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來,從農學院畢業的小妹回老家當村官已近五個年頭。

小妹當年在大學修園林專業。畢業后,好多同學都往沿海跑,還有的就在本地應聘城市綠化設計崗位。當學校宣布,將在本屆畢業生當中招錄十二名村官支援老區新農村建設時,小妹和正在談戀愛的男友當即報了名,最后雙雙如愿以償。小妹被分配在老家山區當村官,她男友在鄰村做村長助理。父親看著這個戴眼鏡文質彬彬的女兒,既欣慰又擔憂,語重心長地說:“我考出來的這些年,對老家沒作什么貢獻,內心很愧疚。你能代我作點貢獻,很高興;不過,當村官不是鍍金,要真正沉下心,振興鄉村經濟,挖掘出優勢來,不是一件易事。現在,國家鼓勵更多年輕人去農村創業,給村官提供的工作條件和待遇還是不錯的。堅持下去,一定能干出一番名堂來。”

帶著簡單的行李和父親的囑托,小妹和男友去山村走馬上任。老家山好水好物產也豐富,但深藏山林人不知。小妹以其專業的眼光,首先想到把優美的自然環境擴容,保護好,再推廣出去,讓靜物動起來,生生不息地變成錢,使游客一年四季能賞景,春覽桃林,夏觀葡萄,秋看楓林,冬賞雪景。這些與縣里改造鄉村大計極其吻合。縣、鄉兩級政府“輸血”,拓寬了公路,引進了寬帶,村民改燒天然氣,還修建了旱廁,甚至還開始推廣垃圾分類,由鄉里設置的回收站集中處理。對外交流渠道多了,物流也配套,小妹開始規劃鄉舍,由政府贊助大部分,考慮到本人的意愿,村民開始對老宅進行翻新,還把閑散的老屋整修后用來出租,吸引縣城和省城的退休老人來避暑和貓冬。有的老人戀上了古樸整潔的養老居,干脆與房東簽了十年的租房合同。一時間,五十多間養老居被預定一空,好多有錢又有閑的老人空留惋惜,只怪下手慢了半拍。

事實證明,小妹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以優化原有的自然環境為抓手發展新農村的思路是對的。其男友熟悉網絡和市場,給她幫了不少忙。現在,景點熱賣,宜居為核,特色產業,相輔相成,發展和諧。鄉親們過上了荷包里暖和,精神上充實的好日子。

今年春節,小妹嫁給村官男友,預期在秋天能誕生愛情的結晶,或許是“官二代”哦!

小妹經常把這些在農村打拼的經歷,老家的新景象,富裕起來的村民的圖片傳回。父親每每欣賞過,覺得不過癮,很想身臨其境體驗一番,又怕給女兒他們添麻煩。

一次在看網絡視頻時,父親“無意”中透露了這樁心事。小妹爽朗地笑道:“確認您的預約,屆時讓我哥和我媽全程陪護您!深秋來,層林盡染,滿山紅透,過足眼癮。我們還可以一起收柿子,打板栗,吃正宗的山菜。如果時機趕巧,您也許還能抱抱可愛的小外孫呢!”

責任編輯:楊子