職業素養與道德,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具有良好的觀察、交流、管理能力。在人才規格層面,基于基本素養、知識結構、專業能力、畢業資格等視角制定課程標準,建設由專業理論課程、專業實踐課程、公共課程、選修課程共同構成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并要求畢業時獲得育嬰師資格證書、育兒師資格證書、畢業證書。
(3)科學合理形成早期教育專業育人合力
當前高職院校早期教育專業大部分過于依賴學前教育專業特色,以及課程建設傾向教育學及心理學理論知識結構體系,卻忽視了育嬰保健與科學養育等相關內容。對此,高職院校應針對早期教育專業最大程度上滿足指導意見中所指出的照料服務有關要求,和醫療、護理、營養學等專業優勢院校融合協同培養人才,形成育人合力,并構建教育資源共享的協同育人體系,使人才培養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與此同時,在制定并落實人才培養方案時,還可以嘗試邀請醫療、護理、營養等專業層面的人才擔任導師,或者安排教師進入有關領域學習接受繼續教育,為培養雙師型教師增強理論和實踐基礎。此外,還應與優質早教機構簽署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協同培養協議,通過模擬教學、暑期實踐、見習實習等各種訓練方式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與素養。
2.有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早期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以綜合型專業人才為載體。為確保專業人才培養效率與質量,高職院校可采用“有機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具體有以下三點。
(1)有機結合人才培養與培訓
高職院校要始終遵守,將培養的早期教育專業人才發展成為一線教師,確保其擁有十分突出的職業素質和崗位匹配度。通過高職院校與社會教育培訓機構之間的良性合作,逐層開展系統實踐培訓工作,從而擴大不同層次早期教育服務人才的隊伍力量,實現人才培養途徑逐步擴大。此外,還可進一步加強激勵機制優化建設,創建職業資格證書相關監管機制,提高就業門檻,評估技術等級,實現崗證融合,將專業技術等級和薪酬待遇相掛鉤,從而發揮有效的激勵作用。此外基于明確的專業身份與角色定位,建設專業人才分層機制,形成完善的人才培養與實踐培訓相結合的早期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2)有機結合技能競賽與科研
職業技能競賽在整個高職院校教育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不僅有利于教學創新改革和課程調整,還有助于增加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及教學手段的多元化。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可通過競賽促進教學創新改革,并貫徹落實有關指導意見與精神,促使高職院校強化早期教育專業人才的專業能力,從而實現對學生就業綜合能力的全面檢驗,使得人才培養效率與質量得以全方位顯著提升,進而推動職業院校與早教機構實現雙向發展。此外,高職院校還應加強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與培訓的相關科學研究,以科研促進教學,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與研究相結合,才能夠推進早期教育行業向專業化與標準化發展。
(3)有機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
高職院校從本質上來講,具有一定的職業性、實踐性、社會性。因此在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歷程中,高職院校需將自身的主力軍作用發揮出來,在人才培養方面,主張以職業為導向,將技能作為基礎,有機結合理論知識教育與實踐技能訓練。對此,高職院校可以建設學院和機構相合作的學習模式,通過課程體系建設,生成專業師資隊伍與機構專業教師資源庫,培養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促使專業教師了解市場動態,接觸新知識、新技能,從而保障教師綜合素質與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結 語
隨著三孩政策的全面開放,社會各界對于嬰幼兒教育工作的社會認知不斷提高,基于此實際需求,高職院校全面加強了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現階段,高職院校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現狀不容樂觀,依舊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這就需要高職院校進一步貫徹落實早期教育專業設置自主權,健全優化培養目標、規格,形成專業育人合力,適度擴大專業人才培養規模,同時有機結合人才培養與培訓、技能競賽與科研、理論學習與實踐,全方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美琴.中職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26):184-185.
[2]尹洪潔,李芳雪.“互聯網+”時代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究——以早期教育專業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23):98-100.
[3]殷波.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調查及分析[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9,11(3):66-70.
[4]劉映含.基于就業市場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課程設置的調查研究——以湖南省某師范院校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5(46):231-232.
[5]蔡迎旗,陳志其.我國早期教育專業師資培養中亟需厘清的基本問題[J].現代教育管理,2020(6):48-55.
作者單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