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教育局:學史力行,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作者:上官垠斐 唐曉妮
發布時間:2021-09-16 10:14:57 來源:教師報
一座座新建學校拔地而起,一項項課后延時服務措施巧解“四點半”難題,一個個困難學生得到愛心資助……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寶雞市教育局立足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學黨史、見行動中推動寶雞教育高質量發展。
聚焦教育均衡難題——開啟優質均衡新征程
13.5億元,這個數字是寶雞市近五年來的教育投入經費。這些“真金白銀”改寫了農村校園“黑屋子、土房子”的歷史,改寫了偏遠山區孩子信息閉塞的歷史,助力了寶雞市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上世紀90年代,文娟麗成了陜西省寶雞市隴縣固關鎮一村的小學教師。她記得,自己當時用的黑板是幾塊涂了黑色油漆的木板拼湊而成的木架子。上課板書時,黑板不是搖搖晃晃,就是咯吱咯吱響個不停。因為年久失修,木黑板拼接處開裂,加上多處掉漆,黑板上出現了不少白色的縫,以至于“土”字經常被學生看成“王”字。進入新世紀后,黑板先后變成了毛玻璃黑板、電子白板。這兩年,隴縣中小學再次轉型升級,黑板變成了液晶觸摸式一體機。上課時,教師輕輕一點,國內外的海量教育資源便可出現在學生眼前。
如今,類似黑板這樣的巨變還有很多。這一個個巨變恰似一個個音符,匯聚在一起,奏響了寶雞市教育均衡發展的交響曲。可見的是,寶雞市規劃總投資55.14億元,實施市級重大教育項目47個,增加學位7.14萬個,有效緩解了城區學校入學難和大班額難題,積極回應了教育領域群眾關切的“急難愁盼”問題。不可見的是,寶雞市教育人在增加學位供給的基礎上,通過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統籌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方式,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
寶雞市在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全覆蓋、省級“雙高雙普”縣加快創建的基礎上,自今年3月起,又吹響了向更加公平更高質量教育進軍的集結號——開展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工作。
聚焦“四點半”難題——課后延時服務受歡迎
自今年春季開學以來,全市開展課后延時服務活動。為此,每天下午4:30放學后,寶雞市中小學校園里便熱鬧了起來。
在寶雞實驗小學,學生們有的在校園圖書館內隨意翻看著自己喜歡的繪本,有的在手工教室里學習著折紙、剪紙等手工藝,有的則在創客教室發揮著自己的奇思妙想。在金臺區三迪小學,學生們有的在綠茵場上奔跑、踢球;有的抱著籃球,玩得不亦樂乎;有的則掄起繩子,玩起了花樣跳繩。在寶雞高新區高新小學,學生們有的在教室里自主學習,老師在一邊陪伴;有的則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圍棋、書法等。
說起課后延時服務,家長們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學生家長李浩奇算了一筆賬。以前,他和妻子無暇接送孩子,只能把孩子送到托管班。托管班每月的費用是1000元,一年就是8000元至9000元,而學校的課后延時服務費是3元/課時。這樣一學年滿打滿算也就1200元,一下子減輕了不少負擔。“何止是一點負擔,是非常多。”學生家長李康如是說。他還說,“足球、籃球、機器人、輪滑……這些興趣班如果各報一個,那費用算都不敢算,但在課后延時服務項目中,學生可以憑借自己的喜好選報項目。而且,學校的課后服務是菜單式服務,只要學生‘點單’,學校還會根據學生的需求調整或增加服務項目。”“感謝課后延時服務,讓我們的親子關系更融洽。”學生家長王芳麗打趣地說,“以前,不寫作業的時候,我們家是母慈子孝,但一寫作業,家里絕對是雞飛狗跳。現在有了課后延時服務,孩子在學校里完成了所有作業。我們的親子關系因此變得格外融洽。”
聚焦作業過多問題——吹響“作業革命”沖鋒號
“黑云壓城城欲摧,作業壓人人悲催。”“舉頭望明月,低頭寫作業。”……這是學生吐槽作業多的段子。這些看似無厘頭的段子背后是學生對作業過多的反感和反對。
看到學生的吐槽,不少教師委屈地說:“我們也不想天天批五六十本作業。但不布置作業,成績下降了怎么辦?”“天天熬夜,天天寫不完。寫作業不是腦力活嗎,怎么現在變成了體力活?”不少家長不滿地說道。說起作業,學生、教師反對,家長也頗有意見。歸根結底,其實是重復作業、反復訓練惹的禍。
為此,寶雞市借著上海教科院關于提升中小學作業設計質量的實踐研究“東風”,吹響了“作業革命”的沖鋒號。
寶雞高新一中便是沖鋒號的響應者。“自2014年辦學以來,我們一直倡導的是不加課、不熬夜,質量穩步提升。‘作業革命’與我們的做法不謀而合。而且,‘作業革命’背后是上海教科院的專家團隊。我們是如虎添翼,可以走得更快、更遠。”高新一中校長吳文博解釋道。
問起“作業革命”是否可行?吳文博回答說:“我們學校是一所民辦學校,還托管著一所城鄉接合部薄弱學校。社會認可是我們學校賴以生存的根本。如果‘作業革命’不可行,那我們早就被市場淘汰了。現實是,我們學校的規模不斷在擴大,社會滿意度在不斷提升。”
今年,寶雞市教育部門還命名了高新一中等75所學校為首批“作業革命”示范校,并成立了首批10個學科指導專家團隊……“這75所‘作業革命’示范校和10個專家團隊就是寶雞市‘作業革命’的星星之火。未來三年,這些星星之火將以燎原之勢,帶動更多學校轉變作業理念,讓作業數量減下去、作業形式活起來、作業質量提上去,真正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寶雞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解釋說。
聚焦學生輟學問題—— 愛心資助溫暖困難生
“尊敬的家長您好,如果您還在為孩子上學的費用發愁,那么這封信可以幫您了解政策、解決困難……”幾乎每年新學年開學之際,寶雞市教育局總會給全市中小學生家長寫這樣一封信,事無巨細地介紹各類資助政策。
“我們希望更多人看到這封信,希望困難再也擋不住學生求學的路。”寶雞市教育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員說。小南便是這封信的受益者。“我是石油中學的學生小南。今年被西安工程大學錄取了。我們家遇到一些困難,但我們沒有低保證明,也不是建檔立卡戶,我可以申請貸款嗎?”7月20日,小南拿著這封信,敲開了金臺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大門。金臺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楊晨接待了小南,并實際走訪了小南的家。在走訪中,楊晨一行看到了小南的困境,于是寶雞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和金臺區教體局按照“應助盡助”的原則,快速行動,給小南提供了6000元高等教育入學救助金。
類似小南這種困難學生受到資助的例子還有很多。一個數據便是明證,僅今年上半年,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撥付學生資助資金6406.21萬元,惠及學生9.5萬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