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15610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以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作者:陳 寧 孫承俊
發布時間:2021-10-08 10:32:24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公寓育人的痛點和難點,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創新實施“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立足學生公寓,實施黨總支、學工辦、黨支部、教研室、共青團、學生會、退役生、周考評、勞動課、利益鏈等十進公寓措施,構建思想育人、管理育人、組織育人、專業育人、文化育人、朋輩育人、軍魂育人、網絡育人、課程育人、制度育人等十大育人生態鏈,形成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有效破解了高校學生公寓臟亂差、慵懶散等痛點和難點問題,形成固化的、可復制、可示范、可推廣的案例成果、機制成果和制度成果,以期供同類院校借鑒。
[關鍵詞] 高職院校 黨建 學生公寓 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基金項目:2021年度陜西高校學生工作精品項目成果(項目編號:2021XXM19);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黨建思政基金項目“高職院校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路徑研究”(項目編號:DJ20-11)。
問題提出
學生公寓是學生學習、生活、娛樂和休息的重要場所,學生大部分在校時間是在公寓度過的。學生公寓是學生最本真、本性的釋放地,是學生的“三觀”養成地,是各種思潮的集散地,而學生公寓臟亂差和學生在公寓的慵懶散是困擾高校公寓育人的痛點和難點。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從“大眾化”教育階段向“普及化”教育階段轉變,職業院校面臨生源數量減少、生源質量下降等現實。高職院校如何圍繞學生公寓立德樹人,是擺在各校面前的重大課題。
主要做法
近年來,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依托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實施“15610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以實現學院黨的政治建設、思想教育、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文化建設、人才培養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整體提升,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1.設計1個工作標準,統一規范師生行動
按照國防教育對學生宿舍內務整理的基本要求,結合學院實際,設定了學生宿舍內務整理及衛生“23456工作標準”,主要是“2平”,即床單平直、被子平整;“3有”,即床鋪有專業班級+姓名、門內有值日表和工作標準、學院檢查衛生時宿舍有專人等候;“4線”,即鞋、毛巾、水瓶、被子擺放呈一條線;“5無”,即無垃圾、無違章使用電器、無雜物、無床簾、無校外住宿;“6凈”,即門柜及窗臺的玻璃凈、桌面凈、墻壁及屋頂凈、衛生間凈、地面凈、燈具及風扇凈。
2.遵循5項育人原則,建立師生利益共同體
工作中遵循5項育人原則,即堅持黨建引領與思政教育相結合、內務衛生與勞動教育相結合、考核評價與學生資助評優相結合、學生表現與黨團員發展相結合、黨建+公寓育人績效與年度津貼分配相結合的原則,有效整合資源,用好用足資源,充分發揮學院資源優勢,激活師生內生動力,提升三全育人實效。學院以黨建統領教職工,立足學生公寓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內務及衛生教育、勞動教育、綜合素質教育、資助育人、榜樣育人和黨團員發展等工作。學院還特設了“三全育人績效津貼”,占比職工年度津貼的15%,結合教職工三全育人績效核發。
3.建立6項育人機制,實施網格化三全育人
一是實施學生床鋪“專業班級+姓名”掛牌住宿制度,發揮心理學育人功能,匡正學生行為。二是實施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公寓工作標準責任制及專業教師、團學干部聯系宿舍制度。要求每名教師黨員聯系學生宿舍不少于5個,非黨員教師聯系宿舍不少于3個。教師定期或不定期地進入學生公寓實施教育教學研究、思政調研、課程思政、主題班會、督導督查等活動,適時開展三全育人工作,服務學生全面發展。要求每名學生會干部黨員聯系宿舍不少于5個,非黨員學生干部聯系宿舍不少于3個。三是設立學生黨員及退役生先鋒崗,用學生黨員及軍人的先鋒模范作用助力朋輩健康成長。四是實施《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手冊》制度,全體教職工及學生干部人手一冊,要求教職工每周進入學生公寓開展1次三全育人工作,建立臺賬,并加強工作考核及結果運用。五是對宿舍內務衛生實施學分制。學生公寓內勞動課和衛生行為習慣養成課為30學時/學期,計1.5個學分,由學生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六是堅持每周利用微信公眾號+學院網站+學生公寓公示牌等載體,對師生的三全育人成效進行人對人、點對點的通報,以增強“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工作的嚴肅性和威懾力。
4.實施十進公寓措施,打造十大育人生態鏈
在高職之前的各階段教育中,學校多以升學為主,導致大部分高職生本應在高中之前完成的思想品德、生活習慣、行為習慣、衛生習慣、文明禮貌等教育,均后置到了高職階段。因此,高職院校三全育人工作單憑一個部門、一級組織、幾場活動等是難以奏效的,只有舉全校之力,整合所有育人資源,有的放矢地打出組合拳,方能實現三全育人目標。
(1)實施“黨總支”進學生宿舍,打造“思想育人”生態鏈
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強化黨總支在二級學院立德樹人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強黨對學生公寓育人工作的全面領導。由二級學院黨總支具體負責領導、策劃和組織實施“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打造“黨總支+行政+共青團+黨支部+教研室+學生會+全體學生”的“思想育人”生態鏈,形成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局面。
(2)實施“學工辦”進學生宿舍,打造“管理育人”生態鏈
二級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是“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的實施者,負責組織輔導員、班主任和全體教職工落實學生公寓“23456工作標準”;負責指導專業教師、學生干部、退役生聯系宿舍;帶領全體學生立足學生宿舍完成勞動課及衛生行為習慣養成課的學分任務;指導師生實施《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手冊》制度;加強考評并將結果運用到“三好”表彰、學生資助和就業推薦等工作中,著力為學生打造干凈整潔、溫馨舒適、安全有序、整齊劃一的住宿環境,提升“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的質量和品位,構建“學工辦+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干部+退役生+全體學生”的“管理育人”生態鏈。
(3)實施黨支部進學生宿舍,打造“組織育人”生態鏈
黨支部進公寓,主要針對難點建“堡壘”,即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組織黨員立足學生宿舍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深化課程思政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高課程思政和學生公寓思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斷增強教育教學效果。要檢查、監督學生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情況,教育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和學生黨員要守初心、擔使命、做表率。學院要求每名教師黨員聯系學生宿舍不少于5個,督促、指導和檢查所屬學生宿舍的內務衛生達標情況、政治思想表現情況、學風情況、衛生行為習慣養成情況、文明禮貌情況,積極培養、考查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及預備黨員等,構建“黨支部+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正式黨員”的“組織育人”生態鏈。
(4)實施教研室進學生宿舍,打造“專業育人”生態鏈
要將“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向縱深推進,就必須充分發揮專業教師教書育人的作用。學院組織各專業教師進學生宿舍開展專業教學、教育研究、教研活動、主題會議、課程思政、職業規劃、就業指導等活動,促使廣大教師樹立“教書+育人”的意識,強化“教育+教學”的工作理念,增強教師教書育人及教育教學的深度、緯度、信度、溫度和效度,以增強課程思政的針對性、有效性和人本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水平,構建“教研室+教師+專業學生”的“專業育人”生態鏈。
(5)實施共青團進學生宿舍,打造“文化育人”生態鏈
共青團立足學生宿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引領、先進培育和文化育人等活動,把學生公寓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在具體活動中,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氣文化、中華經典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革命文化進公寓的活動,建設學生公寓文化墻,使學生沉浸在文化氛圍之中,以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標。同時,還要將學生在“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中的表現納入團員評議及發展,作為優秀團員、優秀團部干部、五四紅旗團支部(團總支)評選表彰的參考因素之一,以激發青年團員成長成才的內生動力,提升共青團三全育人的質量,構建以“團總支+團支部+團干部+全體團員青年”為育人載體的“文化育人”生態鏈。
(6)實施學生會進學生宿舍,打造“朋輩育人”生態鏈
要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在公寓育人中的作用,尤其是內務衛生工作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監督作用,以督促朋輩相互進步,實現朋輩教育目標。實施學生會干部聯系學生宿舍制度,要求每名學生會干部黨員聯系宿舍不少于5個,非黨員學生干部聯系宿舍不少于3個,構建“學生會+班委會+學生干部+全體學生”的“朋輩育人”生態鏈。
(7)實施退役生進學生宿舍,打造“軍魂育人”生態鏈
組建退伍復學大學生團隊進宿舍,設立“退役生內務衛生標桿”崗位,參照部隊內務條例要求,落實學院學生公寓“23456工作標準”,并將其形成常態化工作,以構建“退役生+舍長+舍員”的“軍魂育人”生態鏈。
(8)實施周考評進網絡,打造“網絡育人”生態鏈
教職工堅持每周進1次學生公寓開展三全育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周檢查并評定等級,堅持每周在學院網站、公眾號、學生公寓公示欄等平臺實施點對點、人對人的通報,接受全體師生監督,以增強“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工作的嚴肅性和全面從嚴治黨的威懾力,構建了“學院網站+微信公眾號+公寓公示欄”同頻共振的“網絡育人”生態鏈。
(9)實施勞動課進公寓,打造“課程育人”生態鏈
在德智體美勞五育中,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一直被視為短板。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對準這些短板弱項精準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杠杠、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但是,高校在實施勞動教育的過程中,較棘手的問題是校內勞動資源不足,無法滿足龐大的學生群體進行勞動的需求,難以完成勞動課的教育教學任務。而立足“黨建+學生公寓”的三全育人工程,對公寓內務衛生工作提出高標準、嚴要求,賦予學生一定的學分,再與畢業證掛鉤,可充分激發學生的勞動熱情,創建常態化的勞動教育教學崗位,有效解決了勞動課教育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構建了立足學生公寓的“課程育人”生態鏈。
(10)實施“利益鏈”進公寓,打造“師生命運”共同體
學院實施“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將黨建引領與思政教育相結合,體現在學生年度素質綜合測評中;內務衛生與勞動教育相結合,計1.5個學分/年;考核評價與學生資助評優相結合,體現在學生資助評審與各類評優工作中;學生表現與黨員、團員發展相結合,凡是考核不合格的學生,不得納入培養對象;育人績效與教職工年度津貼分配相結合,設立三全育人績效津貼,占比職工年度津貼的15%。近年來,教職工以黨建為統領,立足學生公寓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內務整理及衛生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綜合素質教育、資助育人、榜樣育人及黨團員發展等工作,構建了同頻共振的師生利益共同體,激活了師生的內生動力,提升了三全育人工作的實效。
取得的實效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實施以來,辦學事業及學生綜合素質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1.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加強頂層規劃設計,研究形成了固化的、可復制、可示范、可推廣的《“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實施方案》1部;研編了《“黨建+學生公寓”育人規章制度匯編》及《“黨建+學生公寓”育人工程工作手冊》各1冊;申報的《“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路徑研究》課題,獲批學院重點課題立項研究;建成了數百米的學生公寓文化長廊;編寫了《“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文化建設匯編》等研究成果。
2.構建了大思政工作格局
實施“黨總支、學工辦、黨支部、教研室、共青團、學生會、退役生、周考評、勞動課、利益鏈”十進公寓措施,構建了“思想育人、管理育人、組織育人、專業育人、文化育人、朋輩育人、軍魂育人、網絡育人、課程育人、制度育人”十大育人生態鏈,形成了“黨建+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成效顯著。教育部“職教之音”等多家媒體給予了報道。安康學院、山西工程職業學院等省內外高校紛紛前來考察學習,交流借鑒。
3.有效提振了師生的精氣神
全體教職員工堅持每周深入學生公寓開展1次三全育人工作,已經形成了習慣和常態,增進了師生情感,強化了課程思政,匡正了學生行為,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養成了干凈整潔的衛生習慣,進一步濃厚了學風,提升了師生的精氣神,有效破解了高校學生公寓教育管理服務的痛點和難點,打破了長期以來學生公寓臟亂差、慵懶散的現象。廣大教職工立足學生公寓樹立了“教書+育人”“教育+教學”的育人理念,深受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好評。由于成績突出,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學院“2020年全省高校師德建設示范團隊”榮譽稱號。
學院在進一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從嚴治黨中,領導廣大師生立足學生公寓,在三全育人中守初心、在五育并舉中擔使命,探索出了滋養初心的路徑,搭建了淬煉靈魂的載體,傳授學生修身齊家的技能,培養其民族復興的擔當,實現了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的整體提升,構建了以生為本的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同頻共振的三全育人新路徑。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R].(2017-2-27).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2]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R].(2018-5-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1805/t20180528_337433.html.
作者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