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多數年輕父母一樣,我忙工作忙生計,忙忙碌碌中,卻忘記了陪伴孩子。一眨眼,女兒上一年級了。

報名前一天,我鄭重地把女兒叫到跟前,叮囑她上一年級的注意事項。女兒滿懷對新學校的向往,對新老師的好奇,高高興興地報了名。開學第一周,因為興奮,女兒常常早上五六點鐘就醒了。女兒喜愛現在的學校和老師,喜愛上學,我暗自高興。

可是,隨著學習任務的加重,問題便漸漸來了。開始學拼音了,聲母、韻母都沒問題,可一到拼讀音節時,她就張冠李戴。最初幾天,我還一遍又一遍地示范、糾正,可幾天下來,她還是不得要領,時常拼錯,我便沉不住氣了,說話的聲調明顯提高,言語中充滿不滿。每當這時,女兒總是噤若寒蟬,無所適從。

問題接踵而至。學校要求學生練習跳繩,不久后有一個達標檢查,運動會還要比賽。一天晚上,女兒完成作業后,我想讓她放松一下,跳跳繩。哪承想,女兒第一次拿到繩,竟一個也不會跳。不是繩沒有甩起來,就是跳得太早,好一陣手忙腳亂。但她絲毫沒有退卻,而是更加積極努力。

有一次,她從小朋友那里學到一點經驗,聽到繩擊打地面的聲音就起跳,竟很好地克服了手眼不協調的問題,一下可以連續跳幾個了。看來,孩子自己也在想辦法。為了鼓勵她,我便開始給她計時跳,慢慢地,她由30秒跳20個,再到30個,后來竟達到40個了,真是了不起的進步。一天晚上,她又讓我給她計時跳,可那天她特別急躁,總是出現失誤,怎么也沒辦法30秒跳到40個以上。她已累得筋疲力盡,滿頭大汗,可無論我怎么勸說,她都不愿放棄。只見她一面流淚一面跳,一刻不停地跳,那一次,她那種不服輸的精神深深折服了我。

我總是不斷地給女兒提要求,要求她變得更好,全然沒有注意到,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執著進取的心。我不僅沒有呵護好女兒的進取心,還一味地責怪訓斥。意識到這點后,我深深地為自己以前的做法自責。所以,當孩子在準備詩歌誦讀比賽時,一度出現畏難情緒,我則變著花樣陪她背誦,一再鼓勵她要自信。比賽當天,我特意請假觀看了比賽,當孩子站上講臺,朗誦聲音很小,顯得很不自信時,我忽然意識到了,是我這個強勢的父親造就了這個膽怯的女兒。當女兒被淘汰出局后,我堅定地向她豎起大拇指,眼里滿是鼓勵、期待和信任。

在陪伴女兒成長的過程中,我充分了解了女兒,理解了女兒。同時,她也像一面鏡子,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現在,我已不再苛求她每次考試都考100分,只要有好習慣,盡力就行。沒想到,我的轉變換來了女兒的巨大進步,她能獨立完成作業了,生字學得快,課文背得快,令我刮目相看。

女兒的成長變化讓我深信: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因為陪伴,所以更加理解;因為陪伴,所以更懂孩子;因為陪伴,所以更懂教育。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