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是全校師生都認識的一名學生,也是學校唯一一個隨班就讀的孩子。由于天生智力殘疾,她每次考試最多只能寫自己的名字,有時連名字都寫不全,成績一直都是零分。就是這樣的孩子,我從來不歧視她,不放棄她。盡我所能為她創造條件,讓她在校園里自由成長。

她一下課就愛湊到我身邊說話,說的話又短又快,很難聽懂,但我總是不厭其煩地聽,并積極回應,她只要得到回應就會歡天喜地地離開。每當我看到她純真的笑臉,內心都會感到心疼,多么可愛的孩子啊,真像天使!可惜上天沒給她飛翔的翅膀。雖然小雨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但是老師說的話她還是能聽懂一些,比如,不要隨便丟垃圾,不在教室里吃東西,上下樓梯要排隊之類的,有時聽不懂,也能跟著其他同學做。

當我在食堂看到小雨認真地用勺子撥著桌上別人剩下的食物殘渣,一下又一下,專注的眼神,恬靜的面容,像一朵帶著露水的花兒,多好的孩子啊!哪怕學習成績不好,但此時此刻誰又不被她感動?我對她豎起大拇指,她羞澀地看了我一眼,嘴角咧開了,又低下頭,匆匆地走向洗碗處,那小小的身影轉瞬間消失在人群中。

下午恰好有節班會課,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全班同學,并表揚了小雨。并就此事讓同學們進行討論:好孩子一定要成績好嗎?作為學生,成績不好能算好孩子嗎?你心中的好孩子是什么樣的?同學們各抒己見,有的認為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成績好是必須的;有的認為好孩子包括的內容非常多,不能完全看成績;有的認為連成績都搞不好的孩子不能算好孩子;有的認為好孩子首先應該品德好,等等。經過同學們激烈地討論,最后大家都明白了:好孩子首先應該品德好,好孩子包括的內容非常多,僅僅成績好算不得好孩子。在此基礎上,我又引導學生閱讀校園內文化宣傳欄中“立德樹人”的有關內容,深入淺出地告訴他們國家有關德育的內涵及要求,從而讓他們明白:要做事,先做人。對于一個人來說,品德好是第一位的,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人生第一粒扣子。

作為一名基層教師,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時時處處都有教育資源,只要我們有愛心,有耐心,善于挖掘,總能讓干巴巴的宣傳標語變成生動鮮活的案例,從而讓孩子們明白做人的道理,從而樹立正確的“三觀”,胸懷理想,志存高遠。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