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詩詞博大精深,千百年來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新課程標準進一步肯定了小學古詩詞教學的地位,對古詩詞閱讀材料從數量及內容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擴展和提升。古詩詞教學在小學階段占有很大比重,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古詩詞教學現狀使教師側重于學生對古詩詞的背誦及理解,卻忽略了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古詩詞的意識。小學生思維正處于發展階段,培養他們“學以致用”的思維習慣,能讓其真正了解古詩詞文化的內涵。學生如果在生活、習作中有意識地運用古詩詞,才能真正彰顯積累古詩詞的意義所在。如何培養學生古詩詞運用的意識,提高學生古詩詞運用的能力,使學生在實際生活、寫作中有意識地運用所學,從而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筆者經過長時間的教學實踐,總結了以下策略。

一、推薦學習范文,強化運用意識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時常給學生推薦一些古詩詞的范文,學生看得多了自然也就有了運用古詩詞的意識。教師給學生推薦的范文中引用古詩詞的模式不可千篇一律,要提醒學生根據表達需要在文章的不同部分引用古詩詞。如:

1.文章開頭運用詩詞:“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曾經如此頌詠過盛開的荷花,荷花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但是我卻只喜愛那嬌小的梅花,因為它給我帶來了戰勝困難的勇氣。

這樣引用古詩詞,開頭將別開生面,使人有讀下去的欲望。

2.古詩詞用在文章中間的:……除夕那天早上,爸爸讓我和他一起貼春聯,爸爸讓我負責在春聯的背面涂上膠水,我給對聯涂上膠水后拿給爸爸,只聽見爸爸熟練地在墻上“啪啪”幾下,我們家的大門立刻有了節日的喜慶,一縷晨光斜照在我們家的大紅對聯上,再看看鄰居家早已貼好的對聯和福字,讓我想起了“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

這樣引用古詩詞讓文章所描繪的情景更具畫面感,充分凸顯出了文章內容的張力。

3.古詩詞用在文章結尾的:親愛的爸爸,您不是時常教育我要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嗎?親愛的爸爸振作起來吧,兒子相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您一定能行!

這樣引用古詩詞來結尾的文章,讀來更加有力量,情感會更為豐富。

4.化用古詩詞作為文章標題:好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化用古詩詞的標題能讓這“眼睛”亮起來。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運用古詩詞作為文章標題的范文。臺灣著名作家瓊瑤的小說標題就最富有這一特點,如《幾度夕陽紅》《心有千千結》《聚散兩依依》《月滿西樓》《庭院深深》《在水一方》《一簾幽夢》《寒煙翠》等。教師如果能時常給學生推薦這些如詩如畫的文章,學生就會有意識地引用古詩詞作為自己文章的標題。

二、巧設語言情境,強化運用意識

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運用古詩詞的情境練習,使學生的古詩詞積累進一步得到鞏固,如此還能有效提升學生運用古詩詞的能力。如:

1.春天是什么?是賀知章眼中“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婀娜多姿的垂柳;是杜甫筆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悄無聲息的春雨;是白居易記憶中“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紅花綠波。

2.這枚郵票讓我找得好苦,差不多把整個房間都找遍了,也沒有找到。一天我打開《狼王夢》一看,沒想到郵票竟然在書里夾著!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3.要寫好作文,不光要看書,還要多參加實踐活動,正如陸游寫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4.每逢佳節,我們都會給遠方的親人寫信或發電子郵件,如可以引用“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詩句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5.戰火連連,兵荒馬亂,“望湖樓”酒家卻依然是一片燈紅酒綠,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真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達官貴人竟過著如此紙醉金迷的生活,這被侵占之地何時才能收復。

6.時光不能倒流,人們常為此黯然神傷,我們就可以用蘇軾的“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這兩句詩來激勵人們豁達樂觀起來。

7.李玉同學剛升入初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感覺學習上沒有什么困難,于是有些松懈了。我們可以通過古詩詞這樣告誡她:“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通過古詩詞運用的情境訓練,學生不僅鞏固了所學的古詩詞,還更好地培養他們運用古詩詞的意識及能力。

三、學唱富有古典韻味的流行歌曲

有很多詞作家及歌手如林夕、方文山、許嵩等在創作歌詞作品時都善于化用古詩詞,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這些唯美的歌詞都來源于古詩詞。陳小奇的《白云深處》中 “坐在路口對著夕陽西下,白云深處沒有你的家。你說你喜歡這楓林景色,其實這霜葉也不是當年的二月花”,這些唯美的歌詞是源自杜牧的《山行》。再如,吳滌清的《煙花三月》、鄧麗君的《清夜悠悠》、費玉清的《一剪梅》、李進的《巴山夜雨》等,這些歌曲中的歌詞都巧妙化用了古詩詞,使得現代流行歌曲唱起來更加意蘊綿綿,讓古詩詞也散發出了新的生命力。

流行歌曲歌詞化用古詩詞是對古典文化的一種傳承,不僅提高了流行歌曲的水準,使流行歌曲廣為流傳,更為重要的是提高了廣大歌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可度,使得含蓄深奧的古詩詞不再是小眾文化。教師時常給學生推薦這類流行歌曲和學生一起學唱,更易于學生消化吸收古詩詞的精華,學生運用古詩詞的意識及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四、拓展學習,運用古詩詞的廣告文案

有些廣告文案因為巧妙結合了古詩詞,讀來朗朗上口且極具畫意詩情,不僅讓觀眾一下子就記住了產品,更進一步地發揚了古詩詞的魅力。在教學中,教師若能給學生拓展學習這一類的廣告文案,學生的古詩詞運用意識及能力自然也會有所提升。

有些廣告是直接引用了古詩詞的,如有一個名為“白云邊”的酒,它的命名取自詩仙李白的名篇“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這一廣告通俗易懂且給人畫面感的遐想,更讓人有種飄飄欲仙的快意。“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是杜康酒的廣告文案,此廣告是從曹操名作《短歌行》中摘錄而來,這一廣告很好地激發了人們的情感認同:喝了它會讓人忘掉煩惱。還有些廣告詞巧妙創新改造化用古詩詞,如“眾里尋她千百度,你要幾度就幾度”,這是伊萊克斯溫控冰箱的廣告詞,它引用了辛棄疾《青玉案》膾炙人口的名句“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上半句,下半句用來闡述其產品的特點,簡直是妙筆生花。再如“春眠不覺曉,還是蘭蘿好”,這是蘭蘿牌床單的廣告,廣告詞緊扣產品特點,巧妙引用了孟浩然《春曉》中“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的上半句,在詩的下句嵌入品牌名稱,意趣頓生,上下兩句的結合渾然天成,不但對仗工整,且“曉”和“好”押韻,音韻十足,讀來和諧悅耳,韻味悠長。教師通過指導學生拓展學習這些與古詩詞有關的廣告文案,不僅使學生感悟到古詩詞持久不滅的魅力,還進一步使學生懂得了古詩詞對現代人們文化生活中所起到的“美化”作用,從而讓學生對運用古詩詞的意圖加以肯定。

五、讓古詩詞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

讓學生在“溫故而知新”中體驗運用古詩詞的情趣。帶學生春游時,來一句“綠遍山原白滿川”,掃墓遇雨吟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來了新同學說一句“笑問客從何處來”,中秋佳節思念遠方的親人聯想到“每逢佳節倍思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過年時,聽著爆竹聲聲想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讓古詩詞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知道生活處處皆有“詩”,培養他們學以致用的意識,在與人交流時、寫文章時有意識地將古詩詞運用起來。

六、鼓勵學生在習作中運用古詩詞

平時練筆及單元作文中,教師可根據所寫主要內容要求學生在作文中至少使用或化用一句古詩詞。我們可利用班會定期召開“引用古詩詞匯報會”,對用得好的學生給予表揚,邀請那些運用得又多、又準確的學生分享自己的美文并介紹經驗,把優秀文章予以打印并展示給其他學生。如此,學生在積累運用中會發現更多古詩詞的樂趣,形成寫作運用古詩詞的良性循環,促進自身的古詩詞運用意識進一步得到夯實。

總之,古詩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優秀的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古詩詞中如歌如畫的語言,雋永深刻的內涵,引人遐思的意境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廣大語文教師只有在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古詩詞運用的意識,提升學生古詩詞運用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并使中華傳統文化得到進一步發揚,最終使我們的學生受益。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錦園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